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咧嘴笑聽南腔北調:新唐人晚會後臺花絮
 
作者:菲菲
 
【人民報消息】在世界7個城市的新年晚會隨着紐約專場圓滿結束,新唐人電視臺對各地晚會進行了後期編輯。不同長度的精華版,送到幾十家電視頻道播出,緊接着將要推出晚會VCD和DVD。

第一批節目送出去之後,工作人員的速度開始慢下來。節目主任很不高興,怎麼這幫人到最後一分鐘才交活?

偶爾推開編輯室的門一看,那個編輯正揮舞着手臂,「怒髮衝冠」 學關貴敏的《滿江紅》。

機器24小時不停轉,風扇也降不下熱度。編輯臺前,過道里,演播室內,工作人員哼着不同的調子,與電視晚會的聲音遙相呼應。婉轉清麗的《思故國》蕩氣迴腸,鏗鏘有力的<梅花>振奮精神, 號角一般雄渾的Christian Bischoff,熱情高漲,絲絲縷縷的《蓮花頌》,沁入心扉。鼓樂聲聲,不絕於耳,南腔北調,此起彼伏。

一個臺灣小夥子,對白雪的《思故國》情有獨鍾,一副陶醉的樣子,一遍一遍地聽,搖頭晃腦跟着學,還問:這支歌怎麼這麼好聽,這不是一般人寫的。他唱越劇找不着譜兒,又拔不上白雪的高音,但是卻跑到別的工作室,唱給同事們聽,結果大家聽了以後都不再想睡覺了,怕打個盹兒會做惡夢。

一個女生原本聽過《蓮花頌》的中文版,沒想到英文填詞別有風味,於是改用英文不停地唱。在廚房洗碗也還在唱,趁着高興,把大家的杯子都拿過來洗。

去年晚會也有類似效果。在美國長大的一位編輯發了許多願,剪輯戚曉春的二胡節目《春》,她說,我要學二胡。剪輯美國芭蕾舞團的大雙人舞《胡桃夾子》之後,她又說,我要學芭蕾。

幾十小時連軸轉,工作人員爲什麼能夠支撐下來呢?八仙過海,他們各自有一套法寶。優美的藝術,讓每個沉浸其中的分子都快樂無比。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2/11/3446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