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
文謹報導)隨著中共高層出現在公衆視野,北戴河休假已經落幕。在中共黑箱政治之下,不管北戴河「有會」還是「無會」,同樣會引發外界巨大猜測。毋庸置疑的是,北戴河會議的確在中共政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尤其在毛澤東、鄧小平時期,北戴河會議的政治功能尤爲突出。1958年的北戴河會議上,毛澤東決定發動「大躍進」的重大決策,把中國拖入了重大災難的深淵。
1954年開始,毛澤東把黨的重要會議移至北戴河召開,自此成為夏季黨內重要會議的慣例,此一非制度性的會議也依形態冠以「政治局會議」、「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央工作會議」等名稱,決定了多項黨內重要政策與人事安排。
像是與台灣密切相關的「八二三砲戰」,就是毛澤東在1958年「北戴河會議」上作成的決定。同一場會議,毛澤東還決定了發動「大躍進」,讓全中國陷入「人民公社」及「大煉鋼」的狂潮。
1957年12月,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了「十五年內在鋼鐵和其他重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上或者超過英國」的號召。全國的工業生產迅速出現了一個轟轟烈烈的「大躍進」的潮頭。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開成都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批判了1957年黨內右傾分子搞的「反冒進」,指稱這是「方針性的錯誤」。毛還稱。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路線是「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毛澤東的這一指示可以視為對「大躍進」的進一步推動。
1958年4月15日,毛澤東在《介紹一個合作社》一文中進一步推動「大躍進」運動。
1958年5月5日-23日,在中共召開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繼續做了推動「大躍進」的重要講話。在這次會議上,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的總路線,這是全面號召開展「大躍進」的綱領性口號。
同年8月17日-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開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以及國家機關備部門黨組負責人等。
毛澤東為將近一年來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化為了一系列明確的決定,最主要的有:一,號召全黨全民為在1958年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二,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三,今冬明春在農村普遍開展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教育運動。
對大煉鋼鐵不力者,會議還規定了6條嚴厲的處分措施:1.警告;2.記過;3,撤職留用;4.留黨察看;5.撤職,6.開除黨籍。
北戴河會議之後,「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極為壯闊的規模開展了。全國農村都在1958年實現了人民公社化。在農村田野和城市的機關大院裡,矗立起一座座熊熊燃燒的煉鋼、煉鐵的土高爐。
但截至58年8月底,全國鋼產量僅450萬噸,只剩四個月要完成650萬噸。9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公報,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奮鬥。社論稱,「鋼鐵工業是整個工業的基礎,是整個工業的綱,是整個工業的元帥。」要其他部門「停車讓路,讓鋼鐵元帥升帳。」提出「全力保證實現鋼產量翻一番,是全黨全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於是全中國開展了全民大煉鋼鐵的民眾運動。 成千上萬民眾不分行業,男女老幼一齊上前線,勞動力由7月底的幾十萬增至6000萬。土高爐由3萬座增至數百萬座。而且來源多為從各家各戶收集的鍋等鐵器。
這是無法想像的所謂歷史壯觀:一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1百多天裡不分白天黑夜地全部投入到煉鋼運動之中。
1958年12月19日中共黨中央宣布,提前12天完成鋼產量翻番任務,鋼產量為11 08萬噸,生鐵產量為1369萬噸。
當然,「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最終以經濟上的慘重代價結束。它對經濟上合理秩序的破壞,對工農業生產資源的破壞,對並不富足的物質儲備的破壞都是空前的。
大躍進運動還使得整個中國陷入大量不良風氣,人民公社颳起「共產風」,高指標引發「浮誇風」,導致貪污腐化、官員欺上瞞下,大量人民因此餓死或在暴力事件中喪生。大躍進最終釀成1958-1962年的大饑荒,據多個學者以及研究部門估計有約3000萬至5500萬人因此非正常死亡。此外,大躍進期間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水庫的粗製濫造,直接或間接導致了1975年8月河南駐馬店爆發的歷史上最嚴重人為技術災難之一「河南「75·8」水庫潰壩」,以及1983年陝西省的安康特大洪災等。
大躍進同時招致中共黨內外大量的質疑聲音,並遭到農民的抵制,蘇聯對人民公社的質疑也加深了兩國嫌隙。
1961年1月,面對大躍進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實行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大躍進運動結束。而後在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會」上,時任中共國家主席劉少奇等人對大躍進等政策的批評引起中共黨主席毛澤東的不滿,毛澤東與共產黨內領導集體出現分歧,毛澤東一度被迫居於權力二線,最終促使毛澤東於1963年發起四清運動和於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
歷史在輪回,習近平上臺後,各界輿論都批評他在走毛澤東的老路,快速鞏固個人權位與獨裁體制,試圖將中國拉回毛澤東時代。
2022年,媒體人長平發表在德國之聲發表標題為《防疫「大躍進」,習近平會遭遇「七千人大會」嗎?》的文章。
長平說,當下,中國正在經歷三年防疫「大躍進」之後的嚴重後果;而官方也在重復表演六十年前的無視民生疾苦與堅持歌功頌德。
長平舉例,人民日報2022年 12 月 15 日發表的署名「任仲平」的「重要評論」《三年抗疫,我們這樣同心走過》。該文章用和當年大躍進完全一樣的文風虛構出完全一樣的景象:「工廠車間,機器轟鳴;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公路鐵路,車輛穿梭;超市商場,物豐價穩;廣袤田野,生機勃勃……壬寅歲末,神州大地正升騰著澎湃活力,展現出萬千氣象。」長平調侃說 ,讓人感覺時光倒流。
而當時所有來自中國民間的信息描繪了真實的情況是:中國正在經歷疫情海嘯,一夜之間從「陽性清零」轉為「陰性清零」,民眾搶購藥品,醫院不堪重負,殯儀館排起長隊,人心惶惶,街市慘淡。
中共國家衛健委當時稱,中國全境自 12 月 3 日發生2例死亡病例後,12 月 18 日再新增兩例死亡病例。長平說,這種荒唐的謊言,已經遠遠超越六十年前糧食與鋼鐵生產「大放衛星」了。
法國媒體《費加羅報》在今年2月刊出一篇長篇報道,解析了習近平大力推動中共軍隊的發展戰略,被形容為推進中共軍事大躍進。
報道回顧了習近平自2013年上台以來,重組龐大軍隊,大力發展戰略武器庫,確立的目標是2049年(即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征服台灣並與美國平起平坐。為此,習近平希望在各個層面上挑戰美國,包括核力量。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近年來,中共展開了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軍事追趕行動。到2023年,其軍事預算增長7.2%,占亞洲軍費開支總額的43%。
2023年12月26日,習近平和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等中共最高領導人在北京出席中共中央舉行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座談會前參觀「毛主席紀念堂」。黨刊甚至使用了用來稱呼毛澤東的稱號「人民領袖」來稱呼習近平。
衆所周知的是,今天的中國經濟低迷,對內高壓管制,對外戰狼外交,中國已經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今年的北戴河密會,不管習近平是否遭遇了毛澤東當年的「七千人大會」逼宮,但走在毛澤東的老路上,他還能走多遠呢?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