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內幕 › 文章: |
爲了江澤民 三峽要再交1600億元學費 ?
據悉,近期三峽辦提出一個《小江引水方案》,即利用三峽的電能抽長江水400多米,調水150億立方米通過400多公里的隧洞和渠道,跨過漢江入渭河,在潼關進黃河下游。明爲引江濟黃,促進黃河治理開發,實則爲掩蓋失誤,逃避責任,讓全國人民代交學費。 衆所周知,早在三峽論證之初,就有多數專家指出,三峽運用水位過高,規模過大,移民甚衆,建議庫水位由175米降到150米,少發電,少移民,少淹沒。當時,設計方「全面、充分論證了175米方案的必要性」通過了審查,信誓旦旦的保證三峽的電可以全部賣出去,投資很快就能收回。可是餘音尚未落地,三峽一期工程還在興建,三峽的建設者就開始爲三峽的電量發愁了。於是乎,想出了一個即可掩蓋失誤,又可爲臉面增光,可謂「兩全其美」的歪招,即上面所說的小江調水方案。一方面使三峽的電有了出路(抽水耗電),另一方面又落得個解決黃河水資源不足的美名。表面一看,似乎有理,認真一想,一廂情願,用心良苦。 小江引水方案真是如其所說的兩全其美嗎?在長江水利委員會編制的《南水北調中線規劃修訂報告》中,對小江引水方案有如下評價: 1、工程艱鉅。方案需建輸水隧洞300公里,按其調水量需10米洞徑的隧洞3條,隧洞總長大900多公里,尤其是穿越秦嶺的隧洞長達115公里不能分段。在小江泵站揚程400米,流量達600秒立方米,總裝機容量330萬千瓦,如此高水頭、大流量抽水機組國內外尚屬罕見,另外,跨漢江高156米的渡槽,也十分艱鉅。 3、運行費高。僅抽水年耗電量達185億度,一年所需電費達92億元,加上三峽、葛洲壩損失的38億度電賠償,年需100多億元。 那麼,水到黃河後,真有那麼大的效益嗎?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專家介紹,存在以下問題。 1、不能解決黃河上中游缺水問題。黃河真正缺水地區在潼關以的上中游,而小江引水在潼關入黃,水量雖大,但供不上去,不解遠渴。由於黃河上中游由於泥沙和生態環境問題,必須保持河道一定的水量,中游不能吃幹喝淨,也不管下游用不用,必須有相當的水量通過中游進入下游入海,也就是說,上中下游的水量難以置換和替代。 2、不能替代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西線工程從河源地區入黃河,是黃河上中游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還擔負着河西走廊等內陸河的供水任務,是西北地區水資源統一優化配置的戰略性工程,這些作用,是位置較低的小江引水所無法替代的。 3、解決渭河缺水不如引洮入渭工程。小江引水充其量只能部分解決渭河的缺水問題,因小江入渭河的工程在400米左右,而渭河缺水主要在500米左右的塬地,還需要二次抽水。並且與引洮入渭工程相比工程規模也太大。引洮入渭工程利用甘肅引洮工程的九甸峽水庫,僅需一條40公里的隧洞便可引水到渭河,高程在700米左右,可自流用水。 由此看來,小江引水工程十分艱鉅,入黃河又無甚很大的作用,始作甬者的用心昭然若揭,爲掩蓋自己的失誤,不惜讓全國人民再交1600億元的學費,另外,每年還要再掏100億元,只能去衝黃河下游有限的泥沙,而他們可以在帳面上實現盈利。本來全國人民已在勒緊褲帶在電費中爲三峽集資,難道還要以全國人民帶人受過無止休的將學費交到何時。始作甬者應懸崖勒馬,不要以爲人民都是「愚氓」,自己可愛怎麼招就怎麼招! 如果中共政府真的爲人民着想,就把75米將到150米,一者,可以減少移民,避免幾十萬移民背井離鄉;二者,全國人民可以少掏點腰包,這才是真正的兩全其美之策。 說江澤民是中華民族的災星,一點也沒錯! (作者不詳)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