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上海要「全力打造入境游」 中共是山穷水尽了
 
颜丹
 
2025年2月1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最近,上海再次高调表示,要「全力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其实,早在2024年初,被安排「打造」的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航旅游集团」)就专门成立了「入境项目组」,当时花重金「在莫斯科、巴黎、柏林、曼谷、吉隆坡五个海外城市设立分站点,作为『中国文旅出海前哨』」。今年1月6日,上海市政府又召开会议,正式发布做强上海旅游市场计划的公告。 不过这两天,陆媒报导的上海过年入境情况并不如人意。首先从人次来看,上海边检总站的数据显示,放假期间入境的外籍旅客达5.9万人次。尽管是去年同期的1.3倍,但仍低于北京接待的9.1万。更何况,那5.9万还包括30.5%、即1.8万人次的「免签入境」者。看来,要是不免签,外籍游客恐怕更少。 其次是花费。说「上海境外来沪客群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8%」,然而却低于北京的「9.3亿元,同比增长52%」,此外也没告知具体金额。另有排名说,过年期间大陆「夜间消费热力值前五名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在这个排名中,上海再次输给了北京。 再看民宿。按照《2025春节民宿出游预测报告》,「外国旅客最爱去的城市为哈尔滨、广州、上海、北京和成都」。某在线民宿的数据显示,「外国客人最喜欢的民宿目的地TOP5为广州、大理、上海、重庆和哈尔滨」。两个排名中,上海也没有遥遥领先。 据官媒报导,就在上航旅游集团「撸起袖子加油干」的2024年,从上海边检入境的外籍人士虽有456万人次之多,但其中仍是「免签入境」的成了主角,「达167万」。尽管官媒表示,456万是2023年的两倍,但《北京上海入境游仅恢复十分之一,外国游客去哪了?》一文却并没有这么乐观。该文指出,2023年入境游可谓是跌到了谷底,哪怕解封了,上半年也「没有迎来想像中的井喷式回流」。 文章说,在上海「入境游客数量为124.15万人,仅占2019年全年的13.8%」。首先,「124.15万」并不都是外国人,也可能有中国人。其次,虽然半年就超过了2021年、2022年全年的103.29万人、63.18万人,但即使按两个半年来算,也依然赶不上疫情前,比如2015到2019年,每年都在800万人以上的水平。所以,要跟低迷到极限的2023年比,2024年也只是强点有限。况且,除上述文章外,已很难在其它的官方统计中看到有关「人数」的数据,取而代之的往往都是「人次」,这二者之间也有不小的差别。 两年来,中共官方解决了一部分与移动支付和签证有关的难题,但若因此就期待外国游客人数「井喷」,恐怕还不大可能。因为没有解决外籍人士,尤其是欧美国家人士不来上海、甚至整个中国大陆的真正、关键问题。 2024年1月,几乎就在上航旅游集团成立「入境项目组」的同时,上海市长龚正在接受中共党媒采访时表示,「把上海建设成为『五个中心』,……是我们必须奋力扛好的重要使命」。因为2023年底,习中央「到上海考察……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于是在新的一年「要全力抓推进、抓突破」。 实际上,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简称「五个中心」)是习2014年去上海时就提出的。中共官方的资料一直在夸耀,上海自改革开放起就逐步从「三个中心」走向了「四个中心」。但不曾想,十年后的上海却突然卡在了成为「五个中心」的路上。 这不,抓了一年的「推进」和「突破」之后,龚正就不出来发言了。在回答党媒提出的「去年一年里,上海『五个中心』成效如何」等问题时,上海的三个市人大代表只象征性地夸了夸「四个中心」,就接著「提出了各自建议」。他们说「在一些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甚至「从单项看已经位居全球前列」,但要想「成就『团体冠军』」,还得「打破各中心之间的壁垒」,同时「强化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辐射效应」、「注重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等等。这一听,问题还真不少。 其实,不管有几个「中心」,最关键的还是「经济中心」。经济上来了,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甚至包括旅游,也能顺带盘活。