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一種美德,對保持心身健康大有益處。就算感恩遇到一個好天氣,也能帶給你快樂的心情。(人民報)
【人民報消息】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美德,一個人如果能夠常懷感恩之心,以德報德,知恩圖報,以德報怨,無愧於心,這樣的人就是大家公認的好人。無論遇到順境或逆境,他們的心態、情緒都會比較積極和正面,對保持心身健康大有益處。美國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常懷感恩的心態可以讓年長者活得更久。英國的研究顯示,有感恩心態的人更容易有健康的行為舉止,他們也更願意為未來著想。 據大紀元報導,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7月3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主導這項研究的流行病學系研究科學家陳英(Ying Chen,音譯)指出:「先前的研究顯示,感恩與較低的心理困擾風險、比較好的情緒和社會幸福感相關。然而,人們對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知之甚少。而我們的研究首次提供了關於這個主題以經驗為依據的證據,表明感恩可以延長年長者的壽命。」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49,275名老年婦女的資料來評估感恩的程度與死亡率。在2016年,這些平均年齡為79歲的參與者填寫了一份感恩問卷。她們對一些陳述進行評分,以表達她們同意或不同意。這些陳述包括「我的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和「如果我必須列出所有我心存感激的事情,那將是一份很長的清單」等。 研究發現,真心的感恩為大腦和情緒帶來的改變,可能超出你的想像。感恩問卷評分居於最高三分位數(tertile)的參與者在接下來的4年內死亡的風險比評分居於最低三分位數的參與者低9%。感恩似乎可以預防這項研究的每一種特定死亡原因,最重要的是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表示,為了更準確地量化感恩對死亡率的影響,該研究採取了「保守方法」來控制社會人口統計資料、健康史和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包括社會參與、宗教活動和保持樂觀,它們經常與感恩部分同時發生。 陳英提到,先前的研究說,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意識地培養感恩之情,例如每週幾次寫下或討論令你感激的事情。「我們希望進一步研究,提高感恩作為延長壽命之心理資源的理解。」 上述研究於7月3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上。 除了延長壽命之外,感恩也能讓自己比較快樂。 大紀元此前報導,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桑托斯(Laurie Santos)說,你可以在每晚就寢前寫下一天中讓你感恩的幾件事,這樣可以讓你在隔天早上比較快樂。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心理學家埃蒙斯(Robert Emmons)的研究發現,這種記下生活中幸事的簡單舉措能大幅改善幸福狀態。因此,桑托斯建議人們養成在睡前列出感謝清單的習慣。 知足和感恩讓人身心獲益 2021年6月,BBC 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Dr Michael Mosley)在他的播客《就一件事》(Just One Thing)中說,“知足者才能常樂”,這裡面是有其科學道理的。 中文的"知足常樂"與英文裡的"Count Your Blessings"非常相似,也就是對自己擁有的要知足、心存感恩的意思。 莫斯利醫生說,養成感恩習慣不但能讓人感覺更好,還能重新調整大腦思路,並對身心產生深遠影響。比如,寫下或想想一天中讓你感恩的幾件小事,不但會讓你更快樂,還能幫助降血壓和改善睡眠。 莫斯利說,表達感恩是積極心理學運動(也稱正面或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的一部分。它是心理學的最新分類,主要興起於1990年代末的美國。因此,很多關於感恩對身心影響的研究來自美國就也不為奇怪了。 美國對200名學生的一項研究發現,讓他們連續9周寫出感恩清單後,他們的幸福感大大提高,身體疾患也減少了。同時,由於對生活感覺更好,他們也開始做更多的運動。 在另一項對各種疼痛病症患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患者連續3周每天寫下他們感恩的5件小事。和對照組比較,那些每天感恩的人說,疼痛感大大減少,睡眠也有改善。 可能最令人吃驚的一個發現是,在另一項有關培養感激之心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志願者大腦的改變: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被更大程度地啟動。大腦這一部分負責決策以及獎勵。 感恩心態給慢性病患者帶來許多益處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富西雅·西羅瓦(Fuschia Sirois)博士的研究發現,培養感恩心態還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讓他們更傾向于做出健康的選擇,尤其是能為飽受慢性病痛折磨的人帶來了許多益處。 以睡眠為例,研究顯示,感恩心態讓人心理更積極、正面,凡事總往好處想,而不總是對當天的事情憂心忡忡,從而干擾睡眠。 在減壓方面,心存感恩可以減少壓力水準,看問題也更廣面而不是狹隘、偏執,同時提升人們對自己以及世界的積極心態。因為人在面臨壓力時會啟動身體的戰鬥或是逃跑機制(fight or flight),這時看問題也更容易狹隘。 西羅瓦博士說,有研究顯示,如果壓力水準降低了,會對壓力反應的生物相關性(bio-correlates)產生積極影響,生物相關性壓力反應之一是炎症,而炎症是導致一些列慢性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 西羅瓦博士的研究涵蓋17項不同領域,涉及5千人,內容包括從良好睡眠、健康飲食、到經常運動、少喝含咖啡因飲料以及健康行為方式等等。結果發現,有感恩心態的人也更容易有健康的行為舉止,他們也更願意為未來著想。表達感謝或心存感恩時,大腦會發生神經活動以及神經變化,大腦中負責這部分情感的區域會被啟動,而這一區域與思考未來行動後果能力的部分同屬一個區域,兩者之間有相互重疊的部分。 莫斯利醫生說,如果每天能寫下幾個讓你感恩的小事,這會立即改變你的思維過程,讓它從負面轉向正面, 從而改變你的情緒。從長遠來看,甚至可以重新調整大腦的思路連線。 有一些有效的方法讓人們學會感恩,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想出當天3件讓人感恩的事:這些往往是別人為你做的一些事情,叫做benefit-trigger gratitude(因為別人為你做的好事而讓你感恩);感恩有時也可以更廣義一些,比如早晨發現天氣陽光明媚,你也可以對此心存感恩:感謝這個美好天氣,能讓你有機會享受室外美好時光。△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