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11月14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发布了一份重量级新报告。这份报告直指一个敏感又关键的问题,中共正在系统性地帮伊朗、俄罗斯、朝鲜这些被重度制裁的国家,绕过美国和盟友的制裁与出口管制。 什么意思?美国这几年不是不断加码制裁、科技禁令吗?结果另一边,中共在干嘛?它在帮这些国家搭一条“避风港通道”。而且是工业规模的那种,不是小打小闹:运输有它、能源贸易有它、金融清算有它、影子银行有它、壳公司也有它,甚至连网路犯罪洗钱,都能绕到中共的网路里去。 我们今天就把这份报告拆开来讲清楚,美国为什么警觉?中共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整个规避体系是怎么运作的? 美国为什么担心?中共在“制裁战”中的角色 我们先来把大背景讲清楚。 这几年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战争风险上升,美国和盟友手上的“非军事工具”就特别重要,包括经济制裁、金融封锁、出口管制。 这些工具现在已经变成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力武器。尤其是面对俄罗斯、伊朗、朝鲜这种专制国家,堵截它们的资金、技术和能源成了美国的主要手段。 那中共为什么介入?因为它天生就是反美的,它自己很清楚,早晚会跟美国正面冲突,它将遭到同样的制裁。所以它早早就开始“练兵”,学习、搭建、测试各种规避手段。 USCC报告就点名,中共正在成为这几个受制裁国家的“规避枢纽”。 为什么说是枢纽?因为俄罗斯、伊朗、朝鲜这些国家,本身的体量、技术、贸易网路都不够,它们没能力搭出一套可以躲过美国监管的系统。 但中共可以,它经济体量大、贸易网路广、制造业完整、供应链深,再加上一个特别敏感的节点:香港。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但透明度又不足。一旦资金、货物流经香港,外界就更难追踪,这对于规避制裁来说,就是天然的“隐身斗篷”。 报告还提到,这些国家之间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紧密的“威权经济轴心”。目标很一致:摆脱美元体系,减少被美国监控,搭自己的金融和贸易网路。 中共为什么愿意当中心?它有自己的战略动机。 1. 能源安全:从这些受制裁国家那里拿便宜石油、天然气。 2. 战略牵制:让俄罗斯拖住欧洲,让伊朗搅乱中东,把美国注意力拉离印太。 3. 金融独立:推自己打造的支付网络。 4. 抵制制裁:建立对美国制裁体系的免疫力。 所以对美国来说,它担心的不是一个国家偶尔绕制裁,而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工业规模运作的规避体系。 中共又是怎么钻空子的? 要讲中共怎么帮这些国家绕过制裁,我们先把美国的“工具箱”讲清楚。 其实结构不复杂,美国现在主要靠两样东西:一种是经济制裁,一种是出口管制。 经济制裁主要是卡金融的脖子,比如冻结资产、限制资金流动、禁止银行与某些机构往来。简单讲,就是把你彻底赶出全球美元体系,让你没办法做正常的国际交易。 出口管制呢,管的是东西,特别是科技。像芯片、人工智能、光学设备、通讯系统,这些都属于“军民两用技术”。表面上是商业产品,但背后都有军事用途,送到不该去的国家,就可能变成武器、变成战场上的装备。所以美国要严控,不让这些敏感科技流到俄罗斯、伊朗、朝鲜这种受制裁国家手里。 而在这些工具里面,有一个是近年来最关键、也是杀伤力最大的,就是所谓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简称FDPR。它的意思就是,只要某项产品是用到美国原始技术或美国软体间接生产出来的,不管你最终是在日本造、在韩国造、还是在欧洲造,美国都有权管控你能不能卖给受制裁国家。 而中共就是在这些规则的缝隙里开始活动了。美国的制裁和出口管制再严,它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覆盖,而中共恰恰提供了那些“缝隙”,包括替别人代付、代运、代生产,或者用一些不透明的方式把货转来转去,让美国根本追不到源头。 换句话说,美国的制裁越依赖透明体系,中共就越能靠不透明体系给别人“开后门”。