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任后第13次对台军售,美台商会:仍不够
锗辰芳
【人民报消息】美国国防部星期三(2月21日)宣布了一笔金额达7,500万美元对台军售,代表美台商业界的美台商业协会(USTBC)星期四(2月22日)说,虽然华盛顿将对台军售程序持续常态化值得欢迎,但是只专注于提供台湾弹药及系统维持能力等不对称能力来应对中共入侵的假想状况,无法满足目前台湾面对中共灰色地带胁迫的需要,近日发生在金门水域的事件凸显了这个问题。
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星期三发布声明说,已通报国会关于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台湾出售的总金额达7,500万美元的“先进战术数据链升级计划” ”(Advanced Tactical Data Link System Upgrade Planning) ,以强化台湾的通讯及网路安全,改善台湾应对当前及未来威胁的能力。
将派遣美政府人员赴台
这个「先进战术资料链升级计划」的内容,包括跨域解决方案(CDS)、高保障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通讯设备、需求分析、工程、技术服务、以及后勤和专案支援的其他相关内容。
此外,国防安全合作局也说,拟议军售的执行将需要估计200名美国政府人员及200名美国承包商代表前往接收方,以提供工程及技术支援服务,以及专案及技术审议。
美台商业协会周四在一项声明中对此军售案表示欢迎,但仍认为拜登行政当局的对台军售政策过于聚焦在不对称防卫能力上。
「我们欢迎这个持续常态化及定期化的军售进程。不过我们再一次见到的是专注于能力维持,而几乎没有考虑到台湾正面对的更广泛挑战——包括封锁和拦截的可能情况以及灰色地带的活动,」美台商业协会会长韩儒伯(Rupert Hammond-Chambers)说。
美应考虑更广泛军事选项
他说,该协会呼应被提名为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的塞缪尔·帕帕罗(Samuel Paparo)将军最近在参议院的证词中所说的,「如果我们只针对入侵进行规划,那么我们将导致更广泛的军事选项没有被纳入规划中。」
「不对称做法只是拼图中的一块,而不是整个拼图,行政当局必须扩大它的做法。我们的安全协助应该包括能让台湾回应所有挑战的能力,而不是只去应对入侵威胁,」韩儒伯说。
美台商会2022年5月曾经在一篇评论中批评拜登政府新的对台军售政策只专注于中共军防对台湾「诺曼第登陆日式」的攻击,并提出这种做法的缺点。韩儒伯说,该协会在针对近来几次军售发表评论时都不断提出同样的论点,因为这些军售「几乎都只专注于弹药及能力的维持。」
金门水域争端显示台湾海巡能力须增强
上个月才在台湾总统大选后随同前美国副国务卿基斯·克拉奇(Keith Krach)访台,并与台湾副总统及当选总统赖清德会面的韩儒伯也提到上周在金门附近水域发生的事件——一艘进入限制区的中国快艇因躲避台湾海巡人员追缉翻覆导致两人溺毙,随后引发一连串中共与台湾相互指责的争端。
「围绕金门所发生的事件需要台湾有一个有力的海巡力量来巡弋它的领水。培训与互操作性应该是最主要的目标,加速台湾海巡署船队的扩大及现代化也是如此,」韩儒伯说。
他说,将美国海岸防卫队现有的「哨兵级」(Sentinel)快速反应巡逻舰移交给台湾,同时也以较新的船只来取代美国的库存,可能是一个可行的做法,而且之前有过这种船只移交的前例,美国现有的财政资源分配也能吸收所需的开支。
台湾须有更多船只和飞机
韩儒伯认为,封锁的假想情况需要反潜船只及直升机来应对,也需要更大的船只来巡逻台湾的领水,台湾可以在自己的造船厂建造这样的船只,并且在国际上分包次级系统。
「面对中共持续不停的灰色地带压力,台湾快速增加的战机机队——预计在2026年底将有200架先进的F-16——也需要支援飞机,」他说:「美国现在看似无视这些挑战,但这有可能会制造台湾目前及未来的脆弱性。」
台北与北京的反应
台湾外交部周四在声明中说,已接到美国政府正式通知,美方行政部门已通知国会将对台出售这笔总价值达7,500万美元的军售,外交部对此表示高度欢迎,并感谢美国持续依据《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落实对台湾的安全承诺。
台湾外交部也说,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第13度宣布对台军售,「持续实践近年来对台军售常态化的政策,展现美国政府对台湾国防需求的高度重视,协助强化我国防卫与吓阻能力。」
声明还说,面对中共加大对台湾施压及灰色地带胁迫行径,台湾将持续提升自我防卫能力与不对称战力,「以实力守护国土,捍卫人民福祉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
中共外交部同日也在例行记者会答复美国这笔最新对台军售的相关问题。发言人毛宁重复官方一贯说法指称美国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八一七'公报规定」,中方对此「一贯坚决反对」,并敦促美方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停止制造台海局势紧张因素。
她还说,中方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23/8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