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软饭回锅肉 卡扎菲和八缺一的孩子们(多图)
 
瞿咫
 
2011年3月22日发表
 



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勒-穆罕默德-沙勒加姆美国时间2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向国际社会控诉说:「利比亚国民正在死去。」他还表示:「卡扎菲和他的儿子们对利比亚国民说,要么接受卡扎菲的统治,要么死在卡扎菲的手里。」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沙勒加姆(左)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发表演说,呼吁国际社会介入利比亚局势。随后他和利比亚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达巴希相拥而泣。沙勒加姆曾经是卡扎菲的好友。联合国安理会在沙勒加姆发表演说的次日(26 日),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利比亚问题,并一致通过第1970号决议,决定将以涉嫌反人类罪将利比亚政权镇压平民的行动呈交国际刑事法院进行调查。

【人民报消息】吃软饭起家的卡扎菲,1942年出生在利比亚锡尔特沙漠地区一个游牧家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大学法律专业已学习了两年,但勃勃野心让卡扎菲更喜欢掌控权力,1963年他转入利比亚军事学院就学两年,1965年毕业后被派往英国桑特斯军事学院接受短期受训。1966年返回利比亚服役,在伊德里斯国王军队中当一名士兵。

卡扎菲「吃软饭」起家


龌龊恶心的卡扎菲
在利比亚,60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卡扎菲是靠「吃软饭」起家的,不是吃一回,而是吃两回。

1966年,卡扎菲返回利比亚服役,他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是哈利德将军,卡扎菲绞尽脑汁去俘获将军女儿的芳心,很快成为将军的女婿,随后以裙带关系被晋升为上尉,迈出了他掌握权力的第一步。

卡扎菲不满足于上尉军衔,他早就想成为利比亚的独裁者,他很快联合了一批军中死党伺机发动政变,1969年9月1日,机会终于来了,27岁的年轻上尉卡扎菲趁国王外出治病的机会,宣布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夺取政权后,他把自己晋升为上校,之后没再把自己升为将军,因为独裁了就没这个必要。

推翻了国王,卡扎菲忌讳别人称他为「总统」,他最喜欢中共的那种称号「国家领导人」。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敢深究,因为卡扎菲脾气非常火爆,除了二儿子赛夫敢反驳他外,没人敢跟他顶嘴。

不过,有一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卡扎菲自己解开了这个迷。那天当记者称呼他「总统」时,卡扎菲立马打断了对方的话,说利比亚没有总统,一切权力都归人民。但说到最后就露馅了:「如果我是总统,就不得不面对四年或五年一次的选举!」

闹了半天,原来不当总统,是为了不面对人民的选举,没有选举的政府不就是独裁政府吗?

1969年9月1日,掌握国家权力之后,卡扎菲很快宣布与刚生完孩子的法蒂赫离婚,他的离婚理由有两条:一是他与来自旧制度中产阶级家庭的小姐结合相当勉强;二是因为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利比亚人说,他把岳父利用完了,就把其女儿抛弃,是个典型的不仁不义的小人。

软饭回锅肉


妻子萨菲亚是卡扎菲的聋子耳朵。
卡扎菲的第二次婚姻完全是政治软饭,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

1972年初,卡扎菲因胃溃疡住进的黎波里医院,治疗期间认识了护士萨菲亚。萨菲亚出身旺门,来自东部势力最强大的布拉阿萨部族,这个部族以前是前国王伊德里斯的同盟军,卡扎菲把国王轰下台,等于与这个部族结下梁子,如果迎娶萨菲亚,就不但化解了这种仇恨,而且还使卡扎菲得到了前国王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效忠,使权力地位更加巩固。如此一盘算,卡扎菲觉得这个联姻太划算了,所以维持婚姻至今。其实这个婚姻也是名存实亡,不离婚不等于没其他女人,卡扎菲身边既有24小时不离身的护士情妇,又有随时随地献身的女子警卫队,卡扎菲整天滚在脂粉堆里,妻子要保持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只能装作看不见。

疯狗卡扎菲

卡扎菲独裁之后,一直是恐怖阵营的支持者和代表,届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愤然称他为「疯狗」。1986年4月15日凌晨,里根下令对支持和制造恐怖主义的卡扎菲发动斩首空袭,在轰炸中,卡扎菲东躲西藏,在军营中或者帐棚中过日子,他的一岁半私生女哈娜在官邸中被炸死,第六个儿子也受伤。

