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台灣漢光演習聚焦2027中共攻台風險 啟動全民防衛演練(圖)
臺灣總統賴清德在去年7月,視導漢光演習空軍參演部隊實兵演練狀況。(台灣總統府網站)
【人民報消息】臺灣今年的漢光演習首度模擬「2027年中國(中共)可能攻臺」的情境,並在臺南舉行首次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練,測試戰時應變能力。專家指出,從俄烏戰爭可見社會穩定對戰時運作至關重要,臺灣需強化民防與認知作戰應對。此外,中共持續派軍機艦侵擾,台海局勢緊張,近期臺灣軍艦與中國漁船擦撞更引發關注。而「亞亞事件」則再度點燃統獨爭議,突顯臺灣在國安與言論自由間的拉鋸戰。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臺灣總統府於去年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希望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並結合民間力量,共同提升國防、民生、災防及民主等4大領域的韌性,以應對大型災害與外來威脅。週四(27日)的演練以小規模方式驗證「大規模疏散撤離」、「收容安置」及「擴充急救醫療場所」等應變措施。 俄烏戰爭借鑒 社會穩定至關重要 臺灣民間防衛組織「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接受訪問時表示,防衛可分為「國防、民防及心防」,其中認知與抵抗的意識是關鍵。過去臺灣多將防衛視為軍事問題,僅限於少數特定人員應對。然而,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顯示,社會的穩定與持續運作至關重要,甚至影響戰事發展。 「在全臺灣約有200多個民防組織與單位,如何有效整合這些民間力量與政府體制的改造互相結合,是臺灣要面對的挑戰。」何澄輝說。 戰爭不只是國防部的事 全民皆須應對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前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曾警告,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對臺動武,這一時間點被稱為「戴維森窗口」(Davidson Window)。因此,臺灣須針對該時間框架,規劃軍事演練與各種應變措施。 「戰爭不只是國防部的事,而是全民面對的挑戰,需全民參與準備,但目前社會是否已做好足夠準備,仍是一大疑問。」舒孝煌表示。 中共軍機艦侵擾不斷 兩岸關係恐擦槍走火 臺灣國防部週四通報,從週二(25日)凌晨6時至週四(27日)凌晨6時,共偵獲20架次中共軍機及8艘中共艦艇活動,其中12架次逾越台海中線,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此外,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週三(26日)發射運載火箭,雖然飛經臺灣上空,但因位於大氣層外,並未構成威脅。 同時,臺灣海軍「中和軍艦」週四於臺中港外海約45浬處,與中國籍漁船「閩連漁61756」發生擦撞,所幸雙方人員均無受傷,軍艦亦無影響航行安全。 對此,何澄輝分析,這類事件可能是中共「灰色地帶作戰」的一部分。中共經常利用海事衝突、越界捕撈,甚至破壞海底電纜等手段,來測試臺灣的應對能力,並在國際社會中塑造有利於自身的局勢。「目的是挑戰你的底線,測試應對能力。中共恐怕還未做好戰爭的準備,但是對臺灣、對其他國家,持續保持施壓的狀態,有利於她可以維持衝突事態中的主動性,以及可以測試對手在各方面的防衛能力。當情勢有利時,她能升高態勢;反之則降低衝突。」他解釋。 舒孝煌補充,臺灣海巡署與中共海事單位雖然過去有一定的溝通機制,但面對更具威脅性的軍事行動,臺灣需要更高的偵測與判別能力,確保能即時掌握周邊海空情勢,避免軍演演變為真正的戰爭。 「若中國(中共)突襲發動戰爭,臺灣是否能在數小時內完成指揮體系轉換、部隊部署與戰備調整,短時間內解決小規模衝突。若是沒有能力解決,擴大為全面戰爭,對臺灣構成很大的挑戰。」舒孝煌說。 「亞亞事件」引發輿論風波 言論自由與國安的拉鋸 除了軍事威脅,中共也透過輿論戰與資訊戰影響臺灣社會。近日,中籍網紅「亞亞」在抖音公開宣傳武統,遭臺灣政府撤銷依親居留資格,並限期離境。此事引發社會對立,統獨立場鮮明對峙。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則認為,遣送亞亞與言論自由無關,而是基於國安風險考量。他以美國TikTok禁令為例,指出亞亞可能在戰時充當「內應」,因此政府應該「現在就處理」。 對此,何澄輝表示,民主社會珍視言論自由,但中共正是利用這點來進行認知作戰。「自由社會應該正面迎戰,而非迴避問題。不同意見的大聲辯論,反而是民主社會的優勢,這並非所謂的『社會撕裂』,真正的問題是,當威脅加劇時,若政府才被迫採取更極端的措施,那才是民主社會的失敗。」他強調。△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臺商撤離 福建廈門淪為空城!(視頻) 2025/3/28 (42,134次)
日本首度公佈「臺灣有事」應變計畫 擬6天撤離沖繩12萬人 2025/3/28 (6,698次)
臺灣盤點關鍵核心技術 管制中國學生修讀確保國安 2025/3/28 (6,588次)
美智庫揭中共對臺多層次祕密行動 2025/3/27 (9,714次)
美報告:威脅加大 中共攻臺「穩定但不均」地發展(圖) 2025/3/27 (7,781次)
「一個97歲的人,是怎麼背叛76歲的祖國的?」 2025/3/27 (46,193次)
「亞亞在臺灣」涉武統言論離臺 成為首位被驅逐陸配(圖) 2025/3/26 (6,937次)
美、臺軍事專家警告:北京已準備好全面封鎖臺灣(圖) 2025/3/25 (8,065次)
臺灣軍事演習模擬2027年中共入侵(圖) 2025/3/24 (8,470次)
 
