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福耀玻璃廠在美涉嫌金融犯罪和勞工剝削遭調查
【人民報消息】7月26日,包括美國國土安全部在內的多家美國執法機構對俄亥俄州福耀玻璃工廠在內的28個地點進行調查,作為對「金融犯罪和勞工剝削」等指控的調查的一部分。 美國之音記者詢問了負責該調查的國土安全部下屬的國土安全調查署公共事務官員羅伯特·古恩(Robert Gunn)。他8月7日在郵件中表示:「這項調查仍在積極進行中。我們歡迎公眾繼續對此案提供協助,我們將繼續致力於追蹤事實,並在法庭上陳述我們的案件。」他還鼓勵有線索的民眾通過電話或電郵與國土安全部調查署聯系。 當地媒體發現房屋中居住條件惡劣 據美國之音報導,羅伯特在郵件中表示,作為正在進行的刑事調查的一部分,國土安全調查局特工與國稅局刑事調查局和其他執法機構合作,於7月26日在福耀玻璃美國公司和代頓地區的其他27個地點執行聯邦搜查令。特工在現場調查了與金融犯罪和勞工剝削相關的指控。代頓(Dayton)、自由鎮(Liberty Township)、邁阿密斯堡(Miamisburg)、莫瑞恩(Moraine)和西卡羅爾頓(West Carrolton)都有大量執法人員。 據當地媒體《代頓每日新聞》(Dayton Daily News)報道,在7月26日的搜查之前,莫瑞恩的本地居民已經註意到了一些異常。根據報道,這些被搜查的房屋中擠滿了人。單戶住宅內有十幾人或更多,甚至一棟住宅內有二十多人。白色的貨車時常來到這些房屋門前,接送身穿工作服的居民。房屋中的居住條件也令人擔憂,人們在院子裏洗澡。 住在遭到搜索的房屋對面的瑪麗亞·豪蘭(Malia Howland)在接受《代頓每日新聞》的采訪時表示,因為該房屋沒有窗簾或者百葉窗,所以她看到了房屋內的居住情況。「除了雙層架子床什麽也沒有,房子裏很惡心,垃圾到處都是。」 代頓每日新聞的記者前往這些房屋調查時,裏面的居民們或者說他們只會說中文,或者表示無法回答問題。記者從一間開著門的房屋中看到了廚房裏面堆滿了盤子,天花板上掛著的黏蠅膠條上滿是蟲子。 潛在的人口走私,勞工剝削正是此次調查的重點。 當地華人表示涉案工廠可能雇傭非法勞工 記者聯系了在俄亥俄州當地的華人社群,該調查在當地的華人社群中也引起了廣泛討論。 40多歲的華人張玲(化名)表示自己曾有朋友在俄亥俄州的福耀玻璃工廠工作過,出於保護隱私的原因,她並未透露該朋友是否仍在此工廠工作。 她告訴記者:「雇傭非法移民是肯定的,發工資用現金,工作強度很大,每周都要加班,晚上還要on call。」她表示該朋友也曾問過她是否要去福耀玻璃工作,那裏時常缺員工。「因為工資也不高,有時候一周要工作60到70小時,有時候中午晚上到了飯點,突然要趕工,那也不能走」。 根據張玲的敘述,不少在福耀玻璃工作的員工都是福建華人,因為該公司總部在中國福建,所以福建人占據了工廠中不少管理職位,也經常介紹老鄉入職。底層的工作因為薪水和時長的原因,要招到願意長期工作的美國本地人比較困難,而少數薪酬豐厚的行政管理崗位則比較受美國人歡迎。 記者無法獨立核查張玲所說是否屬實,而向福耀玻璃所發的詢問郵件也並未得到回復。 福耀玻璃表示並非此次調查的目標 福耀集團就該搜查發布公告稱,福耀美國主要是配合美國政府機構針對一家第三方勞務服務公司正在進行的調查工作,福耀美國被告知並非該調查的目標。福耀美國將全力配合美國政府機構的調查。搜查結束後,當日就已經恢復正常作業,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記者就該調查是否與福耀美國無關,僅針對第三方勞務服務公司向國土安全調查署公共事務官員羅伯特·古恩核實,但羅伯特在郵件回復中並未回答該提問。 福耀玻璃美國工廠於2014年設立,2015年投入運營,2016年10月投產。該工廠也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的主角。該紀錄片由美國前第一夫婦巴拉克·奧巴馬和米歇爾·奧巴馬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參與製作,講述了福耀玻璃美國工廠雇傭了兩千名美國人之後,中國雇主、中國外派員工和美國員工之間的摩擦和矛盾,工廠領導與想要成立工會的美國工人之間的沖突。