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澳洲「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宣布在馬來西亞的工廠成功生產「氧化鏑」(dysprosium oxide),成為全球首傢具備商業規模、可生產分離式重稀土產品的中國以外公司,打破中國(中共國)的長期壟斷。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萊納斯擁有兩大營運基地,分別是位於西澳州威爾德山(Mount Weld)的稀土礦,以及在馬來西亞彭亨州關丹的加工廠,公司總裁拉卡茲(Amanda Lacaze)上週五(5月16日)發聲明稱,在馬來西亞的新廠已成功生產氧化鏑,「萊納斯目前是中國以外全球唯一商業化生產分離重稀土產品的企業」,並形容這是「供應鏈韌性的重要一步」,可為客戶提供來自中國以外供應商的選擇。 她表示,萊納斯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為多元化和重建供應鏈的努力作出貢獻並從中受益,包括稀土巿場持續結構重整的機會,「我們正與日本、美國及歐洲的客戶就重稀土供應進行接觸。」萊納斯計畫6月開始生產另一種稀土元素鋱(terbium),並預計價格將反映市場對中國以外稀土來源的高度需求。 中國(中共國)是全球數十種戰略礦產的最大供應國,且禁止出口可能有助競爭對手的加工技術,還被指利用國家配額制度來控制稀土供應。為了削弱中國(中共國)對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美國政府同意與萊納斯簽訂價值2.58億美元的合約,在德州建造一座新煉製廠。 實施出口管制致價格暴漲 稀土金屬被稱為「工業維生素」,即使少量添加也能提高材料性能,因此對製造電動汽車、風力渦輪發電機和飛機等先進產品至為重要,而全球九成精煉稀土來自中國。 今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中國(中共國)加徵34%「對等關稅」,中共商務部及海關總署4月4日發出公告,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中共宣布實施出口管制後,稀土金屬價格在數週內達到創記錄的高位,截至5月1日,歐洲鏑的價格自4月初以來已上升兩倍,達每公斤850美元;鋱價亦從每公斤965美元上漲至3,000美元。 《路透社》日前報導,雖然美中關稅戰暫時休戰,但中國(中共國)完全取消稀土出口管制的可能性不大;不過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共商務部可能會加快審批出口許可的申請,甚至可能很快會向美國客戶發放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