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我們先來聊聊震動美國國防圈的重磅消息:微軟居然被曝出長期聘用中國工程師,參與維護美軍五角大樓的雲端機密系統。事情曝光後,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瞬間炸鍋,緊急調查全面啟動,微軟也趕緊撇清關係,宣布中國工程師團隊將不再接觸任何五角大樓的技術服務。
但更誇張的還在後面:美國人自己搞的所謂「數字護衛」計劃,本來是派來監督這些外國工程師的,結果卻找了一群退役軍人和技術小白,每天的工作就是簡單複製黏貼。這哪裡是護衛國家安全,簡直是給間諜直接送鑰匙啊。微軟打的又是什麼算盤?
說到間諜,接下來還有更勁爆的消息:美國智庫CSIS發布的調查顯示,過去20年裡,中共在美國竟然有224起公開的間諜案件,黑客攻擊更是家常便飯,從F-35戰機到愛國者導彈,美軍敏感技術幾乎被摸了個遍。
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就來深挖微軟背後的安全漏洞,以及中共間諜的猖狂內幕,美國究竟面臨著怎樣的危機?
中國工程師竟能接觸美軍機密?微軟宣布不再用
7月15日,美國知名調查媒體《ProPublica》曝光,微軟公司居然聘請了在中國的工程師團隊,協助開發和維護美軍五角大樓的雲計算系統。這事一曝光,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頓時炸鍋了,立刻啟動了緊急調查。
報導說,這些中國籍的工程師其實是被名為「數字衛士」的美國人監控著工作。不過這所謂的「數字衛士」,說白了就是些外包來的二級承包商,大多數是退役士兵或者技術能力不足的普通員工,根本分辨不出來中國工程師的操作到底有沒有風險。
微軟看到輿論發酵,趕緊在7月18日出來回應,說他們已經修改了內部政策,確保「中國工程師團隊,不再參與任何五角大樓雲端服務的技術支援」。
消息一傳到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成員湯姆.柯頓(Tom Cotton)立刻寫信給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要求五角大樓立刻交出全部涉案承包商名單,還要公開這些所謂「數字衛士」到底接受了什麼樣的訓練。
柯頓還警告說:「中(共)國的網絡攻擊能力,是目前美國面臨的最大國家安全威脅之一。」
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當天就迅速回應,認為柯頓的憂慮「完全正確」。他立刻啟動了為期兩週的全面安全審查,明確表示將針對所有與國防部簽約的雲端服務進行安全評估,確保沒有中國工程師再參與其中。
赫格塞斯在社交媒體上說:「任何國家的外國工程師,當然包括中國在內,絕不能被允許維護或存取國防部的系統。」
但是,這件事情的背後,其實還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內幕,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微軟的「數字護衛」計劃 到底護了誰?
根據ProPublica於7月15日發表的調查報導,其實,這次事件還得從十年前說起。當時微軟為了拿下美國政府、尤其是美軍的雲計算合約,搞出了一個名叫「數字護衛」(digital escorts)的監督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微軟聘用大量外國工程師,包括在中國的團隊,來協助維護美國政府、特別是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系統。
而為了應對美國政府的安全要求,微軟又聘用了有安全許可的美國人來做監督,負責確保這些外國工程師不會做出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行為。
聽起來邏輯似乎很合理,但現實卻讓人大跌眼鏡。這些負責監督的美國籍員工,基本都是從外包公司找來的,很多甚至連IT的基礎知識都搞不清楚。他們大多是退役的軍人或非專業的技術人員,薪水也不高,每小時18美元左右,平時的工作居然就是機械地「複製黏貼」,把中國工程師發來的複雜指令直接複製黏貼到美軍的網絡系統上。
也就是說,這些護衛人員實際上並不具備有效辨別風險的能力。甚至一名匿名的護送人員就明確告訴ProPublica:「我們只能寄希望於外國工程師不做壞事,實際上我們根本無法判斷」。
更令人震驚的是,包括前任國防部信息主管約翰.舍曼(John Sherman)在內的多位高官,都在聽到「數字護衛」這個名字時滿臉問號,表示自己從來都沒聽說過這回事。甚至連負責美軍信息技術安全的國防信息系統局(DISA),也找不到真正懂這個計劃的人。
不僅如此,連曾在拜登政府擔任國家網絡總監的前CIA和NSA高管哈里.科克(Harry Coker)都明確表示:「如果我是情報人員,我會把這個當作絕佳的入侵機會。這等於直接給了間諜們一個打開美國軍方大門的鑰匙。」
大家別忘了,這幾年美國最嚴重的網絡攻擊事件,幾乎都離不開中國黑客的身影。光是2023年,就出現過中國黑客入侵美國高層官員的郵箱,偷走六萬多封郵件的重大案件,連美國商務部長和駐華大使的通信都沒倖免,而這些郵箱系統,恰好也是基於雲服務的。
微軟省錢的算盤 卻留下巨大安全隱患
其實,不光是外界感到吃驚,微軟內部也早就有人意識到這個「數字護衛」計劃根本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微軟自己的一位資深網絡安全高管就警告過,這個機制的設計本身就漏洞百出,外國工程師可以輕鬆地掌握美國聯邦雲服務的內部細節,甚至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發動針對性的網絡攻擊。
曾經參與開發「數字護衛」系統的一名前微軟工程師馬修.埃里克森(Matthew Erickson)也坦誠,如果外國工程師運行一個表面看似正常的腳本,其實背後另有企圖的話,護送人員根本無法察覺。
那麼,微軟為什麼非要用這種明擺著風險極高的方式呢?原因其實也簡單,就是為了省錢。
