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時空理論如何應用?
山河
2025年4月1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禪宗講空、講無、一切都不存在,人們將之當成一種思想和哲學流派。可是在歷史上真正的禪宗法門中,這是一種修煉狀態,思想活動的踐行要求。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為。不但思想上努力做到空、身體也靜止往空的狀態走,思想上摒棄各種思緒、身體上的各種感受也一個接一個的屏蔽掉;思想意識上保持無、身體上也保持無;到達這種境地的禪宗修行者、在他們自己的時空體系中,居然真的將時間給靜止了。
面對禪宗這種歷史上興盛過的文明現象,當你把它的理論不理解成抽象的哲學、而是一種行為規範的時候,會忽然發現,自己的思想主體、恍然大悟,進入了一個新境地。
對於孔子學說,一樣如此。當你將孔子的每一句話語,不單單當作一種理論、還當作身體踐行的指南、並且身體力行的付諸實踐,可能很快也會意識到,傳統學說居然是這樣的有趣。然後,如果再將思維觀念當作一種肢體運動、身體活動,可能還會發現,傳統文化的內涵,居然是這樣的有章法,是一種開闊光明新天地。
因為,我們一直以為是整個宇宙的物質世界、實際上、只是真實世界的一個單一維度;我們原先以為的思想意識,也是真實世界中的另一些維度。而傳統文化中的許許多多內容,甚至可以說全部內容,從來不曾在這種抽離的單一維度上作為基點,傳統文化的理論基礎都是多維度思維糢式的。
再從最淺顯的角度,來看易經中的卦象,每個爻是一個維度、天人地,每個卦象有上下兩個卦,又是兩重天。易經中八八六十四卦,自身也形成一個閉環自洽的周天。
通過對算卦的初淺認知,在下發現,算卦可以被認為,是用卦象這個微縮的時空糢型,去擬合一個事物的真實時空糢型。面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擬合方法,按照時間起卦、按照聲音、速度、筆畫、尺寸、等等,無不可為,面對人的話、可以用人品、服飾、姿態等等、也皆可起卦。如果把每一種用於起卦的現象,都當作一個時空的話,這不是就很容易明白了嗎?用一個或一組卦象組成的時空、去擬合一個真實維度的時空;而這個真實維度的時空、屬於測算對象的一個附屬體系,又是與要測算的對象同構的。
那麼,了解這種多維度的思維方式,與現實物質中困頓和迷茫的人們,又有甚麼作用呢?進入2025年,原先維持整個世界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社會架構、經濟糢式,無不瓦解散架,社會仿佛陷入深淵,整個世界、也就此面臨終點,越來越多的人心茫然而晦暗。
困頓迷茫是甚麼?與身邊的物質世界許多範圍不能對接、不能擬合了、謀生艱難,與時間維度上的未來不能對接、不能擬合了,看不到未來。當你與真正的現實世界的聯繫都斷開之後,自然也失去了來自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的能量循環、失去了滋養、那還不黯然失色、日漸枯萎。
可是怎麼跳脫困難迷茫呢?有的。當你用這種多維度的思考方法去理解周圍的一切,無疑有機會從新發現生機、也就是找到能與這世界從新擬合的對接點;而當你可以用這種多維度的表達方式來與人或周圍的一切溝通的話,可以肯定的是,就是在自己創造對接點、開始對接契合了。
有一句俗語,描述一個人不善說話、不會表達,往往說他連話都說不囫圇,說不完整的意思。那麼甚麼是完整的話呢?應該就是空間上完整、時間上完整,就是能構建一個完整的微縮時空的意思。一個完整的時空,不就是一個完整的小小的宇宙的意思嗎?宇就是四面八方空間的意思、宙就是過去未來時間的意思。
正常的看待事物的理念、至少是正規的說話方式,應該就是這種了,看待一個人,完整的評判他的各種特點、優點缺點、避免陷入單一的牛角尖,完整的分析他的過去和現在、甚至考慮到人家的將來的生存,避免去把別人一棍子打死。
而關於表達呢,你看那些所有被當作高情商的對問題的回答,都是切入了一個一般人的集體盲區,從一個對問題的影嚮是更根本的維度上,解釋或提供了答案。中國人普遍的喜歡反問式溝通,乃是來自禪宗後期這種時空割裂的病態執念,因為講空無,居然錯誤的將靜態擬合、當作了時空割裂,因為割裂,無法擬合、企圖用這種反問、呵斥的強行共振來給人提供上升的脈絡,無方向、無目的、還對僅存的脈絡導致殺傷割斷。而中共邪黨呢,本身就是脈絡錯位的縫合怪,希望將人類的血脈從正常的時空中斷開,對接給它以便於吸食和附體,大力發展詛咒式的批判、反問式溝通。
正常人類的表達,以完整思考後的完整陳述為主,當你哪怕用再簡略的方式,只要講到一個事物的代表現在的現狀、代表過去的原因、和代表走向將來的解決方法,就是完整的一組卦象了,而描述一個事物的現狀,描述到盡量多個側面,就是一個完整的卦象。不管怎麼簡陋,到這一步,你的思維和話語,都構建了一個事物的完整的正常的時空體系,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宇宙。與你溝通的人,眼見你如此、自然會覺得你的人可靠、靠譜,與你的溝通高質、高效。
能到這一步的話,人與人從新連接、人與世界從新溶合,正的能量與光明流淌,還會走不出困頓迷茫嗎? △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