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天安门附近小区。中共央行最近开始降息,以刺激房地产市场、加速经济发展。
【人民报消息】8月1日,中共国务院宣布实施新型城镇化的五年行动计划,以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引发关注。当局认为此举能提振内需,并刺激买房欲望,但不少民众和专家认为这是在把农民的福祉摆一边,没有考虑余下农村人口老弱病残如何能在城市生活。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为了挽救低迷的房市,北京当局上半年推行多项新政,包括鼓励银行应贷尽贷、支持地方收购库存作为保障性住房,并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金额。尽管这些措施缓解不少投资人的顾虑,却依旧难以提振民间的购房信心。 据澎湃新闻报导,东莞、北京和深圳等地出现购房「买一送一」的营销活动,其他更常见的做法还包括给予折扣、特价,或是购房送家电、送物业费、送车位等形式。 政府预期城镇化每提高1%年增消费需求2千亿 中国房市普遍处在筑底阶段之际,中共国务院又在8月1日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试图透过培育都市圈、加深城镇化和松绑落户限制,提振城市内需消费及房地产需求。根据该计划,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将取消落户限制要求;300万至500万的城市放宽落户条件,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则是寻求完善积分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据新华社报导,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郑备表示,2023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行动计划》则是把目标定在70%。因为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预期每年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 在被问及是否影响北京房市时,居民汤小姐告诉本台,近年无论是夫妻、子女、父母关系投靠,还是人才就业的落户积分指标都是逐年收紧。他说,北京不缺人所以和这政策没关系。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申请积分落户者超过10万人,当中仅大约6000人最终取得落户资格。 鼓励抑或驱赶农民迁居城市? 除了上述中央提出的《行动计划》,透过城镇化刺激内需和稳住房市,近期多地政府也扩大推行试点近10年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项目,表示如果满足并在指定地区买房,还可给予奖励或购房折扣。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成员身份用于修建住宅的用地。长期以来,宅基地只允许同村村民拥有,今年则打破限制,扩及所有农村户口间流转或是在试点地区自由买卖。 当局出台多起鼓励农民到城市置产的举措,却也引发许多网民质疑。有人认为这是在强制推行城市化,连「农民最后一点的宅基地也不放过」。此外,放宽落户仅有利于已在城市买房的农民,而「村里但凡肯干点活的青年」或买得起也已经买房了,剩余的宅基地可能甚至「卖不上价」。 资深时评人蔡慎坤告诉本台,北京当局积极转移农村人口到城市,其实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希望集约化管理,改善当前零星农地废耕或荒芜的情形。然而,与其转移农村人口到城市买房,不如保持农村原有的风貌,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让农村的人也能够在他原来所在的地方安居乐业」。 蔡慎坤说,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接近尾声」,留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如果到城市生活,只会增加地方负担:「他在农村,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自己种点菜、种点粮食,或者是做一些交换,至少还能保持一个温饱。如果把这批人赶到城市之后,他没有收入来源,城市的物价又高,什么东西都要拿钱买的,他靠什么东西生活?」 据南方都市报报导,有鉴于宅基地和农地几乎承担农民的所有收入和社会保障,近年中央推行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是也特别强调「自愿」的原则。7月履新的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也曾表示,要为农民的长远利益著想,不能「花个几万块钱就彻底买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