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工人階級該清醒了──「五一黃金週」 對勞動者節日的扭曲 (圖)
 
作者:韓東方
 
【人民報消息】五月一日是全世界勞動者顯示團結、提出訴求的日子,更是全世界勞工紀念二百多年來爲勞工運動而獻身的兄弟姐妹們的日子。但在中國,近年來五一節卻被扭曲成了所謂的「五一黃金週」。各地報紙、電視每到五一前夕,除了不斷傳播長假期消費帶動經濟增長的資訊之外,根本見不到有關工人權益保障的支言片語。每年必有的《人民日報》五一社論必會例行提到中國工人階級,今年《人民日報》社論的題目是《工人偉大,勞動光榮》。開篇第一句話便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羣衆滿懷喜悅地迎來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社論還提到全國總工會在五一前,授與412個集體1017名個人五一勞動獎章,獎狀。同時,社論又老調重彈,指出工會組織要自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職能,充分發揮黨聯繫職工羣衆的橋樑紐帶作用。社論最後更強調:各級黨委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工會工作的領導,更好的發揮工會在做好黨的羣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對於各地傳媒有關五一黃金週消費的大肆渲染和報道,我們可以噗之以鼻,因爲中國工人自己最知道自己口袋裏到底有多少錢可以用來湊黃金週的消費熱鬧。但是對於《人民日報》五一社論特意營造出的的有關中國工人階級現實地位的虛假印象,我們則不能不說幾句。工人偉大,勞動光榮這沒錯,但是今日的中國工人,無論是在外資企業還是在私營企業;無論是在國有企業還是在被私有化了的原國有企業;在各式各樣的僱主們面前有幾個工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偉大呢?而對於今日的中國工人來說,廉價的勞動連裹腹謀生都很難做到,哪來的勞動光榮呢?在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羣衆當中又有多少人是滿懷喜悅地迎五一呢?其實社論中有關勞動獎章和工會職責所帶出的資訊才是真實的:即中國工人的命運就是要不計報酬地爲國家、爲企業奉獻。中國工會的職責就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毒化中國工人對工會的認識,確保中國工人永遠不會對自己組織工會感興趣。

在現實中,中華全國總工會爲黨所做的這項工作到是異常成功。就在五一勞動節前夕,4 月30日早晨7點多,發生在山西省隰縣梁家河煤礦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名礦工遇難。事故發生後,從臨汾市到隰縣兩級工會都充分表現了跟黨所保持的高度一致。在電話裏臨汾市總工會表示:負責安全生産工作的工會幹部到省裏開勞模表彰大會去了。事故發生後整整一天了都還沒有回來。而工會即不知道出事礦井屬於什麼性質的礦井,又不知道這家煤礦有沒有建立工會,但確肯定工會參與了煤礦的安全監察工作,而隰縣工會更加直接了當,工會幹部在電話裏坦言:發生事故的頭天晚上,工會舉辦的慶祝五一晚會一直鬧到次日凌晨1點多鍾才結束,以至於事故發生後10個多小時,工會仍沒有安排出人員到事故現場。五一節對於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級組織來說,除了舉辦勞模表彰大會引導工人不計報酬地奉獻,便是舉辦卡拉OK、藍球比賽,把五一節變成娛樂節。山西臨汾出了這麼大的煤礦事故,一下子死了36名礦工,但工會卻連裝模作樣走過場都不做。試問工人面對這樣的工會,怎麼還會有組織工會的願望呢?怎麼還會相信工會是維護工人權利的呢?

而事實上50多年來,中華全國總工會就是這樣在黨的領導下成功地破壞了工會在工人心目中的形象。面對欺騙和愚弄,中國工人階級該清醒了。我們必須明白五一不是什麼消費黃金週,而是紀念工人運動先驅,發出工人階級團結聲音的日子。中國工人不需要別人強加在我們頭上的偉大和光榮。我們要靠自己的團結抗爭才有可能做有尊嚴的人。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5/7/3103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