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率先减少在中、港投资的香港首富李嘉诚所属的「长江基建集团」8月14日正式宣布,下周一可以在英国伦交所正式进行第二上市。(郭威利/大纪元) |
【人民报消息】近年率先减少在中、港投资的香港首富李嘉诚 ,其所属的「长江基建集团」,周三(14日)正式宣布,下周一可以在英国伦交所正式进行第二上市。本台深入了解,有分析指,集团趁英国新政府上场后上市,目的是及早买「政治保险」,摆脱受中、港,因为香港已无法吸引到外国资金。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其掌管的「长江基建集团」(CK Infrastructure Holdings Limited),周三(14日)深夜宣布已向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申请批准於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进行「国际商业公司第二上市」,料将于下周一(19日)获准上市,股份代码为「CKI」。公司股份将同时英国和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1038」)进行买卖。集团指,在伦敦上市可让其身处不同地域的股东受惠,并有助提升公司形象,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以进行股份交易。
早于7月11日,「长江基建」已「放风」考虑在伦敦上市,当时在港股价随即抽上,全日报46.3元,升1.2元或2.7%,股价连升6日,累升5.3%。截至8月13日,公司股价过去1年已累计升逾42%。
分析:李嘉诚买「政治保险」
翻查资料,李嘉诚的「长和系」集团近年大手分散业务和资产撤离香港,今次英国上市的消息,再引起外界猜测撤资离港。不过,香港《前线财经台》台长颜宝刚则不认同,但相信「长江基建」赴英上市决定,「是为买份『政治保险』,亦获取来自国际投资者庞大的资本。」
颜宝刚说:「在(7月)英国工党的新政府刚上台一周,『长江基建』就宣布考虑赴伦敦上市,如今正式落实,我很相信是一个买『政治保险』的做法,『长江基建』确保给予英国政界的投资信心,即『长江基建』不是一间中资公司。另港股现时成交量和流通量不足,亦未能吸引更多外资重返香港投资。既然公司收入来源逾半来自英国,可借今次上市吸引英国退休基金、长线基金可以投资『长江基建』,因公司集中于基建、新能源等持较多现金流的业务。」
李嘉诚很早已部署把投资国际化
事实上,「长江基建」由1996年成立至今持续扩大欧美新能源、电力和基建市场,业务遍布英国、欧洲、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及中港地区,成为收购当地不少大型基建企业。目前近半资产均在欧洲,其中占21%的英国为最大市场;相反中、港分别仅为4%及3%。2023年集团年度业绩指,公司超过90%的溢利贡献、来自亚洲以外的业务,英国业务占长江基建2023年溢利贡献约50%。
而业务国际化的策略,令集团在近年疫情打击、高息环保、中西关系恶化、地缘局势紧张下,业逆市保持纯利增长,成为香港现存少数财务实力雄厚、现金充裕、低负债、有息派的大企业。
国际化让长江基建可以逆市派息
据最新「长江基建」今年中期业绩报告,截至6月底,中期纯利43.11亿元(港元,下同),按年多1.7%;营业额190.9亿元,少2.3%;基建投资的销售及利息收入24.78亿元,少22%;营运成本则减近9%,至19.18亿元,持有现金达92亿元,负债率只有9.8%,远低于市场水平。而公司股份表现上,每股溢利1.71元;每股中期息0.72元,多1.4%,连续4年增加;连同去年派发的末期息1.85元计,长建股息率4.6厘,另公司过去20多年来,即使2018年股价曾大跌,派息从未间断。
承继长和主席的李泽钜,曾近年多次指,「整个长江集团DNA都是全球公司」,今年初业绩大会曾指出,香港亦要保持国际化:「其实近年香港人真的挺辛苦,我们过了一浪接一浪的『压力测试』,首先有2019年的社会事件,然后新冠疫情,然后现在的经济似乎辛苦,如何应对要视乎香港政府,我的想法是香港一定要保住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地位。」
颜宝刚叹言,香港金融市场、恒生指数昔日亦曾保持国际化,吸引不少有外来企业及大型基金投资者来港挂牌,度过不少风雨,但近年急剧「A股化」,高度集中大陆市场,导致无法分散投资风险,并深受中国经济衰退和地缘政治局势影响,如今沦为「一潭死水」,而「长江」的国际化策略部署「值得香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