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冥冥之中有定數:神龍與韋丹
 
【人民報消息】唐朝江西觀察使韋丹,年近四十科舉不中。曾騎着跛驢到洛陽中橋。正好看見有個打漁人捉到一隻大黿,有幾尺長,放在橋上,那隻黿只有微弱的喘息呼吸,快要死了。很多人圍觀,要買了回去做菜吃,唯獨韋丹憐憫它。問漁人黿值多少錢。漁人說:「給我二千錢我就賣給你。」當時天氣寒冷,韋丹只有隨身的衣褲,沒有什麼可當的。於是他就用騎的驢換了那隻黿,得到以後馬上就放生了。

沒了驢,韋丹只好徒步而去。那時有個胡蘆先生,人們不知道他從什麼地方來,行動遲緩奇怪。但他會占卜,料事如神。過了幾天,韋丹去算命,胡蘆先生倒穿着鞋在門前迎接,很高興地對韋丹說:「翹首而望好幾天了,爲什麼來得這晚?」韋丹說:「我這次來拜見你,是求你給我算命。」胡蘆先生說:「我的朋友元長史,提起你的美德來不容我插嘴。他誠懇託我認識你,咱們一塊兒去吧。」韋丹思慮了半天,在自己知道的人裏面,從來也沒有聽說過有這麼一個元長史。他就說:「先生錯了,只給我算算命運就行了。」胡蘆先生說:「我哪裏知道?您的福壽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元公就是我的師傅,去了當然就能知道詳情。」

韋丹就和胡蘆先生柱着柺杖到通利坊去,道路曲折,街巷幽靜,見到一個小門,胡蘆先生就敲門。一頓飯的工夫,有人答應,開門請他們進去。走了幾十步,又進了一個板門,再走十多步,才看見大門。建築宏偉壯麗,是模仿公侯的家院建造的。然後又有幾個丫環,都美麗非凡。她們先出來迎客,客廳陳設新鮮華麗,異香滿室。

不一會兒,有一個老人,鬚眉銀白,身長七尺,粗布大衣,奇特的帶子。隨兩個青衣出來,自稱叫元濬之。向韋丹大禮先拜。韋丹很驚慌。急忙向前拜禮說:「我是個貧賤的書生,沒想到老人過於看重,我到現在也不明白。」老人說:「老夫就要死去的命。被君所救。這麼大的恩德,難道還不應該酬謝報答嗎?講仁義的人不把這事放在心上。然而受恩的人就想要用死來報效了。」

韋丹一下子明白了,知道他就是黿,然而始終沒有明白說出來。於是老人準備了珍奇的飯菜,流連了一整天,到了傍晚,韋丹要告辭回去,老人就從懷裏拿出一卷文字,送給韋丹說:「我知道你要問命運如何,所以我到天曹去記錄了你一生的官祿和行止的地方,就算是報答吧!這裏的有和無,都是你的命運決定的,貴在預先知道就是了。」又對胡蘆先生說:「最好借給我五千文錢,用來給韋君改換一個坐騎,早日決定西行是我的願望啊。」

韋丹拜了兩拜而去。第二天,胡蘆先生裝了五十緡錢來到旅館,作爲救濟。那捲文書上寫着,明年五月中舉,又某年平判進入登科之列、受咸陽縣尉。又過一年進朝廷,作某官,象這樣歷任官階有十七次,都有年月爲記,最後調任江西觀察使,官銜到御史大夫。到最後三年,廳前的皂莢樹開花,應當是調任改官北歸了,以後再就沒有寫什麼了。

韋丹平常象寶貝一樣帶着它。自從科舉考中後,一直到江西任觀察使,每次被授一官,日月時間沒有差錯。洪州刺史廳堂前面,有一株皂莢樹,年深日久了。民間傳說:此樹開花,地主大憂。元和第八年,韋丹在位,有一天早晨皂莢樹忽然開花了,韋丹於是辭去官職,在回家的中途就死了。當初韋丹遇到元長史,很覺怪異,以後每次經過東路,就到舊居去尋訪,但總也尋訪不到。到胡蘆先生那兒去問,先生說:「那是神龍呀,變化無常,怎麼能找到呢?」韋丹說:「如果是那樣,怎麼能有中橋之禍呢?」胡蘆先生說:「遭遇困難險惡,凡人和聖人,神龍和最小的動物,都是不能避免的,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出自《河東記 》)

(正見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2/12/3448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