微軟前負責聯邦政府雲業務的高級經理印迪.克勞利(Indy Crowley)透露,當年美國政府其實曾建議微軟直接聘用美國籍工程師來負責敏感業務,但微軟覺得這樣成本太高,全球部署也麻煩。於是他們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選擇了所謂「數字護衛」這種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說白了,這就是為了節約成本,走了捷徑,卻把美國國家安全給放進了風險的泥潭裡。
最諷刺的是,這套機制本來的初衷是為了防止敏感信息落入外國人手裡,結果呢?因為這些護衛技術能力不足,竟然淪為了簡單的「複製黏貼」工具。一名Insight Global的匿名護衛人員說,這些外國工程師,完全能在系統裡偷偷裝上個後門程序,讓外人隨時能進來。這種小動作也許最終能被發現,但恐怕等到發現時,破壞早就已經造成了。
而更加嚴重的是,微軟的中國業務本身就藏著巨大風險。《ProPublica》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法律賦予中共政府極大的權力,可以隨時收集在中國境內的數據,或者要求企業全面配合調查。耶魯大學的研究員杰里米.道姆(Jeremy Daum)就明確警告:「在中國,沒有哪個企業或個人能夠拒絕中共國家安全部門的要求。」
這麼看下來,微軟的算盤雖然打得精明,但卻埋下了讓人後怕的隱患。
美國農業部解僱70名外籍研究員 多為中國博士
說完微軟的「數字護衛」風波,我們再聊聊最近另一個讓人關注的新聞:美國農業部剛剛宣布,解僱了大約70名外籍合同研究人員。這些研究員主要來自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擁有博士學位的中國籍科學家。
路透社報導,美國農業部是完成了一輪嚴格的國家安全審查後,做出這樣的決定。這70名外籍研究員原本都供職於美國農業部下屬的農業研究服務局(ARS)。他們入職時都經過嚴格的背景審查,並與農業部簽訂了為期兩年的正式合同,但這次審查之後,他們卻被直接禁止繼續參與農業部的研究項目。
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最近還宣布了一系列更嚴厲的措施,未來來自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人員,全面禁止購買美國農地,而且美國農業部還將徹底終止跟這些國家的所有科研合作項目。
最近幾年,美國聯邦機構對於敏感技術、尤其是涉及戰略競爭對手國家研究人員的管理措施越來越嚴格。這種舉措的核心目的,就是防止關鍵技術外流,以及敏感數據落入外國政府之手。
這次美國農業部的行動,其實只是美國政府整體強化安全防範的一個縮影。可見美中對抗的戰線,已經從傳統的軍事、科技領域,進一步擴展到了農業和糧食安全領域。
10年224起間諜案!中國黑客成美國噩夢
我們接著來看看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重磅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清楚地揭露了過去20多年裡,中共在美國進行的間諜活動有多猖狂。
報告顯示,從2000年至今,公開曝光的中共間諜案件就高達224起,而且這還只是冰山一角!還不包括美企針對中共發起的1,200多起知識產權盜竊訴訟,也不包括中共在其他國家的間諜活動,真實數字恐怕更驚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224起案件裡,近七成都是在習近平2012年掌權後發生的。報告直接點名,習近平上台後大幅強化了中共情報系統,目的就是為中共的軍事、政治戰略服務,越來越具攻擊性。
具體來看,這些案件中,商業技術竊取占了54%,軍事技術占29%,而另外17%的目標,直接瞄準美國政府官員和敏感機密。
其中,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尤其頻繁,僅過去十年曝光的網絡間諜案就有104起。報告指出,中共對美國網絡安全的威脅,比俄羅斯、朝鮮、伊朗這些國家更加嚴重、更持續。
隨便舉幾個案子,大家可能就能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
2003年,中國黑客入侵美軍的中國湖航空武器站,盜走了核武器試驗和隱形戰機的機密數據;
2007年,F-35隱形戰鬥機的敏感設計資料被中國黑客竊取;
2013年,美國國防科學委員會發現,美軍的愛國者導彈、F/A-18戰鬥機、黑鷹直升機等重要武器設計圖,統統被中國黑客偷走了。
除了傳統的網絡攻擊,中共的間諜方式也是花樣百出。他們經常通過金錢收買、甚至性誘惑等手段招募美國內部人員。有時候,他們還會購買靠近美軍基地和重要實驗室的地產,近距離監控情報活動。
報告還提到,這些間諜行為給美國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光商業技術盜竊,每年就造成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更不用說軍事機密的洩漏帶來的長期威脅了。
報告的另一個細節也值得我們關注:雖然很多間諜案件牽涉中國公民,但族裔並不是判斷間諜行為的標準。大部分被招募的人,其實是持中國護照、在美學習或工作的人員,尤其是還有親屬在國內的,更容易被中共脅迫。相反,擁有美國國籍的華裔美籍人士很少被成功招募。
而報告中的數據,也揭露了一個現實:
49%的案件直接涉及中共軍方或政府雇員;
41%的案件涉及中國公民;
10%的案件涉及非中國籍人員,多數是被中共政府招募的美國人。
報告指出,2015年,奧巴馬政府和習近平簽訂過一個所謂的反間諜協議,限制中共從事商業間諜活動。這個協議簽訂後,中國間諜活動一度有所減少,但不到一年後,很快又恢復原狀,甚至更加猖獗。
說到這裡,相信不少朋友已經感受到,中共間諜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得多。這也讓我們必須思考:美國政府到底應該怎麼防範這種大規模的滲透和攻擊?在美華人又該如何面對這種日益緊張的局勢?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說說你的想法。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
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