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針對中國的貿易戰正在升溫
饒怡明 李恆青
2024年6月15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歐盟6月12日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臨時加征最高可達38.1%的補貼關稅。歐盟官員表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業受到了政府補貼,從而削弱歐洲車企的競爭力。上個月,美國率先大幅提高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稅率高達100%;而土耳其也在原來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基礎上,徵收從中國進口的燃油車的關稅。另外,拉美一些國家也對中國其他出口商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抵制。種種跡象顯示,一場貿易戰正在醞釀當中。本期節目將就中國商品遭受多國抵制的發展狀況進行深入剖析。參加討論的嘉賓是美國馬里蘭州戰略與信息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
歐盟、美國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歐盟於6月12日宣布,針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歐盟表示,如果中方不能提出解決方案,懲罰性稅率將於7月4日生效。從歐盟文件中看到,懲罰性關稅稅率有所不同,對比亞迪的稅率為17.4%,對吉利為20%,對上汽為38.1%。
去年10月,歐盟正式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該調查將持續到今年10月下旬。屆時,歐盟將確定是否徵收慣例為5年關稅的決定。
歐盟進口的中國產電動車一直是由西方汽車製造商特斯拉、雷諾阿、達西亞和寶馬生產的。但歐盟預測,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從2019年的不到1%上升到目前的8%,到了2025年可能達到15%。
一個月前,美國對進口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提高了4倍,達到100%。這是拜登政府對進口中國18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的一部分。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美國發起多輪貿易戰,將從中國進口的3000多億美元的商品提高關稅。拜登上臺後,美國基本保留了這些關稅,僅對其中一些貨物進行豁免。白宮的公告指出,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工人和企業。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今年訪華期間,向中國提出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並點名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和其他清潔能源產品。《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相比電動汽車,美國加征關稅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板的影響可能更大。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表示,目前美國有超過80%的太陽能板生產在中國進行,而在中國生產的成本要比美國便宜60%。目前,中國太陽能企業大多從第三國將產品出口到美國,以規避審核。
6月7日,旨在保護美國太陽能產業不受外國競爭影響的關稅重新生效,結束了拜登政府為推動美國太陽能普及而批准的兩年暫停期。
於此同時,土耳其宣布一項總統令,將從中國進口的傳統燃油車也加征40%的關稅。去年3月,土耳其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40%的額外關稅。土耳其對大多數國家汽車進口稅率在10%左右,卻將中國電動車關稅提升到50%,並擴及所有中國汽車。
中國輸出過剩產能受到各國不同程度抵制
在美國和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提高進口關稅後,美國的盟友和拉美國家也紛紛加入抵制中國全球經濟擴張野心的行動。
據德國之聲報導,和美國簽署美墨加協定的加拿大和墨西哥近日都對此予以表態。加拿大表示,正在考慮是否也提高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關稅。而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墨西哥表現更為積極。2023年8月,墨西哥宣布上調包括鋼鐵、鋁等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為5-25%。今年3月,在結束反傾銷調查後,墨西哥將自中國進口的鋼球、鋼釘關稅從3.68%升至12.53%,此外還強行徵收31%的臨時補償稅。此外,中國廉價的紡織品也對墨西哥的服裝業構成威脅。巴西則通過對國際購物網站上低於50美元的商品徵收20%的關稅,來反擊中國的廉價進口商品。
德國之聲引述拉美問題專家豪瑟的話說,拉美國家越來越感覺到,中拉經貿關係中的主要獲益方是北京。拉丁美洲國家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地捲入中美地緣政治競爭的衝突中。
中國會有什麼樣的反擊?
針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中國敦促合作並遊說歐盟各個成員國,但北京還未公開表明針對關稅的反應是什麼。不過,北京今年一月已經針對法國的進口白蘭地啟動反傾銷調查。今年4月,北京還通過法律強化其反擊能力,以應付美國或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的措施。
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在6月8日發表社評寫道,一些歐盟政客想利用來自中國競爭的焦慮,美國一直向歐盟施壓,要求其仿效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這篇社評還表示,如果歐盟採取損害中國利益的措施,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自身利益,並警告說,低估中國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將是嚴重錯誤,也極度危險。
該報引述業內人士發文稱,中國相關行業擬向主管部門申請對歐盟進口的一些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但未提供細節。
今年五月,歐盟對來自中國的鍍錫或塗錫或非合金鋼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據彭博社報導,中國政府考慮將美歐出口到中國的大排量汽車關稅最高提升到25%。另外,中國商務部5月19日宣布,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美國、臺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環球時報》在五月份也曾引述業內人士的話說,一些中國企業要求有關部門對從歐盟進口的部分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