美國員工無法適應報酬微薄,勞動強度大且重復性強的工作,驚訝於工廠中並不完善的安全生產防護措施,中國員工則無法忍受美國員工的低效。紀錄片體現了兩國的文化差異和由此帶來的沖突。 根據張玲的講述,近年來,福耀玻璃美國工廠努力招聘本地的華人群體,特別是福建人,似乎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文化差異和沖突。 曾任世界銀行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的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亞洲項目的資深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博士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采訪時提到了美國能夠從事製造業的人才不足。「現在美國沒有足夠的有經驗的製造業工人,來有效完成這些工作。」 他表示現在的美國人向往的工作是軟件工程師、金融界從業者、醫生等,也並沒有經歷過與製造業相關的培訓。這些拿著美國政府的補貼來到美國建廠的公司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人。 他說:「美國人想要的工作是能支付七萬到八萬美金(年薪)的,但這些製造業工作能提供的薪水只有三萬到六萬美金」。 福耀玻璃在美國的投資建廠仍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位於鐵銹帶俄亥俄州的代頓市曾經有龐大的製造業,但隨著製造業從美國逐漸轉移到中國等其他國家,這裏的人口逐漸減少,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少。而福耀玻璃則為當地提供了難得的就業機會。 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於去年被美國國際領袖基金會授予「傑出製造業貢獻獎」。 中國資本進入美國市場的機遇與障礙 曾在中國執業的律師劉紹晨現在美國從事鋰電池行業的工作,他向記者表示,因為美國和中國在勞動法規和執法上存在許多差異,在派遣中國員工來美國工作,和在美國本地招工時,時常會遇到困難。 他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出海落地後的運營本土化也遇到障礙,在企業文化和用人習慣方面,並不能很好適應美國的商業規則、工作習慣,在政商關系上也缺乏與相關機構、當地政府的良性溝通。」他特別提到美國的法律註重保護雇員的利益,對於每周超過40小時的工作部分應該支付不低於1.5倍工資的加班工資,反歧視等條款執行起來都很嚴格,而這些可能是中國雇主會忽視的方面。 在分析本次搜查時,他提到第三方勞務公司既可能是勞務中介,也可能是中國通常被稱為勞務派遣(Dispatched Employment)的公司。 他解釋道:「通常勞務中介只提供勞動者介紹,不參與建立勞動關系,相應的雇主對勞務中介介紹的用工身份等有自行核查的義務。而如果是勞務派遣,在美國則主要是指雇員租賃公司(employee leasing company)或專業雇主組織(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 PEO),法院可能會根據客戶公司對派遣員工是否具有 「控製權」(right to control),培訓投入、重要程度、時間長短等因素,從而認定客戶公司與派遣公司構成共同雇主關系,且客戶公司也可能對派遣公司單獨從事的不當勞動行為承擔責任,尤其是客戶公司知道,或應該知道其他雇主的非法行為,並且默認相關不法行為,沒有抗議或沒有依據合同實施抵製。」 中國企業仍看好出海來美國投資 今年以來,已經有包括TikTok, Temu(拼多多旗下經營跨境電商的子公司)在內的在美國發展的中國公司在美中關系惡化的大環境下遇到挑戰。此次福耀玻璃遭到搜查,也引發了中國商界是否仍然需要前往美國投資或者建廠的討論。 