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外交界的「紅衛兵」-- 江澤民的得意奴才李肇星被撤換內幕
 
高凡
 
【人民報訊】中共駐美國大使李肇星被撤換,成爲美國外交圈的一條新聞,因爲這位被人稱爲「紅衛兵」的中共外交官終於離開華盛頓,令美國國會、國務院以及新聞界都似乎鬆了一口氣,因爲和他打交道,人們感到很累,很煩。李肇星以粗魯、蠻橫、無知在美國朝野著稱,大陸旅美學人稱他爲「二十世紀的李鴻章」,因爲這位「李大使」和當年那位出洋考察時出盡洋相的清朝大臣一樣,和現代文明社會形同隔世。美國媒體報導,中共將派外交部副部長楊潔篪接替李肇星。《洛杉磯時報》駐華府外交評論專欄作家、研究中美關係的專着《大轉向》的作者孟傑慕(James H. Mann)對此發表評論說,中共派出楊潔篪,是派出一位「有文化」的外交官,言外之意,早該撤換李肇星這位「大老粗」了。雖然美中關係時有摩擦,但即使是毛時代意識形態最濃的時候,中國駐美大使,也沒有像李肇星這樣不受歡迎。李肇星在擔任駐美大使這幾年中,多次在公開場合作風彪悍、言語粗野,而讓美國人以及在美華人生厭。

言語粗野,羞辱女國務卿

李肇星在美國第一次「肇事」,是他和美國國務卿奧布萊特在一次同臺演講時,竟直接指責奧布萊特。奧布萊特不僅是美國國務卿,還是位女性,在美國特別強調尊敬女性的文化背景下,「李大使」的行爲被普遍視爲「粗野」,因爲即使在美國激烈的競選時,也不會有男性參選者敢公開嘲諷女性對手,更不要說在大學演講臺上公開羞辱女性。而且李肇星到美國赴任時,奧布萊特曾親自到機場接他,而「李大使」如此沒有人情味,如此不顧基本外交禮節,連一些中國留學生都看不下去,撰文嘲罵李肇星是「肇事」的「剋星」,「丟盡中國人的臉」。

李肇星的第二次「肇事」是在北約誤炸中國駐南使館事件時,接受美國公共電視臺(PBS)訪問時出醜。李肇星在電視上根本不像個外交官,簡直像個「紅衛兵」,不僅強詞奪理,而且表情氣急敗壞,不斷用手指頭指着美國電視主播嘶喊:你們美國要負責,你們要徹底調查……。完全把美國的電視臺當成美國政府。而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美國的媒體是私營的,不屬於政府,更不代表政府。而李肇星連這點常識都沒有,把人家的電視當成了中國的《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而且這位「李大使」手指着電視主播,用生硬的英文一口一個「你們美國」地指責,只能強化美國觀衆對中國人的負面印象,那種在電視上用手指頭指着人家鼻子說話的兇相,讓美國觀衆無法接受,因爲美國的官員們上電視,誰也不敢這樣放肆,如果敢這樣,得被媒體罵死,不僅自損形象,而且還會連累政府本身。這樣粗野的行爲在美國這種文化和文明的社會中實爲罕見。

到處「戰鬥」,不懂常識

李肇星作爲外交官沒有明白一個基本常識,他有機會到電視上直接對美國民衆說話,應該表現得有外交官的修養和禮貌,以軟性訴求,贏得美國民心,這樣才對北京有益;而不是展示他的紅衛兵式的戰鬥性,贏得中南海老人的歡心。幾年前海灣戰爭時,美國電視上曾多次播出對伊拉克駐聯合國大使的採訪,即使當時美國正在轟炸伊拉克,伊拉克的大使也完全沒有像李肇星這樣指着美國電視主播的鼻子大喊大罵,而是彬彬有禮地陳述伊拉克政府的觀點,批評美國的海灣政策。因爲作爲外交官,伊拉克大使有基本常識,他在美國電視上不是要做給伊拉克總統看,而是要做給美國觀衆看,最大限度地利用這個機會爭取美國民衆。同樣是在北約轟炸南斯拉夫時,美國公共電視臺採訪了南斯拉夫駐聯合國大使,以及南國外長。兩位南國外交官雖然一直爲南斯拉夫的種族清洗政策強詞奪理地辯解,但從始至終都面帶微笑,且語氣平和,雖然電視主播的提問都非常尖刻,但他們都從沒有中國「李大使」那種滿臉階級鬥爭。

