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示意图。(大纪元)
【人民报消息】台湾艺人Tank(吕建忠)日前公开自己已在中国成功完成「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重获新生。除了移植器官从何而来引起热议外,台湾医界也因为中国学者投书国际期刊讨论极低体重早产儿捐赠肾脏的个案,掀起对中国医疗伦理的讨论。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1982年出生的Tank患有家族遗传性心脏病,7日在个人微博发表自己消失大半年,又重新从杭州出发的心路历程。他指出2024年3月末,他住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二院」)治疗,医师说唯有「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才能彻底解决病症。 不久之后,他的心脏衰竭、肝脏也随之恶化,在万念俱灰之际,11月一名脑死病患捐献器官,Tank幸运地接受器官移植手术而重生。 Tank在中国接受器官移植的消息,随即被数十家中国媒体报导。他的主刀医生王伟林还对媒体表示,「这次的心肝联合移植手术是对高精尖手术的又一次探索,在器官移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核心政策匹配首要条件是地理因素 出自台湾的Tank在极短时间内,能在中国获得器官配对并成功接受移植手术机率有多低、器官来源,都在台湾引起相当多的讨论。 根据一名在中国执业的医师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器官移植在中国有一套评分制度。」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一份2023年关于「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以「肝移植等待者医疗紧急度评分」为例,「政策」明文规定,所有肝移植等待者在列入肝移植等待名单之前都必须获取一个有效的医疗紧急度评分,用于肝移植等待名单的排序。 影响匹配名单排序,首要条件是「地理因素」,进行器官匹配的最小分配区域为移植医院的移植等待者名单,逐级扩大分配区域至区域内、省级行政区,最后才是全国。其次则为「年龄因素」,12岁以下的儿童捐献者的肝脏优先分配给12岁以下的儿童肝移植等待者。其他包括「医疗紧急度评分」、「血型匹配」和「器官捐献者及其直系亲属的优先权」及「等待时间」等。 安华:中国器官移植礼遇境外人士有所图 长期关注中国器官移植黑幕、目前流亡英国的前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心医院肿瘤外科医生安华托帝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表示,43岁的境外人士能到中国接受器官移植,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大陆所有资源和便利几乎都优先提供给境外人士。「因为境外人士能替中国宣传医疗体系,甚至会把中共涉及器官活摘的黑暗面漂白。」 安华说,这名台湾艺人在成功接受移植手术后,如果什么都没说,他反而觉得不寻常。只要有人接受从中国来的器官移植,那他回去后几乎不可能再反共。他分析,中共影响世界各国收买人心,有三种基本套路。「第一种是金钱陷阱(money trap)、第二种是美人计、还有最特别的一种,就是器官陷阱(organ trap),这是中共特有的手段,其他国家几乎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这背后,是由国家机器支撑的一整个产业链,」他补充说。 中国医师投稿曝早产儿肾脏器捐 引发伦理争议 在Tank赴中接受心脏和肝脏同期移植手术后,台湾医界对于中国器官移植问题掀起诸多讨论。台湾的卫福部次长林静仪也是一名妇产科医师。近日,她在个人脸书指出,她搜寻期刊看到2023年中国学者投稿,让极低体重早产儿捐赠肾脏的个案。后来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新生儿科副教授针对个案报告写了一篇letter to the editor投书给同一个期刊,指出其中一个早产儿血压低的状态并未到濒死,而瞳孔微弱光反射也是30周前胎儿正常的情况,35周之后就会发育完成出现光反射的瞳孔收缩;他直指「我们对于撤出如此早产儿维生设备的决定感到质疑。」 林静仪质疑「中国医师怎么敢、怎么会,怎么真的这样做,还写成期刊报告?」 林静仪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表示,此次因为Tank同时移植心脏与肝脏,以目前公开的资讯来看,在台湾了解器官捐赠的医师都非常疑惑,「怎么这么短的时间可以配对完成,而且是心跟肝同时捐赠,这在很多的国家是比较困难达成的事。」 她谈到在一篇美国知名的顶尖期刊,发现两名早产儿肾脏捐赠非常极端的个案,让她很震惊的。「尤其是新生儿科的医师,看到那篇期刊会对于里面蛮多的疑虑。不论是早产儿的状况、急救的机会,或是整个器官捐赠的评估,跟台湾与国际的法规与想法都不太一样。引起大家对于中国器官捐赠移植部分,在伦理上面的争议。」 林静仪所指的文章,是由上海仁济医院张明医师等人发表在《美国移植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AJT)的文章,主要内容是探讨体重低于1.2公斤的早产婴儿肾脏移植至成人的可行性。 摘要指出,第一例为一名出生于29周妊娠期的早产女婴,体重1.07公斤。受者为一名34岁、体重75公斤的女性;第二例捐赠者为一名出生于29周又5天的早产女婴,体重1.17公斤。受者为一名25岁、体重46公斤的女性。报告称,「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自妊娠小于30周且体重小于1.2公斤的早产新生儿之整体肾脏移植,能够在短期至中期内达到可接受的移植结果。」 台湾医师:境外移植或早产儿器捐存在人权、伦理、脑死判定顾虑 台大妇产科主治医师施景中也针对相关议题在个人脸书写道,很久以前接生过无脑儿,父母都是未成年,生产前夕,孕妇表达想帮小孩做器官捐赠。由于过去没有前例,他咨询台大医院伦理中心主任蔡甫昌后,蔡甫昌随即联系国内外权威寻求意见,结论是「不可以拿无脑儿当器官来源做移植,(即使这样的异常儿根本无法存活),因为脑死判定和大人不同,或根本就无从判定起。」 台湾移植医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主治医师蔡孟昆在脸书表示,针对近日艺人境外移植和早产儿器捐的议题引起广泛的讨论,有必要从移植外科医师的立场发表专业的看法。他认为「不论是活体、脑死或死后、成人或早产儿的器官捐赠,所有移植器官的摘取,都必须符合人权和伦理的原则,而境外移植或早产儿的器官捐赠目前仍存在人权、伦理和脑死判定上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