自2008年起在中國經營投資基金的資深風險投資人傑弗裏(Jeffrey)則表示,當前,仍有不少中國企業有進軍美國的意願。他提到,一方面因為中國經濟疲軟,不少中國公司的主要市場就是在歐美,另一方面,因為美中關系惡化,許多公司也擔心美國會增加針對中共的關稅壁壘,而在美國設廠的話,可以在繼續服務美國客戶的同時,規避未來被加收大額關稅的風險。 從事鋰電池產業劉紹晨也表示,出於中美緊張的政治關系,拜登政府在執政初期就出臺了幾項關鍵政策,以鼓勵美國在一些關鍵領域,尤其是新能源領域,建立本土供應鏈。他說:「鋰電池是最近熱炒的中國出口『新三樣』之一,中國從最上遊鋰礦到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及電池封裝具備很成熟、系統性的供應鏈優勢。近年,已經有很多國內鋰電池行業龍頭如國軒高科、億緯鋰能都宣布在歐美建廠,投資方式或者獨資、或與本土企業合夥,也有如寧德時代目前主要是技術和設備輸出。」 傑弗裏認為中國企業在美國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因為TikTok, Temu, Shein等高知名度企業的遭遇而被放大了,但實際上,有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中國企業在美國發展地非常平穩、順利。 他說:「大部分的企業都不會做到像TikTok啊、像Temu啊、像Shein這麽大的規模,這麽大的影響力。所以大家有時候會把目光聚焦在幾個巨頭身上嘛,然後會把這個事情就想的有點嚴重,實際上對於大量的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出海到美國,也不影響到國家安全這些層面。而且他們本身體量也都不是很大。」 他表示,美國是一個法制國家,出海到美國的中國公司需要註意法律合規,有必要的時候請專業的律師團隊,但總體上來說,中國公司出海到美國進行發展仍然是一個不錯的商務策略。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夜話中南海:一次就把三個火箭軍上將開除黨籍軍籍的張升民 也是火箭軍上將?(圖) 2024/8/11 (16,332次)
黃榆:最後的公知也消失了:中國的數位極權主義還有多近?(圖) 2024/8/11 (16,181次)
成千上萬中國人移居日本 擺脫焦慮尋求安穩?(圖) 2024/8/11 (15,669次)
習近平力推「共同富裕」 金融業者感嘆錢包被掏(圖) 2024/8/11 (12,580次)
日本學者: 從愛中國到不敢去中國 2024/8/11 (15,281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7)中共警察何雪鍵強姦案(多圖) 2024/8/11 (29,552次)
亂世生存指南(30)在中國,半夜吃燒烤帶甚麼自衞武器合法有效?(圖) 2024/8/10 (14,237次)
閉門造車整色整水 大灣區2.0廢話連篇 2024/8/10 (17,402次)
分析:外國航空公司對中國失去興趣 2024/8/10 (12,017次)
 
遍地水災 洪水淹了大半個中國  連新疆沙漠都發大水!| #人民報
遍地水災 洪水淹了大半個中國 連新疆沙漠都發大水!| #人民報
7月31日哈馬斯頭目伊斯梅爾.哈尼亞及其一名保鏢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襲身亡
7月31日哈馬斯頭目伊斯梅爾.哈尼亞及其一名保鏢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襲身亡
中國疫情捲土重來 來勢洶洶  醫院爆滿 兩種變異毒株兇猛| #人民報
中國疫情捲土重來 來勢洶洶 醫院爆滿 兩種變異毒株兇猛| #人民報
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中共雖不斷推出刺激措施,但效果不佳。
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疲軟!中共雖不斷推出刺激措施,但效果不佳。
