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圖為2021年5月12日,一對夫婦抱著剛出生的嬰兒在中國北京的一個當地公園散步。(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中共官方星期五(1月17日)公布統計數據,2024年總人口數連續第三年減少,死亡人口小幅超過出生人口。中國面臨著人口快速老化和持續的低出生率,專家警告未來幾年這一人口負成長的趨勢將會加速,成為經濟一個揮之不去的長期風險。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共國家統計局表示,迄2024年年末,中國總人口數14.08億人,比2023年末減少139萬人。但官方數據顯示,中國2024年總人口減少幅度不如前一年那麼大,而2023年總人口的減幅是2022年減幅的兩倍多。 星期五的數據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隨著勞工和消費者人數的下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陷入困境。老年人照護和退休福利成本的上升,也可能給已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帶來額外的壓力。 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出生人口954萬人,比前一年增加了5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比前一年的6.39‰略為增長。綜合2024年中國死亡人口1093萬、人口死亡率7.76‰來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0.99‰,總人口數連續三年下降。 中共自1979年至2015年實施「一胎化(或稱一孩)政策」,加上快速的城市化,使出生率幾十年來一直在下降。 中國曾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2023年已被印度超越。北京試圖通過補貼和支持生育的宣傳來提高不斷下降的出生率,其中包括對生育三個孩子的人提供現金補貼和住房成本方面的經濟援助。但這些措施只有暫時效果。 中共2016年結束了一胎化政策,並從2021年開始允許一對夫婦生育三個孩子。但對於這一個長期依賴龐大勞動力作為經濟增長動力的國家來說,並未能扭轉其人口下降的趨勢。 與鄰國日本和韓國一樣,中國民眾大量從農村遷移到城市,而在城市養育孩子的成本更高。育兒和教育的高昂費用、就業不確定性和經濟放緩,也使許多中國年輕人不願結婚生子。 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原因 人口統計學家表示,性別歧視和對女性照顧家庭的傳統期望加劇了這一問題。 「中國人口下降很大程度上有著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原因:沒有根本的結構性轉變--從加強社會保障網到消除性別歧視--人口下降的趨勢就無法逆轉,」密歇根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周韻(Yun Zhou)表示。 在中國,婚姻是生育率的主要指標,許多單身女性無法享有育兒福利。人口統計學家表示,2023年中國結婚數增加了12.4%(其中許多是因新冠疫情而被推遲),這導致2024年出生人數出現反彈,但預計2025年結婚數將再次下降。 獨立人口學家何亞福表示,許多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間推遲生育的夫婦選擇在2024年生孩子,這是人口出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到本世紀末,中國15至49歲的育齡婦女人口預計將減少三分之二以上,亦即不足一億人。 中國的人口困境導致勞動力萎縮,最終可能會損害經濟前景。此外,老年人口數量增加也將給資金不足的養老金體系帶來更大壓力。 官方數據顯示,迄2024年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億人、佔總人口的22%,比前一年的2.9697億人持續增加。 研究機構經濟學人智庫表示,迄2035年,60歲以上的人口預計將佔中國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中國科學院表示,迄2035年,養老金體系的資金將會耗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