现在,中共正在利用这些工具的漏洞,为受制裁国家架起一套“平行体系”,让它们能在制裁之下继续拿到资金、继续买到敏感技术。 中共的“规避工具箱” 讲到这里,我们就进入这份报告里最有“操作细节”的部分——中共到底是用哪些办法,帮俄罗斯、伊朗、朝鲜这些国家绕过美国制裁? 第一招:非美元体系的贸易——“不用美元也能做生意” 报告强调一个趋势:只要脱离美元,美国的监控能力就会急剧下降。俄罗斯、伊朗、朝鲜本来就被踢出美元体系,那怎么办?中共提供了另一个平台。 它们在中共的协助下,用各种非美元结算方式继续做跨境贸易,比如易货、第三国清算、区域银行的侧门通道等等。这些交易都不经过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自然就不在美国的雷达上。 第二招:人民币结算——一个正在快速扩张的灰色通道 现在中俄之间,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报告说,俄罗斯对外贸易正在“整体性地”转向人民币。 这意味著什么?只要交易以人民币结算,就能绕开SWIFT,也就绕开美国的监管雷达。对北京来说,这也顺带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只不过是走的“灰色路线”。 第三招:替代支付网路———搭建一套“平行金融系统” 在SWIFT之外,中共正在搭建一个自己的跨境支付体系,加上大量区域性银行的配合,让受制裁国家可以躲开美国的监控。 这就像在金融世界里,又开了一条“旁路高速公路”。这里的关键节点是谁?香港。 香港的金融系统跟世界连著,但透明度又不足,正好成为这些资金流的隐藏通道。 第四招:影子银行、壳公司、地下链条 在香港、在中资区域银行、在一大堆中间商公司之间,形成了一个“不透明网路”。 这些壳公司负责接单、过帐、转货,中间环节层层包裹,让真实的资金流、物流、技术流完全被掩盖。 你从外面看,就是一堆看不出关联的小公司;但在报告列出的证据里,它们其实串成了完整的地下供应链。 中共如何帮助伊朗绕过制裁? 报告提到,北京是伊朗规避制裁的最大靠山,甚至可以说,是让德黑兰维持经济运作的生命线。 先从最关键的一条说起:石油。 因为伊朗被美国严厉制裁,大部分国家都不敢公开进口它的原油,那伊朗的油还能卖给谁?报告给出的答案很明确,主要就是中国。中国的炼油厂长期稳定大量接收伊朗的折扣原油,而这个过程基本都进行了“层层伪装”。 怎么伪装呢?通常是油船在开到中国之前会“关信号”“换船”“换文件”,等到进入港口时,海关申报的产地可能写的是“马来西亚”“阿曼”或者其它第三国。外界看到的是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原油出口突然激增,但业内都知道,那里面有大批是披著马来西亚外衣的伊朗油。 也就是说,伊朗的石油在全球被封锁,但在中国市场重新“复活”,现金流回来了,德黑兰才能维持国内经济,也才能继续支持它在中东的一整套代理人网络。 第二条,是很多观众可能比较陌生的部分,伊朗的影子银行体系,实际上是通过中国连到全球的。 被踢出SWIFT之后,伊朗没办法正常结算,于是就发展出一套灰色金融网络。报告形容这是“中介银行+壳公司+中间商”的三层结构,中国和香港是这个系统最核心的节点。 大致的运作方式是:伊朗企业无法通过正规银行付款或收款,于是转向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中介银行;这些中介银行在中国和香港设立壳公司,壳公司表面上是普通贸易商,实际上专门负责替伊朗做国际交易。资金在这些公司之间来回周转,文件上看起来都很正常,但真正的收款人和货物去向被盖得严严实实,在SWIFT之外走了一个“影子通道”。香港因为监管灰区多,透明度又低,被报告点名是最关键的突破口。 第三条,就是最敏感也最棘手的部分:中共协助伊朗获取被出口管制限制的敏感技术。 伊朗军事系统需要的零组件、材料和设备,很多都是军民两用的,美国和欧洲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按道理说,这些东西不应该轻易跑到德黑兰手上。但报告披露,伊朗有一条“借中共之手”的技术输入管道。 做法通常是:关键组件先在中国采购,再通过贸易中间商掩盖真实用途,以完全普通的工业品名义出口。等货物抵达伊朗,马上就进入军事体系,用在无人机、通讯设备、光学系统、甚至某些导弹技术里。你在文件上看到的是“机械零件”或“电子组件”,但真正的流向,是伊朗武器研发。 