1989年6月,中共的六四屠杀又鼓舞了卡扎菲,12月他派两个利比亚特工去炸毁了一架从伦敦飞往纽约的泛美航空公司103号航班,这个空难导致了 243名的乘客死亡,地面上有11个居民死亡,因为飞机坠毁在苏格兰南部洛克比,所以叫洛克比空难。1993年卡扎菲在人证物证下才承认是他亲自下令的。于是遭到国际禁运制裁。

卡扎菲的七儿一女

除去私生女哈娜,卡扎菲的婚生子女一共有八个,大儿子穆罕默德是第一任妻子法蒂赫所生,其余的六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现任妻子萨菲亚所生。这八个孩子里,最低调的是老大和老八,最得宠的是老二和老六。

老大因为母亲遭遗弃而被迫低调,常年在德国社交圈吃喝玩乐的老八干脆连照片都没存档。老二赛夫是卡扎菲王朝的接班人,老六是卡扎菲精锐部队的指挥官。2011年3月19日(上周六),老六刚刚在首都被爱国飞行员的自杀式攻击给呜呼了。卡扎菲的「家族统治」内外交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老大 穆罕默德


老大穆罕默德
老大穆罕默德刚出生,父母就离异,他刚学说话时,就出现个后妈,而且后妈跟下猪崽一样,下了一个又一个。他在家里一直被轻视,尤其是常受比他小不了几岁的大弟弟赛夫欺负。所以穆罕默德从小就非常低调,谨言慎行,说话细声细气,甚至秘书需要把耳朵凑到他嘴边才能听清他说什么。后妈生的儿女在父母亲的宠爱下,一个个非常猖狂,不学无术、挥金如土。

穆罕默德在家里没有特权,只能把精力多用在读书上,不显山不露水的与弟妹较量。终于当卡扎菲需要发展电信业时,其他的孩子都坐不住,他被派上了用场,今年42岁的穆罕默德在家里说二不一,但作为为卡扎菲撑起电信业一片天的大儿子,身为利比亚邮电总公司董事会主席的穆罕默德在利比亚电信领域说一不二。

中共的《国际在线》2010年1月7日透露,卡扎菲独裁政权的电信业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建立的。报道说,「早在2006年9月,中国的中兴公司就为利比亚设计并安装、调试了先进的3G网络,当年便投入商用,成为北非地区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的3G网络,规模在非洲无出其右者。」

维基解密网站透露,穆罕默德还掌管着利比亚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在利比亚一家饮料公司拥有40%的股份。

老二 赛义夫-伊斯兰(又译赛夫)


老二赛义夫杀人不眨眼!
现年39岁的赛义夫是卡扎菲和第二任妻子萨菲亚所生的长子,被认为是利比亚唯一敢顶撞卡扎菲的人。

残暴的赛夫在家里十分得宠,掌握英语和德语,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到的博士学位,被揭发是抄袭而来。名义上他只是慈善机构的主管,但却是利比亚仅次于其父的第二号人物,被视为独裁统治的接班人。

卡扎菲制造了洛克比空难事件,遭到国际禁运制裁后,为了改变困境,赛义夫劝说父亲改变过去的形象,先是宣布放弃研发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放弃核计划,然后邀请英国首相布莱尔到利比亚访问,接着向洛克比空难家属作出高额赔偿。2006年赛义夫还宣布考虑对1980年代柏林夜总会爆炸案予以赔偿。

赛义夫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他说:「减少敌人,将敌人变成朋友,想要换取『和平』(独裁而不被消灭)可不是免费的。」

为接班做准备,赛义夫需要进一步美化自己,2008年,一向介入政治很深的赛义夫突然表面上退出政坛,只保留卡扎菲基金会主席的职务,专门从事「慈善活动」。甚至还放谣言说要与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老姐姐结婚。与美国联姻?不愧是吃二回软饭的卡扎菲的儿子。

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赛义夫言必称「要给予利比亚人民全部的自由」。西方认为,赛义夫的政治见解与父亲卡扎菲一向的反美观点相抵触。在改善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上,赛义夫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并对他替代卡扎菲执掌利比亚政权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觉。

