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揭祕三年大饑荒:習仲勳「長葛調查」(上)(多圖)
 
習仲勳前往監獄看望蒙冤之人 1961年4月12日,習仲勳帶着中央工作組主要成員前往監獄調查,並看望這些蒙冤之人。 他發現:劉毛已冤死獄中,馮海成已被內定爲死刑。 習仲勳找來馮海成等人詳細詢問,祕書張雲作了記錄。 回到縣委,習仲勳立即召見履新不久的縣委第一書記張漢英等有關負責人,嚴肅指出:立即釋放那些敢講真話、不搞浮誇、沒有虛報產量的所謂在押政治犯,幹部要恢復職務。 馮海成目前已經去世,其子馮文獻向大河報記者追述了父親被釋放後的一件小事。 4月16日,馮海成等100多名幹部羣衆被釋放。 回到家,馮海成才知道那天在監獄裏向他了解情況的幹部是習仲勳副總理。當晚,他思前想後,不能入眠。次日,他拖着虛弱的身子,走走歇歇,步行8裏,要到縣城面謝習仲勳的救命之恩。 馮海成來到縣委大院,說想見見習仲勳。 縣委通信員一聽,將聲音抬得很高,質問:習副總理那麼大的官,誰想見就能見?他不在,你還是回去吧! 馮海成很泄氣,走了。 與此同時,習仲勳從辦公室快步趕了出來,問通信員誰在找他,要他趕快把人給追回來。 馮海成一見習仲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痛哭道:「習副總理呀,要不是您搭救,我馮海成也會像劉毛一樣,冤死在監獄裏!」 習仲勳攙起馮海成,說:既然給你平反了,說明咱們有緣。不要因禍喪氣。羣衆認可你、擁護你,組織信任你。恢復職務後,你要大膽爲羣衆利益工作,勤政廉潔,做到問心無愧。 ●冒了尖兒的糧倉原來不是糧滿倉 作爲長葛縣委書記處書記,在當地,張繼增是配合習仲勳長葛調查的主要人物。大河網記者提出想採訪這位80多歲的老人,熟悉他的劉水柱等老人勸記者不要驚動張老:他數度住院,怕他一激動出現什麼意外。 張繼增多次口述這段歷史,靳全州、李文秀、晁保欣等都做過很好的記錄整理。記者輾轉長葛,找到散居諸地的靳全州等諸位先生。一幕幕習仲勳長葛調查的影像,活生生地再現眼前── 1961年4月16日,習仲勳率工作組來到和尚橋公社杜村寺大隊。 張繼增向大隊黨支部書記張大力等介紹了中央工作組成員,說:今天到咱這兒,主要任務是調研羣衆的口糧問題,還要親眼看看糧倉。 張大力一聽要看糧倉,嚇得話都說不囫圇了。 但是,搪塞不過去,他只好強打精神,領着工作組前去查看。 庫裏,糧囤一個比一個高大。村裏,餓成浮腫病的百姓一個跟着一個。 糧囤裏真的裝滿了糧食嗎?習仲勳很是懷疑。 習仲勳讓張大力打開囤子看看,張大力顯得非常難爲情。 於是,習仲勳就讓隨行的工作人員打開了糧囤。結果發現:糧囤裏,竹竿片兒撐了個拱,布罩在拱上;布上邊,攤着不足一寸厚的糧食。 習仲勳又氣又惱:「你們杜村寺大隊把黨中央制定的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多快好省』學精了、用妙了!一個糧囤,如果用土填滿,一個棒勞動力擔土也得兩天時間吧。嗨,這下子好了,半個小時,就能把假給造出來。」 張大力滿腹委屈:「不瞞習副總理,1959年廬山會議後,這裏還是到處都搞『衛星田』。上面瞎指揮,種麥每畝地下種幾十斤,甚至200斤。瞎指揮又遇上了1960年大旱,麥子產量呀,連種子都顧不住呀。可吹產量呀,一個比一個高。吹完了,聽完了,上邊還要裝模作樣地下來,檢查工作。沒辦法呀,只好造假了。上邊壓下來的事,只能照辦。不照辦,就得挨批鬥。」△(未完待續) (資料來源大河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4/5/15/59424b.html
|<< 1   2   3   4   全部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14年5月15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