所以,伊朗之所以能撑住,石油、金融、技术这三条生命线里,都有中共的影子。 中共如何成为俄罗斯的“制裁缓冲区”? 我们再来说说,中共如何成为俄罗斯躲避制裁的“战略后方”。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拆开来讲,就会发现两条非常关键的生命线。 第一条:原油──中共让俄罗斯绕过“价格上限” 美国和G7国家对俄罗斯石油设了一个“价格上限”,目的是让俄国的石油还能出口,但不能赚太多钱,用来限制它攻打乌克兰的战争能力。 理论上,这是一个很强力的制裁工具。但问题来了:俄罗斯的油,最终卖给谁?谁在“配合”让这些油继续流到市场? 中国又是关键的买家。 大量所谓的“影子油轮”,就是那些不挂国旗、不开定位、改船名、换注册的油船,进入了中国的港口。而且有些中国的独立炼油厂,已经成为“规避价格上限”的主要落地点。这些炼厂接收俄罗斯折扣原油,然后在国内消化掉,完全绕开西方的监控体系。 本来美国想靠价格上限让普京的钱包“瘪下去”,但因为有中国大市场兜底,俄罗斯的石油收入反而跌不下去。 换句话说,中国的油罐就是普京战争机器的“蓄水池”。这对乌克兰意味著什么,大家都懂。 第二条生命线:敏感技术──中共成了俄罗斯军工的“补给仓库” 如果说石油是俄罗斯的“经济血液”,那高科技军民两用零件,就是它的“武器血液”。 报告形容,中共是俄罗斯获取军民两用技术的“决定性支撑者”。 俄罗斯的无人机、导弹、导航系统、通信设备、战场感测器,这些都需要什么? 芯片、光学设备、数控机床、无人机零件、电子组件。 这些东西本来应该被严格限制出口到俄罗斯,可是现在,大量来自中国的零件正在流入俄罗斯的军工体系。 美国和欧洲在战场残骸里找到的大批无人机零件、光学镜头、商用级芯片,很多都来自中国的供应链。甚至连俄罗斯的武器维修体系,也依赖中国零件做替换。 报告特别强调,这些技术的输入,已经实质性影响了俄乌战争的走向。 朝鲜的经济命脉几乎都握在中共手里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关键国家:朝鲜。 报告说,北京是平壤的经济生命线,也是它的金融生命线。 我们先从经济层面说起。 大家都知道,朝鲜因为核武问题长期受到联合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多重制裁,它的对外贸易几乎全面受限。那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要进口粮食、燃料、金属、化工品、机械设备、甚至连日常用品要靠谁? 答案很明确:几乎全部靠中国。 朝鲜的大部分进口品,主要是通过中国边境、甚至是一些非正式的“地下渠道”进入的。 尤其在制裁最严的这几年,朝鲜对中共的依赖反而更深了,因为越被封锁,它就越需要一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邻居,帮它把货运进来,把它的货卖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报告说,在制裁环境下,朝鲜和中国之间,会自然形成一套“灰色贸易网络”,用来维持平壤的基本经济活动。 再来是金融面。这部分其实更敏感,也更关键。 朝鲜很多通过网路犯罪赚来的钱,就是经由中国洗白的。 朝鲜的黑客攻击银行、加密货币交易所、甚至攻击私人企业,拿到的资金最后要变成“干净钱”,才能被平壤政府用来买技术和装备。 那这笔钱是怎么洗的? 这些资金通常通过中国的地下钱庄、壳公司,再加上香港的银行与中介平台,把资金拆散、转移、混合,最后再合并成“合法贸易收入”。 从外面看,你只会看到某个香港贸易商突然多了几百万美元收入,但你完全看不到它背后的朝鲜来源。 报告里甚至提到,朝鲜的网络犯罪收益,是靠中国金融体系“铺路”,绕过全球监管,重新流进平壤政府手里的。 最后一部分,是许多人可能猜到但不知道细节的内容,中共也是朝鲜规避出口管制的重要通道。 朝鲜军事系统需要的零件、材料、技术,都受到国际禁令。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直接从中国“官方出口”到朝鲜,而是透过一个灰色供应链在流动: 首先,零件在中国采购,再由中间商掩盖用途,用普通工业品的身分走报关,最后通过陆路或多层转运送进朝鲜。 这些东西从文件上看就是“工业设备”“金属材料”“电子组件”,但一到朝鲜,就立即进入它的导弹计划、卫星项目、核武体系,完全变了用途。 更难追踪的是,这些货物全都“泡”在一个多层壳公司、地下贸易商、中介代理组成的灰色网络里,监管几乎抓不到尾巴。 