直到利比亚人民受突尼斯和埃及茉莉花鼓舞,也起来要求独裁近42年的卡扎菲下台时,这种独裁政权和民主政权的「和谐」怪梦,才被残酷的事实打破。

2011年2月20日,面对要求其独裁父亲下台的利比亚人民,赛夫代表父亲出现在电视上,边挥舞着冲锋枪,边说要与人民「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狼戴着花头巾,一动不动还能撑一阵子,扑上去吃人时,那头巾非掉不可,这些年赛义夫投资了太多的人力财力,但一夕间全部付之东流。

老三 「足球痴」萨阿迪


老三萨阿迪是安全部队指挥官
比哥哥赛夫小一岁的萨阿迪,是个不肯认输但又球技很差的「足球痴」。1996年,当他所在球队将一记有争议的球攻进对方大门时,讨好卡扎菲的裁判判为有效,对方球迷激动提出抗议,并大声辱骂萨阿迪。横行霸道惯了的萨阿迪保镖竟然掏枪向对方球迷开火,导致多人死伤。

投胎到血腥独裁者的家真是一种悲哀,给这种家庭当保镖也是一种悲哀,欠钱不还都不行,更不要说欠命。

利比亚的钱就是卡扎菲的钱,就是卡扎菲家族的钱。为了圆自己的「足球大国梦」,利比亚足球协会主席、「阿勒利足球俱乐部」名誉主席萨阿迪,花重金聘请大名鼎鼎的马拉多纳、阿根廷前足球教练比拉尔多、短跑名将本-约翰逊等人当顾问或教练。但自己是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教练再棒也没有用。

但谁让萨阿迪是卡扎菲的儿子呢,所以这个阿拉伯利比亚国外投资公司的幕后老板,把所赚的钱都用来购买欧洲一些足球俱乐部的股份。投资听的见响、听不见响,都无所谓,钱在卡扎菲儿子的眼里,是个唾手即来的物件。

如果有人认为萨阿迪只是个小玩儿闹的纨裤子弟,那就大错特错了,萨阿迪还是一支安全部队的指挥官,在让人民流血这方面,并不比二哥赛夫手软。

老四 穆塔西姆-比拉


老四穆塔西姆是利比亚最大官上校!
现年34岁的穆塔西姆毕业于的黎波里法塔赫医学院,原本可以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职业医生,给卡扎菲家族积攒点阴德,后来在父亲的鼓动下,进埃及军事学院镀镀金,而不是就学,出来后军衔与他父亲一样是上校。自从上校卡扎菲独裁后,利比亚不允许军衔超过上校,也就是说,老四的职务顶到天儿了。

穆塔西姆是卡扎菲子女中唯一公开挂有政府官职的儿子,自2007年以来,一直领导着利比亚国家安全委员会。

老五「恶少」汉尼巴尔


老五汉尼巴尔是国际级恶少!
老五汉尼巴尔很少公开露面,但却因暴力丑闻,一再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1年8月,在意大利罗马的希尔顿酒店,汉尼巴尔与意大利警察发生争执,并用灭火器喷向对方。

2005 年,汉尼巴尔在巴黎旅馆中殴打其当时怀孕8个月的女友,被判处4个月缓刑监禁,并被处以790美元罚款。

2008年7月,汉尼巴尔和名模妻子因被指控用皮带和衣架殴打两名仆人,在瑞士日内瓦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被捕。卡扎菲甚至口出狂言,称瑞士应该被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肢解」。

消息传到利比亚,卡扎菲女儿阿伊莎不满瑞士警方对她兄弟执法,要求父亲报复,对瑞士采取经济制裁。随后,卡扎菲决定不再向瑞士提供石油供应,取走其在瑞士银行的巨额存款,关闭瑞士公司……直到瑞士方面紧急派外交使团前往利比亚向卡扎菲做解释,才算收场。

2009年,汉尼巴尔夫妇二人去英国欢度圣诞节,在入住伦敦最豪华的克拉里奇酒店时,他竟然重拳把妻子鼻梁打得骨折、满面鲜血,不得不送医救治。

老六 赫米斯(哈米斯)


