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川普與菲律賓總統在白宮討論貿易和「牢不可破」關係(圖)
 
2025年7月22日,川普總統在白宮與菲律賓總統舉行雙邊會晤。(VOA)
【人民報消息】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與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星期二(7月22日)在白宮舉行了會晤,尋求兩國在印太地區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背景下建立更強有力的貿易和安全聯繫。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兩位領導人在橢圓辦公室面對媒體並排而坐時,川普說,他們將討論「戰爭與和平」以及貿易問題。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也參加了此次會談。 馬科斯是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內首位與他會面的東南亞領導人。此前,川普與菲律賓的兩個地區夥伴——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達成了貿易協議。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共繼續採取咄咄逼人的經濟和軍事立場之際,美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至關重要。 川普表示:「我們非常接近於完成一項貿易協議,實際上是一項大貿易協議。」他此前說過,他將在8月1日對菲律賓商品加徵20%的關稅,除非這兩個國家可以達成一個交易。 馬科斯對這兩個盟友之間的的紐帶充滿熱情,並強調能夠訪問白宮「是莫大的榮幸」。「這已經演變成為一種無比重要的關係」,他稱之為「牢不可破」。 在回應一位記者提出的他將如何平衡菲律賓與美國和中共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關係的問題時,馬科斯說,沒有平衡的必要,因為「我們的外交政策是獨立的」。 「我們最強有力的夥伴一直是美國,」他說。 馬科斯為期三天的訪問凸顯了這兩個條約夥伴之間的聯盟的重要性。此訪正值中共在南中國海非常大膽,而且馬尼拉與北京在斯卡伯勒淺灘爆發多次衝突的時候。 中共、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文萊和臺灣均與北京在南中國海存在長期且持續的領土爭端,而南中國海是全球貿易的重要航道。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美國一直努力與中共保持穩定的溝通。川普總統星期二表示,他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會面。他還表示,不介意馬科斯總統與中共保持好的關係,因為美國也在與北京保持好的關係。 盧比奧與中共外交部長王毅本月早些時候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地區論壇期間會面後,同意探討「潛在的合作領域」,並強調管理分歧的重要性。 馬科斯是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內首位與他會面的東南亞領導人。此前,川普與菲律賓的兩個地區夥伴——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達成了貿易協議。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共繼續採取咄咄逼人的經濟和軍事立場之際,美國與這些國家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至關重要。 馬科斯星期一分別在華盛頓與盧比奧和海格塞斯舉行了會晤。他在國務院與盧比奧會談時強調了「牢固的美菲同盟對維護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指出,「他們重申了對威懾和加強航行和飛越自由的共同承諾,以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布魯斯說:「盧比奧國務卿和馬科斯總統討論了促進美國和菲律賓共同繁榮的努力,包括通過呂宋經濟走廊,加強供應鏈並為兩國帶來經濟增長。」 海格塞斯星期一在五角大樓接待馬科斯時,兩人重申了他們對《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承諾,並討論了對亞太地區共同的安全關切,以及在長期的美菲同盟關係中的最新進展。 「我們歷史悠久的同盟關係從未像今天這樣牢固和重要,」海格塞斯說。「我們仍共同致力於《共同防禦條約》。該條約適用於在太平洋地區——包括南中國海——的任何地方針對我們軍隊、飛機或公用船隻,包括我們的海岸警衛隊的武裝攻擊。」 美國已將亞太地區確定為其優先戰區。 海格塞斯說,美國將與菲律賓及其它「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推進川普總統「以實力求和平」的議程。 盧比奧國務卿提到了最近一次「肩併肩」軍事演習所取得的成功。這項軍演涉及了菲律賓、美國和其它20多個國家參加了此次演習。 「我們還在部署新型尖端導彈和……無人系統,並重振我們的國防工業基礎,」海格塞斯說。「我們必須為和平共同打造一個強大的、真正有威懾力的強大的盾,確保我們國家的長期安全與繁榮。」 馬科斯表示,他對美菲聯手推進菲律賓軍隊現代化感到滿意。 「我相信,我們的聯盟……美國與菲律賓,在維護和平以及南中國海的穩定方面『做了很多』」,他說。「但我甚至可以說,在整個印太地區。」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24/9150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24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