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徐匡迪突然辭職 大陸媒體低調處理
 
【人民報消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七日下午通過上海市長徐匡迪的請辭案,引起海外人士的高度關注,不過8日大陸主要媒體對此一訊息並未做特別處理,據稱此事被認爲僅屬中共十六大前正常的人事調動,並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紐約時報說,很有威望的上海市長突然辭職,接受在北京學術機構的任職,這一看來是個降職的任命令上海居民和外國商界震驚。沒有醜聞或者馬基雅弗裏理論(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理論)可以解釋徐匡迪的職務變動。

美聯社說,在今年亞太經濟合作高峰會上,美國總統布什曾經讚揚上海現任官員的領導。徐匡迪也在那次會議上會見了微軟公司的蓋茨,宣佈雙方建立合資企業。

《紐約時報》指出,上海最高官職都是通向中國高層的階梯:現任共產黨總書記江澤民和總理朱鎔基都擔任過上海市長,而今年六十三歲、在中國領導人中還算年輕的徐匡迪本來仕途看好。

朱鎔基提攜的徐匡迪由於將一個陳舊的工業城變成中國的櫥窗城市、建立世界級的建築、超現代化城市附屬設施,包括正在建設的磁懸浮列車,因而受到幾乎是一致讚揚。在他的政府領導下,上海吸引大批最大的跨國公司投資,包括德國大衆汽車和美國通用汽車。他也幫助吸引臺灣投資,加快海峽兩岸經濟一體化,幫助穩定亞洲最危險的熱點。

但西方常駐上海的外交官說,更像技術官僚而不是政客的徐匡迪最近表示重返學術界的興趣,而在十年前受到朱鎔基提拔之前他就是在學術界任職。

在成功舉辦亞太經濟合作高峰會之後不久,徐匡迪的突然離職可能是江澤民爲在二零零二年共產黨舉行十六大之前保護自己的政治遺產而做出的人事調整之一。

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說,學者出身的徐匡迪作風一向開明,受到不少境外人士與媒體的肯定,因此8日「突然」傳出徐匡迪辭去上海市長的消息時,不少境外人士都趕到相當驚訝。對於官場的人士更動,多數中共官員與學者均相當低調,不願輕易發表任何意見。

但據指稱,這項人事案是中共中央早就做成的決定,並非「突然」發佈。本月二日,上海當地媒體──「解放日報」在一則關於上海市委、市政府傳達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報導中,即是由陳良宇(前上海市常務副市長、現接任上海市代市長)與上海市委書記黃菊共同傳達江澤民與朱鎔基重要講話,這種安排即是對外界的預告。不過這種指稱解釋得實在令人感覺勉強。

有上海的外籍記者認爲,徐匡迪與黃菊之間存在矛盾是衆所周知的。一般認爲,徐匡迪背後的靠山是朱鎔基,但黃菊則跟江澤民相當親近。因此,即便外界對徐匡迪的評價不差,但他要再更上一層樓接任上海市委書記並不太可能,不過徐匡迪從上海市長退下來後,只給個工程院黨組書記也不是最好的安排。

由於中共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將於明年三月召開,近期大陸各省市領導的人事變動十分頻繁,因此對於這項人事更動,昨天大陸主要媒體都只做小篇幅的報導,大都是與深圳市委書記、河北省委書記等省市領導的調動消息一起處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11/1765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