嘲罵美議員是「小學生」

李肇星第叄次「肇事」是公開羞辱美國國會領袖。去年二月初,由於中共對臺軍事威脅增高,美國衆議院以叄百四十一票對七十票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臺灣安全加強法案」,強調遏阻中共對臺動武。中共駐美公使劉曉明首先對此發難,在使館內召開記者會嘲諷說,多數美國衆議員對中國的了解只達到「小學程度」,即使是投票反對「臺安法」的衆議員,也只達「高中程度」;並警告美國國會說,如果這項法案在參院也獲得通過,其後果將比李登輝訪問美國母校康奈爾那次更爲嚴重。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赫姆斯(Jesse Helms)是「臺安法」的提案人,針對劉曉明這番話,他致函李肇星要求澄清:李登輝訪美後,中共在臺海飛彈演習威脅臺灣,這次劉的談話是否意味「臺安法」被通過,中共就要「對臺動武」。李肇星隨即回函,沒有正面答覆,卻挖苦說,「連小學生都知道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但很多從政者似乎不知道這個事實」,暗指赫姆斯連小學生都不如。最令人吃驚的是,李肇星竟直接貶損赫姆斯:「稱臺灣爲『中華民國』,稱臺灣的領導人爲『總統』,說你『無知』或『欠缺知識』,是給你面子了」。而李肇星竟然有膽量把這樣粗野、荒唐的回函以及赫姆斯來信一併交給了美國大報《華盛頓時報》公開發表,一下子在華盛頓外交界引起議論紛紛。因爲即使在冷戰時期,原蘇聯等美國宿敵國家的外交官,也沒有誰這樣不顧外交禮節,直接攻擊謾罵美國國會議員的,而且赫姆斯是重量級的議員,他一直擔任權力很大的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李肇星要求美國議員像北京一樣把臺灣稱爲中共統轄下的一個省,等於承認自己不懂基本的外交和政治常識。因爲臺灣和大陸分治已是衆所周知的事實,美國的國會議員怎麼可能順着中共的思路和要求把臺灣稱爲中共管轄下的一個省呢?李肇星指責和嘲諷赫姆斯稱呼李登輝爲臺灣「總統」,也是不顧基本的外交禮節,因爲不僅美國國會議員,全世界的政治家都稱呼李登輝爲總統,即使對根本不是民選出來的江澤民,都稱爲「總統」(President)。這是基本的禮節和政治常識。

外交界的「紅衛兵」

李肇星的這些「肇事」行爲,把中共駐美外交官的水準降到歷史最低水平。因爲即使在中共最敵視美國、意識形態最嚴重的時候,主管外交的周恩來仍在外交上保持「君子風度」,不曾像李肇星這樣粗野。中共後來派駐聯合國的大使、曾出任外交部長的喬冠華,雖然始終是中共的代言人,但在外交場合也沒忘記禮節和風度。包括後來中共駐美大使韓敘,也在美國國會交結了很多朋友,被美國人稱爲「微笑韓」,絕無李肇星這樣毫無外交水準的撒野行爲。喬冠華、韓敘等類型的外交官所以和李肇星不同,不僅由於他們有一定的個人修養,還因爲他們懂得外交官的基本職業要求,派駐美國,是來進行溝通,緩和或加強兩國的關係,而不是來戰鬥,製造緊張。而李肇星的行爲,恰恰和這個目標背道而馳,公開羞辱美國國務卿,在電視上指着美國主播的鼻子喊叫,給赫姆斯這樣重要的美國國會領袖寫那樣沒有外交禮節的公開信,只能更降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美國國會議員以及民衆中的形象,讓人感到,李肇星不是個職業外交官,而是個來美國「造反有理」的「外交紅衛兵」。這次中共決定撤換駐美大使,就是因爲李肇星和美國國會關係已經完全搞砸;尤其在美國新總統小布什聲稱將放棄克林頓和中共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的政策,美中關係可能滑向低潮之際,北京希望通過派出一個「有文化」的駐美大使,緩和與改進兩國關係。