上海現狀 肉眼可見的大蕭條| #人民報
上海現狀 肉眼可見的大蕭條| #人民報
中國飯局看現狀:都在活一天 算一天 「躺平」「擺爛」| #人民報
中國飯局看現狀:都在活一天 算一天 「躺平」「擺爛」| #人民報
 
大量空姐失業 進退兩難 經濟太差 躺平!(視頻) 2024/8/11 (27,799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8)妻女被捕入獄(多圖) 2024/8/11 (28,643次)
巴西空難62死 10人神奇躲過死劫(圖) 2024/8/11 (97,022次)
賴清德:感謝林鬱婷讓世界看見臺灣精神(圖) 2024/8/11 (30,675次)
真有趣!立秋竟然有「公秋爽,母秋兇」之說(圖) 2024/8/11 (90,213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7)中共警察何雪鍵強姦案(多圖) 2024/8/11 (29,552次)
寫一字知事功知生死(圖) 2024/8/10 (32,710次)
揭買屍案律師指「更高層介入」擔憂個人安全 2024/8/10 (334,529次)
河南「搶回」富士康 5萬失業大軍湧入!(視頻) 2024/8/10 (33,223次)

3個時間點揭示央企買屍大案水有多深(圖) 2024/8/10 (144,083次)
中共海外詆毀法輪功新計劃曝光 專家解讀 2024/8/10 (227,610次)
意境搭建是個技術活(圖) 2024/8/10 (211,863次)
救人就是救己 途中施藥最終得善報 2024/8/10 (108,578次)
遍地水災 洪水淹了大半個中國!(視頻) 2024/8/9 (32,762次)
陷三重窘境!哈馬斯首腦身亡 中共為何急跳腳?(視頻) 2024/8/9 (30,291次)
中國福耀玻璃廠在美涉嫌金融犯罪和勞工剝削遭調查 2024/8/9 (29,220次)
超過40名巴黎奧運選手感染新冠 中國疫情嚴重(圖) 2024/8/9 (150,647次)
孟加拉政府倒臺股市大漲 大陸網民:找到救市辦法了(圖) 2024/8/9 (29,606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6)在泰國芭堤雅講真相(多圖) 2024/8/8 (34,248次)
北京舉辦烏克蘭電影節 這是啥節奏?(圖) 2024/8/8 (31,189次)
中國疫情再度爆發 醫院爆滿 兩種變異毒株兇猛!(視頻) 2024/8/8 (33,473次)
在中國持有兩套以上房產將面臨哪三種窘境?(視頻) 2024/8/8 (31,082次)
美參議院提交《法輪功保護法案》 分析:已掌握大量證據(多圖/視頻) 2024/8/8 (28,331次)
亂世生存指南(27)杭州保姆縱火案,如果你是朱小貞,該怎樣逃生?(多圖) 2024/8/8 (29,995次)
變牛還債 夢兆定數(圖) 2024/8/8 (109,952次)
美國抓獲一名試圖暗殺川普的巴國男子 2024/8/8 (26,639次)
孟加拉解散國會 警察為暴力執法致歉 2024/8/7 (26,410次)
男女議婚時應看重甚麼 德行還是財富?(圖) 2024/8/7 (109,777次)
上海現狀,肉眼可見的大蕭條!(視頻) 2024/8/7 (32,575次)
中國飯局看現狀 混吃等死躺平擺爛!(視頻) 2024/8/7 (30,425次)
臺灣摘金 倆位大陸媽媽2種態度引熱議(圖) 2024/8/7 (95,208次)
越南緊跟美國 對中國鋼鐵進行反傾銷調查(圖) 2024/8/7 (27,170次)
炸鍋了!傳中共奧運官員在巴黎叛逃(多圖) 2024/8/7 (37,367次)
我的鄉愁在臺灣(5)在芭堤雅坐牢(多圖) 2024/8/7 (31,091次)
哈里斯正式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圖) 2024/8/7 (27,98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