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变成美国的投名状 中共一边大撒币一边恐吓他国
胡玉晴
【人民报消息】数十个国家正在寻求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以期美国撤销或降低历史性关税。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作为交换,川普政府将在谈判中要求这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与共产中国的贸易,以确保北京无法找到绕过川普关税的途径。
4月14日,中共党魁开启东南亚外交攻势,先后到访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多家外媒对此进行观察和分析,认为中共意在建立对抗川普的统一战线,应对与美国贸易战带来的挑战。就在党魁到达越南的首天,中共央视旗下的“玉渊谭天”突然发文威胁,如果谁拿著中共“去给美国当投名状”,中共“绝不答应”。
“玉渊谭天”威胁谁
这一威胁,观察人士认为原因再明显不过,就是针对川普正在或将要谈判的几十个国家。而东盟各国,被指是暗含对象的味道也再明显不过。而当天,党媒正在越南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见证“签署45份双边合作文本”,内容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慧、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媒体等领域。当天党魁还在越共机关报发文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党媒新华社援引他的话称,希望与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一道,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与全球供应链稳定。
而美国那边,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透露,川普的高级经济顾问正在讨论要求其它国家的代表同意,对来自与中共关系密切的某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二级关税”,美国也想要贸易伙伴不要吸收来自中共国的过剩商品。
这时候央视旗下的媒体号却迫不及待地公开恐吓,与党魁的歌舞酒席大笔撒币形成一硬一软肘胁之势,但是,“玉渊谭天”却没有说清是怎么个投名状法,中共“绝不答应”那会采用什么措施,达到什么后果?按理说,党魁那天在越南受到了高规格接待,而且2018年川普发动第一轮对中共贸易战后,越南很快成为中共继续向美国倾销的主要中转地之一,中共还害怕什么呢?时评人员钟原撰文称,中共显得过于心虚,因为发现自己又严重误判、演砸了。现在川普也对越南加征46%高关税,于是,似乎很怕越南趁机报仇,拿中共‘投名’了」。
中共曾把越南作为投名状
说担心越南要对中共当作投名状,让人想起40多年前中共曾把越南当作“投名状”献给美国。
1979年2月17日,中共军队入侵越南,中越战争爆发。开战半个月前,邓小平先访问了美国,向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提出,准备帮美国打越南,做为中共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中共军队一个月后主动撤军,但其实施的“三光”政策导致了越南对中共深深的仇恨,此后双方在边境又鏖战10年,直到苏联解体后,越南失去了依靠,才强把对中共的仇恨咽入肚里。想报复中共,但有心无力。
也许是中共深知自己历史上做过的坏事太多,因此,老是用罪犯心理去揣测所有的世人。再加上现在东盟明确表态不报复美国关税,想通过谈判换取美国取消对等关税。美国和越南之间的商谈,必然要求扭转双方的贸易不平衡,特别是不能帮中共洗产地。越南若想保护自身利益,需要向美国让步;为了进一步加深与美国的关系,有可能承诺帮助美国堵住中共倾销的渠道,也就等于把中共作为“投名状”献给美国。
如果越南这样做,某种程度上也算报了当年的仇,而且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中共高层应该恰恰担心越南会这样做,所以授意党媒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威胁。
可以理解的“威胁”套路
钟原表示,习近平在越南给画大饼,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始终对越南敞开,欢迎更多越南优质产品对华出口。”然而,对越南开放市场当然是一句空话,只要中共说越南产品不“优质”,就可以将其挡住。明明知道中共党魁的来意,越方内部应该早已探讨了对策,基本在“顾左右而言他”。越南这样做,应该也在给美国看,以明示不会帮中共对抗美国,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免受关税打击。中共党魁访问越南并无成效,没有办法拉拢越南对抗美国。对中共来说,这即便不算越南对美国献上“投名状”,也是又一记闷棍。
而南方国家,已明确有国家表示收到美国对中共国提高关税的要求。彭博社引用一位了解墨西哥政府想法的人士透露,墨西哥官员预计,美国将要求墨西哥提高从中国进口电动车的关税。这也许是做给其它南方国家看吧。外媒分析,此举其实是川普团队试图利用长期贸易伙伴来围堵中共,向北京施压,迫使其改变经济行为。
《华尔街日报》也从知情人士获悉,川普政府计划利用正在进行的关税谈判,向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各国限制与中共的贸易往来。财长贝森特表示,迫使美国贸易伙伴做出让步,可以阻止北京及中企规避美国关税、出口管制和其它经济限制。
曾经支持与美谈判的李强4月15日,在北京调研时称,要“冷静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困难挑战,以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但“外部冲击带来的困难挑战”已经超出了中共的预想,现在美国对中共国商品最高可加征到245%的关税,中共高层因为误判,给自己挖的坑太大,不得不担忧被其它国家当作“投名状”送给美国。真的是梯子搭得太高,爬不上去,跳下来又要摔成齑粉,如何是好?按中共充惯了想做老大的心理,是不肯下跪求人的,何况是在它眼里的东盟小国,因此出现了一边大撒币一边威胁的怪异套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