習近平被李嘉誠氣昏;人口下降 消費熄火【 #曉坤話時局 】|
習近平被李嘉誠氣昏;人口下降 消費熄火【 #曉坤話時局 】|
哀牢山-神祕事件開啟古老文明【 #悅覽古今 】| #善緣故事坊
哀牢山-神祕事件開啟古老文明【 #悅覽古今 】| #善緣故事坊
臺商撤離 福建「臺灣小鎮」成空城  …… 廈門繁華不再 蕭條觸目驚心
臺商撤離 福建「臺灣小鎮」成空城 …… 廈門繁華不再 蕭條觸目驚心
何衛東失蹤了,很多馬仔出事了;那些被消失的高官們在哪裡?
何衛東失蹤了,很多馬仔出事了;那些被消失的高官們在哪裡?
中共正進行最後內部決裂;中共是美國頭號軍事威脅【 #曉坤話時局 】|
中共正進行最後內部決裂;中共是美國頭號軍事威脅【 #曉坤話時局 】|
中國「鬼城」遍地 …… 房地產泡沫破滅!|人民報
中國「鬼城」遍地 …… 房地產泡沫破滅!|人民報
 
天下奇譚(204)他十八歲吐血而死 轉世後與妻子再續前緣 2025/3/31 (28,117次)
【唐青看時事】誰才是掌軍者 陝西幫大戰福建幫(視頻) 2025/3/30 (23,915次)
【唐青看時事】一帶一路豆腐渣揚名國際(視頻) 2025/3/30 (24,257次)
緬甸震後一片廢墟 到處斷壁殘垣!(視頻) 2025/3/30 (23,335次)
緬甸發生強烈地震 華人聚集地損失慘重(多圖/視頻) 2025/3/30 (11,841次)
泰國大樓千里之外被震倒 中共豆腐渣工程輸出海外(圖) 2025/3/30 (12,424次)
盤點又一輪失蹤的共軍將領 軍隊大風暴來臨(下) 2025/3/30 (14,938次)
駁無神論 2025/3/30 (15,839次)
銀行又降薪了 降到你懷疑人生 2025/3/30 (18,642次)

天下奇譚(201)傾其所有贈銀救人 神仙撫臉改其面相 2025/3/30 (24,307次)
東部戰區真出大事了 新聞一個多月無更新 2025/3/30 (31,212次)
大抓「蠅貪蟻腐」習救不了中共 2025/3/29 (18,200次)
哀牢山 — 神祕事件開啟古老文明(視頻) 2025/3/29 (30,384次)
【唐青看時事】美連環五招 北京大地震(視頻) 2025/3/29 (27,955次)
中國豆腐渣工程遍地 你敢住嗎?(視頻) 2025/3/29 (25,201次)
習會見外賓透異常 蔡奇兩次露臉有蹊蹺 2025/3/29 (32,671次)
盤點又一輪失蹤的共軍將領 軍隊大風暴來臨(上) 2025/3/28 (30,092次)
承認了? 國防部網站刪除新聞例會有關何衛東遭查一事回答 2025/3/28 (30,345次)
小紅書和攝像頭時刻盯著你 2025/3/28 (29,555次)
【唐青看時事】川普圍共出新招 戰狼開罵(視頻) 2025/3/28 (40,339次)
臺商撤離 福建廈門淪為空城!(視頻) 2025/3/28 (42,134次)
中共國防部信號不尋常 何衞東出事 董軍兇多吉少 2025/3/28 (29,444次)
中共火箭軍被上魔咒 深度剖析王厚斌被抓傳聞 2025/3/27 (45,914次)
美官員證實何衛東出事 共軍上層更大清洗恐來臨(圖) 2025/3/27 (47,069次)
川普簽署25%汽車關稅行政令(圖) 2025/3/27 (28,877次)
【唐青看時事】司馬南服法 李嘉誠愛國夢碎(視頻) 2025/3/27 (39,104次)
中國「鬼城」遍地 房地產泡沫破滅!(視頻) 2025/3/27 (40,503次)
「一個97歲的人,是怎麼背叛76歲的祖國的?」 2025/3/27 (46,193次)
天下奇譚(198)她連一隻小狗都害怕 前世經歷了甚麼? 2025/3/27 (54,841次)
「鬼城」林立空置樓如墓碑 中國面臨巨經濟災難(圖) 2025/3/26 (74,609次)
【唐青看時事】中共鎖臺陰招全套曝光(視頻) 2025/3/26 (37,222次)
董軍失蹤 傳一大批共軍高級軍官遭祕捕 2025/3/26 (27,649次)
北京突發地震 震感強烈 全城恐慌!(視頻) 2025/3/26 (39,158次)
傳何衛東派系被拿下 習前途不妙 2025/3/26 (27,722次)
習軍中親信再傳出事 山東省軍區也不表忠了 2025/3/26 (61,44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