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一场惨绝人寰的的种族灭绝(图)
中国在1958~1962年由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估计造成4,500百万人死亡。世界上还未将这个运动与希特勒及史达林的种族灭绝连结在一起,但是,根据最近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历史学家法兰克.帝克德(Frank Dikotter)所著作的《毛泽东制造的大饥荒》(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62)这本新书,中共不只引起这场灾害,更把灾害加剧为“胁迫、恐怖、系统性的暴力”。 新史料出炉 《新闻周刊》刊载Isaac Stone Fish对本书的书评表示,帝克德使用最近发布之丰富的材料,包括农夫的信件、工厂工作条件的调查及中共自己的报告,指出在疯狂的大跃进中,至少有250万个受害者是被折磨致死或草率被杀害。 伦敦大学历史学家法兰克-帝克德在《毛泽东制造的大饥荒》的新书中指出,中共不只引起这场灾害,更把灾害加剧为“胁迫、恐怖、系统性的暴力”。 图为《毛泽东制造的大饥荒》新书封面。(网络图片) 即使在今天,中共依然把大跃进描述为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运动,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的天堂,而不是导致粮食短缺的运动。 第一本以英文描述大饥荒的书是1996年出版的《饥饿的鬼》(Hungry Ghosts)。作者贝克(Jasper Becker)在书中曾经说过:“历史学家严重低估中国共产党统治所进行的暴力。”当时很多人并不相信书中所描述的恐怖事实。如今,德克帝的书足以证明贝克所言不虚。 暴政加剧死亡人数 尽管“大跃进”的三年并未发生任何的自然灾害,但是,中国人却把这个年代称为“三年的自然灾害”。帝克德的书与其他对于大跃进的研究之不同之处在于:这本书强调共产党的暴力加剧死亡人数。 当司法制度崩溃之际,地方领导者送出好几百万人到劳改营。帝克德写道:“一个野蛮的政权,再加上遍野饥荒,使得每四或五个坐牢的人就有一个被掩埋。”劳改营中每年的死亡率在4~30%之间。 帝克德谴责共产党扑杀弱势者和孤苦无依的人。他写到:“领导者歌颂暴力行为,并习惯于大量生命的死亡。所有的人都有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识型态。”帝克德指出,1959年在上海会议上,毛命令国家工作人员强行征收三分之一的稻谷收获,以供出口并供应城市粮食。毛说:“只要你不夺取超过三分之一的粮食,人们就不会暴动。”他的总理周恩来,为了支付像钢厂、水泥窑、玻璃工厂、炼油厂等的成本而无情地征用更多的粮食,出售到外国换取金钱。于是,出口增加了,中国稻米成为东德的主食,而中国全国的农民只得吃树皮。 帝克德书中描述他与一位中国研究者见面,这个人带来了一些大跃进时期的恐怖照片,照片里面有一个小孩的尸体已被拆解、切碎并放入锅子里。 在一个访谈中,帝克德表示书的标题叫做“饥荒”,但“饥荒”这个名词远不足以形容真实的状况,应该要称为“种族灭绝”。 尽管大跃进这三年并未发生任何的自然灾害,但是,中共却把这个年代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图为一九六二年,非法逃入香港的中国饥民乞求食物。 饥饿作为惩罚人民的武器 英国《卫报》Jonathan Fenby的书评认为,虽然死亡数字是惊人的,但是统计出的死亡人数只是这本书说出的故事之一部分而已。作者以发掘纪录的方式,提供这场毛泽东发动的灾难的细节。当领导者说出要“扩大集体农场”以及一个涉及数百万人强迫劳动的大计划之际,恐怖的事件就越来越多了。 饥饿被用来作为惩罚的武器,用来处罚那些无法跟上工作要求之人,使用极端暴力也成为常态。司法系统已经报废了。 这本书还提出了中苏分裂、毛对于人民共和国的野心,以及默许大多数周围的人胡作非为,直到为时已晚等问题。 毛泽东始作俑者 最后总是必须有人出来对抗领导者。当中国陷入灾难之际,这个政权排名第二的刘少奇访问家乡时,为他所见到的状况而惊愕,因而刘少奇强迫主席改变计划。但是四年之后,毛泽东接着又推行文化大革命,其中最突出的受害者就是刘少奇。红卫兵对刘不不追逼,甚至不让他使用任何药物治病,直到1969年刘死亡为止,且以假名把他火化掉。 “文化大革命”广为人知,但“大跃进”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经历过这两个事件之后,更不必说北京1989年6月4日天安门的大屠杀。今天,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毛泽东70%是好的,只有30%是坏的这种想法。因此,今天“伟大舵手”的脸仍然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且国家钞票上仍有毛的人像 。 虽然一些中国大陆的历史学家已经勇敢地钻研了这段时间的历史,但是,对于今天中共的领导者来说,承认这个事实仍然是个麻烦。一个简单的理由是﹕毛是这个建立在1949年政权的第一个帝王,而他们都是毛的继承者。 转自《新纪元周刊》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