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有誰記得抗戰時期延安的大明星吳滿有?
 
佚名
 
【人民報消息】在中共的革命中,有著難以計數的模範和典型。他們原先多半是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因爲政治需要而被中共看中,身不由己地經歷了浮沉榮辱。他們的命運和悲喜,往往比那些大人物的榮枯更能反映出中共的流氓本質。半個多世紀以前,陝北有個名叫吳滿有的莊稼漢,就是這一個曾經大紅大紫,卻終於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吳滿有本是窮光蛋,在土地革命中分到一塊地。在他那個時代,有很多痞子和無賴趁革命的機會打家劫舍,或者參加革命吃公家飯,但吳滿有不同,他是個精明能幹的好把式,農閒時從不窩在炕上抽旱菸,而是外出販鹽做買賣,於是發了家,僱了工,成爲新富農。他對共產黨十分感恩,交的公糧比別人都多。還帶領村裏的鄉親一起發家致富。當時延安經濟困難,共產黨正需要這樣的勞動模範,於是便給了他未曾想到的榮譽,當上勞模,入了黨。解放日報發表了題爲"開展吳滿有運動"的社論,說"吳滿有的方向,就是邊區全體農民的方向"。爲了進一步樹典型,延安電影廠甚至爲他拍了紀錄片。吳滿有就這樣從一個普通農民變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然而,1946年內戰爆發後,國民黨軍隊佔領了延安,吳滿有來不及撤退,成了國軍的俘虜。當國民黨了解了吳滿有的底細後,馬上看中了他的宣傳價值,把他當作寶貝送到南京。在威逼利誘之下,吳滿有從共產黨的勞動模範變成了國民黨的宣傳工具,在電臺上發表了反共演說。這種轉變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吳滿有骨子裏不過是個老實把交的陝北農民,對政治並沒有特殊的興趣,更沒有什麼遠大的革命聯想和堅定的政治信念,不過是共產黨爲了自己的需要而把他捧成那麼一個模範吧了。然而,他的叛變顯然讓共產黨下不了臺,從那以後,一個本來可以成爲共產黨用來改造農民的大名鼎鼎的模範人物,從大陸官方的歷史書中不留一絲痕跡地消失了。

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吳滿有的故事,更沒有多少人了解他後來的命運。但人們可以猜想,一旦事過境遷,對於國民黨來說吳滿有也不會再有宣傳價值,在逃往臺灣的飛機上是不會有他的一席之地的。而如果回到家鄉,則逃不了被當作叛徒公審,其下場可想而知。即使從輕發發落,僥倖留得一命,往後的政治運動對他也次次都是鬼門關。茫茫中國,哪裏是這個普通莊稼漢的容身之地呢

從吳滿有的故事中,人們可以聯想到從吳滿有的時代開始直到現在,許許多多小人物由於政治需要在一夜之間變爲典型,甚至坐上直升飛機登上高位。例如文革中江南農村有個農婦,她大字不識一籮,卻能背誦毛澤東的老三篇和林彪爲毛主席語錄寫的再版前言,於是在個人崇拜的熱潮中被捧爲模範,在全國各地巡迴演說。但在林彪垮後她又被請進了學習班,要她說清楚許多她根本就搞不清楚的政治瓜葛。

有句話叫做"你不關心政治,政治會來關心你"。這其實是一黨專制統治下千千萬萬普通人命運的寫照。比如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吳芹芳,本來應該在家享受天年,可是因着江澤民的需要,被黨喉舌「隆重」請出來,在電視上、報紙上證實一件荒唐事:在1953年美國實驗室還沒發明出催產素之前就已經用上了催產素給人接生……在一個流氓黨統帥一切的時代中,做一個不倒的名人雖然難,但做一個本分的小民也不容易。一個農民多打了幾擔糧,一個工人多幹了幾個定額,一個廚師菜做得好,一個歌星歌唱得好,或者一個澡堂裏的修腳工多修了幾雙腳,在黨的眼裏都會有政治意義。他們可能因爲一時的政治需要而糊里糊塗地被捧上青雲,登上報紙的頭條,象個木偶一樣被牽到各種場合亮相,做現身說法,然後又在糊里糊塗中從青雲跌落,成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從此用自己的餘生去慢慢消受捲入政治的苦果。

中國人形容世事難料時,常說造化弄人。但從吳滿有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是造化弄人,而是流氓政治需要和政治鬥爭對普通人命運的隨意擺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17/1709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