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服裝工人面對電商與城中村改造的夾擊:何去何從?
【人民報消息】據自由亞洲電臺旗下的「歪腦」(WhyNot)報導,住在廣州城中村的服裝業工人遭遇城中村改造與電商的雙重夾擊,未來生存正面臨考驗。
廣州番禺區的大石和南村萬博商圈有大量與SHEIN等國際電商直接接軌的中小型服裝廠,這裡的工人大多居住在附近的城中村。
這些工人的勞工條件和待遇都很難滿足法律標準。比如工作時間超長(12小時、一個月只休息一天)、狹小的廠房裡只有辦公室有空調,薪資待遇一般都沒有五險一金,在沒有訂單時,工廠不會給工人任何工資......
與此同時,服裝行業的國際分工正在大洗牌。SHEIN的訂單在當地服裝廠佔有極高比例,但也拉低了了單價,給服裝廠生存和發展帶來困境。而SHEIN的競爭者ZARA、H&M正傾向於使用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等地的血汗工廠,這降低了廣州服裝廠的發展空間。
廣東本地以勞動密集、靠量價取勝的服裝業正在走入夕陽階段。廣州的中小型工廠面臨競爭發展、單價降低的問題,其他城市則是港臺外資大廠的逐步撤離。
很多在這個行業干了二三十年的服裝工人職業變得更加不穩定,新的生產格局也給他們帶來技能挑戰;而年輕人願意進入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少。他們生活的城中村也正面臨改造,這進一步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在國際服裝也洗牌以及擴張的背景下,這群勞動者的位置面臨更多未知數。△(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13/88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