駐美新大使是老布什的「老朋友」

在楊潔篪還沒上任之前,「中國通」孟捷慕就寫了專文披露楊潔篪被派內幕,指出楊潔篪是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的「老朋友」,北京在中美關係處於十字路口之際,想借助中國人習慣運用的「關係」來「走後門」外交。孟傑慕披露,楊潔篪和老布什的朋友關係始於二十二年前,當時中國政府邀請了曾擔任美國駐北京辦事處主任的老布什(當時他剛卸任中情局長職務)訪問北京,同邀的還有後來擔任國務卿的貝克,以及後來出任駐北京大使的李潔明等人。訪問團一行人在北京和鄧小平會面時,雙方交談很愉快,鄧小平一高興,當場同意了老布什等人蔘觀西藏的請求。而在這之前,從沒有美國人被中共批准進入西藏。這是「鄧大人」特別恩賜老布什一行的「殊榮」。在老布什一行十六天的西藏之旅中,當時剛從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的楊潔篪擔任了隨團主要翻譯,由此和老布什以及貝克、李潔明等人結下友誼。老布什等人稱呼楊潔篪爲「老虎」,因爲他名字中有個帶竹字頭的「虎」字,雖然那個字發音是「chi」。

外交「麻煩」時的密使

在隨後的二十年中,這位被美國人稱爲「老虎」的朋友在中美關係的「麻煩時刻」發揮了獨特作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時,老布什總統派出和楊潔篪交情很好的昂特邁耶(C. Untermeyer)爲特使到北京溝通,最後促成中共同意在美使館庇護的異議人士方勵之出走美國。一九九二年夏,中共得知美國要出售F-16戰機給臺灣,特意派楊潔篪到華盛頓跟美國總統老布什單獨交涉。老布什不是按外交慣例在白宮旁的辦公室接見楊潔篪,而是在自己居住的官邸區,可見兩人的交情絕非一般。老布什的長子在一月二十日宣誓就職新總統後,美國新政府的「中國政策」有較克林頓時期強硬的趨勢,對此中南海領導人很擔憂,希望通過和老布什有深厚交情的楊潔篪作爲駐美新大使,和老布什的兒子「拉關係」,「走後門」,同時取代不斷「肇事」的大老粗李肇星,依此潤滑美中關係可能的摩擦。

對美外交的「王牌」

據美媒體報導,今年五十歲的楊潔篪文革期間曾一度輟學,在上海一家電表廠當工人。文革後期,由於楊潔篪外語基礎較好,被選送到英國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就讀。楊潔篪所以綽號「老虎」,還因爲他生肖屬虎。據說他父親給他起名時,特意選了個虎字上有竹字頭的「篪」字,意思是以竹籬把虎圈住,以免傷人。楊潔篪的弟弟楊潔勉屬兔,也是着名的「美國通」,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中美關係。楊潔篪在中共外交界以精通美國事務着稱,他曾兩度使美:一九八叄年章文晉做駐美大使時,楊潔篪是他的祕書兼翻譯;一九八五年韓敘接替章文晉後,楊潔篪被晉升爲使館參贊。楊潔篪被調回北京後,出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長、美國處處長等。一九九二年楊潔篪再次派駐美國時,擔任使館公使,職權僅次於大使。一九九五年楊潔篪再次調回北京後,升爲外交部長助理兼美大司司長。這是楊潔篪第叄次出使美國,而且是臨危受命,在中美關係滑向低潮之際,擔任全權大使。美國媒體稱他爲「中南海今後四年對美外交的一張王牌」,他到底是不是「王牌」還需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至少比李肇星「有文化」一些吧。

(大紀元)(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7/991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