杀戮人民的老六赫米斯被自己部下处死!
老六赫米斯,曾在俄罗斯受过培训,是父亲非常倚重的儿子,任特种兵(32营)司令,统率着父亲最信任的特种兵部队。在此次保卫独裁政权的战斗中,他是保卫首都的黎波里和抢复失地班加西城市的重要指挥官。

中共认为,现在,卡扎菲集团能维持多久,就看赫米斯的了。

但赫米斯真应了「躲的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老话。1986年4月,3岁的赫米斯在美国的斩首空袭中受伤。今年3月19日,他自作孽不能活,28岁死都死的臭名远扬。

3月17日联合国下了禁飞令,但28岁的赫米斯依然命令战机去班加西轰炸、屠杀平民。执行此任务的飞行员不愿意屠杀自己的同胞,于是突然掉转机头,以自杀方式一头撞进卡扎菲的儿子和亲戚们待的「Bab al- Azizia」军营。

遭到严重撞击的飞机顿时起火爆炸。卡扎菲的一些亲戚死于大面积烧伤,受到致命撞击和严重烧伤的赫米斯,送进医院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咽气了。至于卡扎菲本人躲到哪里去了,还是也受了重伤,尚无消息。报道说,自从那次内部人自杀式攻击后,卡扎菲一直没有露面,他只是通过广播传送自己的声音。

老七 阿伊莎-卡扎菲


忌善如仇的老七阿伊莎-卡扎菲!
缺德少德的阿伊莎在镜头前多是笑容可鞠,但心狠手辣这一点最像父亲,所以深得卡扎菲的宠爱。她在本国大学混个博士学位,拿到律师执照,然后主动跑到伊拉克去,替父亲的好朋友萨达姆做辩护律师,一时间淹没在伊拉克人民的口水里。

卡扎菲解散了国家的一切政府机构,美其名曰「一切权力归人民」,但他统治了近42年,利比亚人民发现自己的生活还不如前国王伊德里斯统治时期过的好,国家成了卡扎菲的家庭作坊,卡扎菲家族的荷包越来越鼓,而人民却越来越穷,于是连卡扎菲所在部族都蔓延着不满情绪。为了拢络人心,阿伊莎嫁给了同一部族出身的特种部队军官,但夫妻感情并不好,在家中形同路人。阿伊莎常借帮其父打点酒店业,多少天不归。

老八 赛义夫-阿拉伯 (Saif al-arab-Gaddafi)


老八赛义夫吃喝玩乐在德国。

他是卡扎菲最没有名气的一个儿子,和杀人成瘾的哥哥们相比,他既没好名也算不上有恶名。据说现在住在德国慕尼黑,他的生活乐趣就是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各种聚会上。

卡扎菲的「人民主掌政权」

独裁者没有一个不大贪大腐的。

利比亚茉莉花运动开展以来,国际媒体对卡扎菲家族掌握的资产进行了报道。资料显示,到底卡扎菲家族拥有多少巨额资产无法估计。仅美国查封的卡扎菲家族资产就达到300亿美元,卡扎菲家族在伦敦西区拥有的房产达到4.55亿美元,这些资产仅仅是冰山一角。

卡扎菲篡夺政权后,只许利比亚有一个政党,就是卡扎菲的「革命统一战线」党。他口口声声讲人民主掌政权,但他假「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把国家所有机构全部都撤销,部长都是他的「助手」,都是他的「秘书」,他既当三军总司令,又当议会的总理,又是革命领袖……所有的活儿他一个人都包了!

卡扎菲必须被处死,而不是下台

卡扎菲一个人掌握国家所有的权力。卡扎菲就是利比亚,利比亚就是卡扎菲。

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当人民呼吁他下台时,他就用飞机、坦克车和重型炮弹对话,他儿子们指挥着军队朝反抗军所在的城市疯狂轰炸,谁不让他家独裁,他们就要谁的命!

血已经流的够多的了,从2月份到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利比亚进行空中管制止,卡扎菲没有放下屠刀,现在又过了近一周,卡扎菲还是没有放下屠刀,他还在继续杀戮要求人权和自由的同胞!

现在,光提出让卡扎菲下台是不行啦,那个时辰过去了,他和他的屠杀人民的儿子们必须作为战争罪犯受审,并且必须被处死!△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70,593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