所以,朝鲜不是偶尔从中共拿一点帮助,而是整个经济系统、整个金融系统、甚至它的军工科技链,都深深嵌在中共的灰色网络里。 美国怎么反击?现阶段已经取得哪些成果? 讲了这么多规避手法,我们再来看美国到目前为止是怎么反制的。 USCC的报告提到,美国执法部门这两年已经明显把“打击中国协助规避制裁”,列为最高优先级之一。 美国司法部直接说,这是他们当前最重要的执法方向之一。 那具体做了什么呢?首先,是美国多个机构一起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特别小组,叫“Disruptive Technologies Task Force”(破坏性技术特别小组)。名字听起来很技术,就是专门盯中国企业,专门盯敏感技术、军民两用设备,专门查到底是谁在帮俄罗斯、伊朗、朝鲜转运、洗单。 这个小组成立后,其实已经破获了几起非常大型的地下链条。报告提到,有的案件就是抓到中国公司在偷偷卖伊朗弹道导弹用的组件,这类东西如果顺利流进伊朗,就会成为中东局势里非常危险的因素。 这些转运和洗单链被截断之后,不只是抓人,更重要的是,整个网络被拆掉,资金流、货物流都被切断,影响是系统性的。 第二个动作,就是财政部和商务部扩大了所谓的“50%规则”。 什么意思?过去要把一家公司列入制裁名单,必须直接点名它本身。但现在,美国的逻辑变成:只要一个被制裁的公司在某个子公司、关联公司里占了50%或以上,那这些附属公司统统算在制裁范围里。 也就是说,你不能再靠成立“影子子公司”来逃避制裁了。只要母公司是黑名单,你旗下的各种马甲公司统统跑不掉。 不过,这项规则在川习会之后,被延后一年来实施,这也是为了给美中谈判留空间,但方向没有变,扩大的规则终究还是会落地。 第三,美国与盟友在方法上也开始做一个新的结合:把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绑在一起运作。 过去是分开的:金融制裁归财政部,出口管制归商务部。但现在做法是,只要发现某个国家、某个企业绕过出口管制,美国就可以同步启动金融制裁,切断资金通路。 这样双重夹击,比过去单独使用某一项工具的效果更强,也更难绕开。 而且这个做法不仅美国自己在做,欧洲、日本、韩国、澳洲都在跟进,让整个规避网络的压力变得更大。 所以整体看下来,美国已经从“被动补漏洞”转向“主动围堵网络”,开始把监管做成系统战,而不是单点打击。 USCC给美国国会的警告与建议 讲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看到一个非常清晰的现实:中共帮助俄罗斯、伊朗、朝鲜规避制裁,不是偶尔、不是默许,而是结构化、系统化、长期化地在做。 因此,USCC在报告中,给美国国会提出了几条非常关键的建议。 第一,国会必须意识到,中共的网路太大、太深,已经不是“补漏洞”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美国要做的,不是继续“点对点抓违规”,而是要把自己的整个制裁体系、出口管制体系,整合成一套真正协同的“系统”。 具体怎么做?让财政部、商务部、司法部、FBI、国土安全部等机构联合行动、共享情报、同步执法。 第二,美国不能再单打独斗。 过去,美国宣布制裁,但欧洲、日本、韩国的动作可能会慢半拍,这就让灰色网络有空可钻。 USCC的建议是,未来美国制裁一个国家,盟友必须同步行动。 让规避成本一下子飙到“无法承受”的程度。不是东堵一下、西补一下,而是哪里都堵,同时堵。 第三,香港是规避网络的核心,美国必须升级监管。 为什么香港这么关键?因为它是国际金融通道,但监管比西方“松”,透明度不足,大量壳公司集中在这里。 报告建议国会必须重视香港的金融风险,把香港金融机构纳入更严格、更新的监管框架里,让香港不再是“黑洞”。 第四,美国必须为一场“长期战”做好准备。 北京在建构的是一个“平行经济系统”,规模大、速度快、覆盖深。如果美国的节奏是一年紧、一年松,那永远追不上中共灰色网络的扩散。 报告强调,美国需要一套长期、稳定、持续推进的对华战略,而不是偶尔发力、事后补洞,不然这条规避体系会越长越大,未来更难处理。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欢迎订阅GJW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时事》制作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