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本週四,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召開聽證會,與會議員與專家就中共政府在國內外的「惡意影響」進行了討論,並探討華盛頓可以採取的應對措施。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在週四的聽證會上,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政治學副教授珍妮弗.林德(Jennifer Lind)對中共對外的「惡意影響」進行了界定:「中國(中共)的影響力行動無論在目標還是手段上都帶有明顯的惡意意圖,其目的是強化威權統治、削弱民主制度、按照自身利益重塑國際秩序,以及封殺對中共政府的批評聲音。中國共產黨通過代理企業收購全球新聞媒體,並資助研究機構,以影響輿論。同時,中國(中共)的網路組織在全球範圍內發動黑客攻擊,竊取敏感信息。此外,中國(中共)的代理人還以在華的家人作為要挾,迫使華裔美國公民為其利益行事。」
美國需研究並有效應對中共統戰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師、詹姆士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主席彼得.馬蒂斯(Peter Mattis)也在聽證會上談到,中共政府對國內的「惡意影響」主要通過統戰系統運作,確保中國的學校、企業、中央及地方政府等各級體制均服務於中國共產黨的目標與利益。
馬蒂斯表示:「中國共產黨的統戰部門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具體涵蓋『全面現代化』和『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統戰部門的運作方式是掌控所有可能讓民眾發揮作用的平臺和機構,包括公民團體、媒體、大學、政治人物和企業。……這一體系的結果是,中國的普通民眾喪失了向上反映意見的渠道,政府的決策機制僅僅反映黨的利益。」
針對中共在全球範圍內的「惡意影響」,林德建議,美國政府應首先明確哪些行為應被視為「紅線」,並採取相應對策加以應對:「首先,美國決策者應區分哪些中國(中共)的行為是『令人不悅但在大國競爭中尚可接受』,例如利用社群平臺假賬戶操控輿論戰,以及哪些行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如干預美國選舉或對美國公民實施綁架與脅迫。而後,我們需要準備相應的應對工具,向中方施加採取行動的後果。華盛頓應私下向北京表明,如果中方越界,美國將採取對等反制措施,也就是對中國(中共)逾越『紅線』作出回應。這樣的做法並非意圖升級衝突,而是在大國競爭中確立遊戲規則。」
馬蒂斯則在聽證會上談道,若想打擊中國(中共)對內的」惡意影響」,需要從提高外界認知、為受迫害群體提供專業援助,以及加強美國政府部門支持入手:「我們需要獲取更多中國內部信息,並通過聽證會或相關報導提高外界關注,例如藉助自由亞洲電臺和人權組織『保護衛士』揭露中國境內的實際情況。其次,我們應從外部提供專業援助,幫助那些受到打壓的群體。美國與中國(中共)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支持所有為自身權益、國家和主權發聲的人。」
中俄合作深化美議員憂心兩國聯手操控輿論
與此同時,美國民主黨參議員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在聽證會上表達了對中俄日益緊密合作的擔憂。她指出,除了兩國在俄烏戰爭中進行國防技術交換外,中共可能也在借鑑俄羅斯的做法,對美髮動信息戰,利用虛假訊息干擾輿論。
沙欣表示:「去年,我們目睹中俄共同散佈假消息,破壞索羅門群島的穩定。環球時報為俄羅斯官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背書,虛假指控美國試圖干預該國的民主選舉。而當美方外交官得以及時駁斥這些說法時,局勢已被攪渾,中俄也已在混亂中獲利。」
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皮特.裡基茨(Pete Ricketts)在聽證會上表達了對TikTok的擔憂。他指出,中共政府通過TikTok進行政治宣傳、影響美國公眾對華認知,並可能利用該平臺收集美國用戶的個人信息。這也是為何美國國會兩黨一致支持要求TikTok與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徹底剝離。
裡基茨表示:「只要TikTok仍受中共政府管轄的字節跳動控制,它就能持續對美國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目前,TikTok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其中52%的人依賴該平臺獲取新聞資訊。……中共政府可以利用TikTok操控信息流,壓制對其不利的內容。例如,相較於美國社交平臺Instagram,在TikTok上,『天安門事件』相關內容的流量僅為Instagram的1/80,而『香港反送中』相關內容的流量則是Instagram的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