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雨三候。(清张若霭《墨妙珠林(卯).册.谷雨》,台北故宫博物院) |
【人民报消息】「榖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到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为谷雨。2025年的谷雨节气从4月20日开始。
谷雨时节正值暮春,「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又名布谷,「布谷鸟儿叫,种谷时间到」。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著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雨生百谷
谷雨带给大地丰沛的雨水,是一年中农作最重要的春雨期。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有这样的说法,谷雨是「雨生百谷」。在这个节气里,农家插秧播种早稻和其它春播作物。
谷雨有许多与天气预测相关的谚语,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
此时,柳絮飞舞,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欧阳修在《采桑子》一词中写道:「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是风。」苏轼在《密州五绝》中吟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花中之王牡丹又有谷雨花的俗名。欧阳修曾道:「洛花以谷雨为开候」,这里的洛花即指洛阳的牡丹。谷雨时节,值三月暮春之际,料峭春寒已逝,炎炎夏日未临,草长莺飞,气候和煦宜人,是踏青的大好时光。牡丹当此节候,殿春而开,令游赏的人们更添意兴。

花中之王牡丹又有谷雨花的俗名。(清董诰《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谷雨一候牡丹》,谷雨》,台北故宫博物院) |
有关「谷雨」,在陕西省关中广传著一个传说,与文字的起源有著密不可分的渊源,一起来看。
谷雨的传说
中国汉字是神传给人的,关于文字的起源,《易经.系辞》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通神明之德。黄帝之史官仓颉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相传在黄帝时代,轩辕黄帝急著需要一位能够掌管史料的官员。
有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兼具的仓颉,就任命仓颉担任史官。仓颉以结绳记事,将国家大小事记载得清清楚楚,因此黄帝十分赏识他。

传说中仓颉有双眸。由于仓颉造字有大功,感动了天帝,故命天兵天将开启天宫的粮仓,在人间下起一场谷子雨,助天下万民度过灾荒。(公有领域) |
一次,仓颉随猎人外出狩猎,当猎人手指地上的野兽踪迹,告诉仓颉如何辨认野兽的去向时,仓颉忽得灵感,惊察:「每一种野兽的足印都能够代表一种事物呢!」仓颉兴奋极了,回到家之后,便打点好行囊外出考访去了。
他跋山涉水,走遍名山大川,将眼观的各种事物都依照本来的特征记录下来。依照星斗的曲折、山川的走势、龟背的裂纹、鸟兽的足迹造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仓颉造字,使神州告别了结绳记事、巫术横行、人鬼混居的的愚蒙时代,一跃跨入文字文明的新纪元。
由于仓颉造字有大功,感动了天帝,故命天兵天将开启天宫的粮仓,在人间下起一场谷子雨,助天下万民度过灾荒,而以愚昧、野蛮、邪恶为生息的妖魔鬼怪将难以再随意愚弄、操纵人类,难以肆意兴妖作怪,遂于夜里哭泣。
这就是《淮南子.本经训》所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人们从此纪念这天叫做「谷雨节」,并在每年的这一天,祭祀仓颉。

为了纪念仓颉造字大功,后人把河南新郑县城南仓颉造字的地方称作「凤凰衔书台」。(清戴洪《龄寿万年册.凤凰祥云》。公有领域) |
谷雨养生
谷雨是春季进入立夏的最后一个节气。每个节气一般是15天,那么谷雨的15天,加上清明节气的最后3天,就是春季中划分出来的属于脾的时节。以此类推,立秋之前的大暑、立冬之前的霜降、立春之前的大寒,都是脾胃功能旺盛的节气。
也就是说,在每年四季换季的这18天里,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变得非常旺盛。这样一来,就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使身体很自然地适应下一个季节的气候变化。这让人不得不感叹人体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玄妙,中国古人说的「天人合一」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谷雨时节,常见的疾病是由于饮食过度而导致的胃病,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肠道溃疡。另外,因为经络易阻,此时痺症非常常见,包括坐骨神经痛、下肢关节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而肝气郁结可表现在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肾虚可表现在坐骨神经痛。
为什么会出现三叉神经痛?肝气郁结,经气运行不畅,肝经和与之相表里的胆经所经过的地方,都可能出现因郁结而产生的疼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发生在胆经和三焦经经过之处。
坐骨神经从腰胯部开始,沿著肾经、膀胱经下走。当这一带肾气被湿润的脾克制,经络就会痺痛不通,坐骨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表现。
谷雨节气养生要点
谷雨茶: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爱茶人珍惜著这一天上茶山去摘「谷雨茶」。传说喝「谷雨茶」清火、辟邪、明目。民间喝的春茶以谷雨茶最普遍。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炒制成的。
消食积:当脾胃功能旺盛,人的食量也变大,就容易使脾胃受损。所以在谷雨节气,多吃就得多运动,同时保护脾胃,注意消食积。
祛湿气、通经络:谷雨雨水充沛,体内湿气也增加,所以此时需要消肿利湿。特别是胃口好、吃得多、运动少的人,容易长胖和体湿重。也因为湿气的缘故,本来就经络受阻的人,此时更加容易出现身体、关节疼痛,因此要疏通经络。
疏肝:与脾(土)相生相克的两个脏器,一是肝(木),一是肾(水),木克土,土克水。当脾旺土强,肝肾就比较衰弱。本来肝克脾,春季又肝旺,但到了春末,肝已是强弩之末。脾土异军突起,就会反过来侮肝,所以人容易肝气郁结。因此,要特别注意疏肝理气,包括调养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