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每一條犯罪、強姦、腐敗新聞都會被新華社報導」(圖)
 
2024年5月8日發表
 
美國國務院全球接觸中心(GEC)特使和協調員詹姆斯.魯賓(James Rubin)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發表講話(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影片截圖/VOA)
【人民報訊息】美國國務院全球接觸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GEC)特使和協調員詹姆斯.魯賓(James Rubin)5月7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智庫活動上批評中共以資訊操控的方式擴大全球影響力,同時侵害美國等民主國家的利益。 魯賓指出,中國(中共)「以操縱的方式填充事實」,選擇對內報導和對外輸出對中國(中共)有利的片面「真相」,而掩蓋另一部分事實,以擴大對其他國家在財力、物力上的主宰。 據美國之音報導,魯賓領導的國務院全球接觸中心專門負責識別、理解、揭露和反擊旨在破壞或影響美國和盟友夥伴政策、安全或穩定的外國和非國家宣傳以及虛假資訊活動。 「有一堵牆將獨裁國家與世界其他地區隔開,在中國,它叫防火牆,」魯賓說,中國(中共)可以自由地在世界其他地區開展宣傳行動,而其他國家很難在中國傳遞資訊,這種「不對稱」已經成了中國(中共)侵害民主國家的工具。 魯賓指出,中國(中共)的資訊操控對「全球南方」正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從廣義上講,中國(中共)正在利用主宰力,財力和物力上的主宰。」他提出,許多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之所以願意與中國(中共)合作,或許就是中國(中共)的資訊操控使然:「或許原因之一是他們對中國經濟專案的真實情況瞭解不夠,不知道中國人來了又離開,摧毀一個地方,或造成環境破壞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或者他們真的不知道維吾爾人發生了什麼事,或者他們真的不明白中國(中共)如何扭曲市場後卻聲稱他們自己是受害者,是發展中國家,」魯賓說,「但他們(中共)在世界各地擁有力量,能花費數十億美元試圖操縱各種事物。」 2023年9月28日,魯賓領導的全球接觸中心公佈報告說,北京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用於「境外資訊操縱」,方式包括利用宣傳、虛假資訊和內容審查,同時推廣有關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正面新聞,與此同時,在臺灣、人權和經濟困難等有爭議的話題上,中國(中共)壓制與官方敘事相牴觸的批評資訊。 他以中國(中共)對宏都拉斯媒體的操縱為例說:「這個小國發生了政府更迭,中國(中共)請宏都拉斯的整個記者團去中國兩週,旅行費用全包,向他們灌輸中國(中共國)多麼美好的資訊,然後讓他們接觸中國(中共)媒體,這些媒體並非充滿謊言,而是以操縱的方式填充事實。」 根據中共外交部訊息,2023年4月至5月,宏都拉斯「主流媒體記者團」前往中國訪問。 魯賓再舉例,中國(中共)的資訊操縱還包括用盡一切力量阻止維吾爾人代表在國際平臺上發聲。「習近平曾使用『毫不留情』這句話來描述他們要對維吾爾人做的事情。為什麼穆斯林世界不知道這一點?為什麼他們不關心這一點?部分原因是他們的領導人實際上並不真正關心他們所說的關心的事情,但部分原因是,中國(中共)非常善於用他們自己的版本,在媒體空間中充斥他們所描述的基本屬實的事情,但拚死迴避報導其他同樣屬實的事情。他們會竭力避免維吾爾族代表前往某個歐洲國家參加會議。中共大使館的每一位外交官都會被命令盡力阻止這次會議的發生。這就是操縱。這不是虛假資訊,但它可以產生非常強大的效果,」他說。 2023年3月,中國(中共)試圖阻止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多力坤.艾沙(Dolkun Isa)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發言。 魯賓表示,中國(中共)每一天都在宣傳醜化美國的資訊。「美國的每一條關於犯罪、強姦、各類問題、汙染或腐敗的新聞都會被新華社報導,而在中國,只有發生美好的事情,」他說,「而我們所知道的那些讓中國變得危險的事情,卻一件也沒有報導。」 針對中國(中共)的資訊操縱行為,這位國務院高階官員提出兩點方案:首先,利用美國情報部門的優勢,揭露中國(中共)的資訊不對稱現象。他說,全球接觸中心就正在領導美國跨部門工作,積極應對外國對手利用虛假資訊和宣傳來破壞美國利益的企圖。其次,與其他民主國家結盟,建立資訊空間主權將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解決虛假資訊問題。魯賓說,如果有足夠的主要國家承認資訊空間主權,中國(中共)或俄羅斯傳播資訊時,就必須註明資訊來源是中國(中共)或俄羅斯,這會改變民眾看待該條資訊的視角。 2024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中國(中共)透過社交媒體散播虛假資訊、試圖影響美國大選的訊息引起擔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在週二5月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務卿布林肯4月訪華時已經向中國(中共)政府重申:「任何干預、任何試圖影響美國選舉的嘗試都是不可接受的。」△
 
 
分享:
 
人氣:6,98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