几十年来,中共不一直在想方设法利用房地产、高铁、基础设施等因素带动经济吗?也就是说,经济是最终目的,其它的不过是手段。现在,「五个中心」问题多多,于是上海要另辟蹊径,在「入境游」上下功夫。这等于变相承认了,上海的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手段已带不动经济了?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很显然,就是因为老外已带著资金和技术扬长而去,且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如今,上海打「入境游」的牌,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先暂时把几个老外骗过来,再想方设法让外企、外资回流。 今年1月,墙内一篇惊呼「经济数据都『救不了』上海,继香港之后,外资撤沪潮来了」的文章写道,2024年7月是暑期旅游旺季,但上海「住宿餐饮业反而从6月的同比下降6.5%,进一步扩大到了7月份的同比下降7.7%」。从1月到7月,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1%」,出口也「比去年同比下降了8.2%」;除「吃的商品」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外,其它社会消费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这表明,上海这个曾经需求最旺盛的市场已经萎缩、甚至快要消失了。在这种颓势下,那些曾被中共官方、上海政府忽悠,想著直奔「蓝海」而来的外企、外资还会继续挺下去吗?一方面,生意耗不起;另一方面,上海本地经济毫无起色,完全没有回暖的迹象。再加上中共这边越来越严厉的管控以及今天恐吓、明天威胁的战狼态度,只会让老外逃之不及。2024年1-6月的数据显示,尽管新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8.3%」,然而实际被使用的外资金额却「比去年同期下降20.2%」。 说外商投资企业在「增长」,但依然是远不及大举撤离的外企规模和数量。2019年,三星电子关闭了惠州工厂,将生产线转至其它东南亚国家;日本理光把影印机的生产线从中国搬到泰国。2021年,东芝关闭大连最后一家工厂,要把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和日本;日本OKI也停止了打印机和复合机的生产业务,将生产线搬至泰国。2022年,苹果发布iPhone14,表示要在印度工厂生产;日本佳能也离开中国,将生产线迁回到本土;韩国乐天解散了中国总部,却继续追加对东南亚各国的投资。2023年,索尼将相机生产线的主要工厂迁往泰国。 外企蜂拥而逃,即便在大陆深耕多年,甚至关系发展到唇齿相依的程度,也是说走就走。可见,大陆的市场不过如此,人家不是离开就不能活。换个生意伙伴信手拈来,可替代的产地哪哪都有。所有的工厂都关了,连生产线都整个迁走,这是还要回上海乃至中共国的样子吗? 如今,上海已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在「入境游」上捡捡漏了。加上「党妈」扶持,连免签带免费的,暂时忽悠几个老外来,倒也不成问题。但人家顶多逛逛,看个新鲜就走了,根本没想过要跟你搞「双赢」。这点对于上航旅游集团来说,是心知肚明的。该集团已表示,未来的发展要靠「『一带一路』航线资源,深度发掘中亚及中东地区……客源市场的潜力」。 这意味著,即使是「入境游」,也要从倒贴、扶贫开始。当然,扶贫的目的还是为拉拢。拉拢小兄弟,不过是因为中共「老大哥」已臭得没朋友。西方抵制、美国讨伐,中共经不住任何一个小兄弟的背叛了。然而,大陆经济的基本盘都快稀碎了,哪还有余力去收买胃口不小的难兄难弟呢?又免签又免费,真能指望「入境游」力挽狂澜吗?可见中共已是黔驴技穷,在轰然倒塌前,它只能想方设法刷存在感了。 △ 文章转自大纪元网站。
 
分享:
 
人气:989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苏东坡的轮回转生 来生幸与前世接缘【 #悦览古今 】| #善缘故事坊
苏东坡的轮回转生 来生幸与前世接缘【 #悦览古今 】| #善缘故事坊
2025开年 中国职场地狱级开局!大量人陷入焦虑崩溃的边缘! |
2025开年 中国职场地狱级开局!大量人陷入焦虑崩溃的边缘! |
四川突发山体滑坡!唐山三甲医院突然倒闭 ! 被泰国断电
四川突发山体滑坡!唐山三甲医院突然倒闭 ! 被泰国断电
中国经济泡沫破灭! 曾经有多繁荣 现在就有多凄凉!| #人民报
中国经济泡沫破灭! 曾经有多繁荣 现在就有多凄凉!| #人民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