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大選倒數計時 賀錦麗和川普分赴搖擺州做最後努力(圖)
 
2024年11月4日發表
 
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總統提名人、美國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於2024年9月10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國家憲法中心(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 Center)進行總統選舉競選期間的首次辯論。(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在美國大選投票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天(11月3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前往美國中西部關鍵搖擺州之一的密歇根州拉票,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則馬不停蹄地旋風般奔走美國東部三個搖擺州。 據美國之音報導,即將於星期二舉行的美國大選已經進入倒計時,但是民調卻顯示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民意支持度仍然不分高下,始終處於膠著狀態。雙方的競選總部都不敢斷言誰將在決定此次大選結果的七個搖擺州獲勝。 路透社報導說,一項民調顯示,哈里斯目前在川普前兩次大選中都輕鬆拿下的艾奧瓦(Iowa)州領先,這表明此次大選非常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不過另一項民調顯示,哈里斯在艾奧瓦州的民意支持度仍然落後於川普。 哈里斯星期天計畫前往密歇根州的東蘭辛(East Lansing)競選,這裡是密歇根州立大學所在的大學城,而密歇根對哈里斯而言又是一個只能贏、不能輸的關鍵州。 密歇根州擁有大約20萬阿拉伯裔美國人,很多人也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但是他們總體上對哈里斯在此輪中東衝突上作為美國副總統的表現強烈不滿,認為她本該更加積極地推動結束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加沙的戰爭並減少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 川普則見縫插針,星期五走訪了密歇根州第八大城市迪爾伯恩(Dearborn),而這裡正是密歇根州阿拉伯裔美國人的主要聚集區。川普發出誓言,他如果當選美國總統,他一定會結束目前中東正在進行的戰爭。 路透社報導說,川普星期天將在美東三個州的三座小城鎮舉辦造勢活動,並希望以此激發作為他基本盤的鄉村選民的投票熱情。他一早計畫前往賓夕法尼亞州的利蒂茨(Lititz),下午奔赴北卡羅萊納州金斯頓(Kinston),而當晚將在喬治亞州的梅肯(Macon)舉辦一場造勢晚會。 路透社指出,這是自上週二開始以來,哈里斯和川普首次沒有同一天同州打擂臺。兩人星期六前往北卡州最大城市夏洛特(Charlotte)分別舉辦造勢大會時,他們的包機就分別停在相距不遠的同一停機坪上。 哈里斯星期六稍晚飛往紐約,令人意外地出現在美國著名夜間直播喜劇小品綜藝節目「星期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現場。 路透社指出,在選戰的最後幾天,哈里斯試圖告訴美國選民,她一定能將選民最為關切的通貨膨脹降下來。她還將川普描述成一個危險而變化無常之人,呼籲選民拋棄川普對政治進行分裂分化的策略。 「我們在這次選舉中有機會終結唐納德.川普試圖讓我們分裂和相互害怕的十年。這些我們都已經領教過了,」路透社援引她星期六在夏洛特造勢大會上的話說。 川普則指出,作為一位現任副總統,哈里斯應該對過去幾年來物價高企和移民湧入負責。他認為,移民的大量湧入對美國構成了生存威脅。 「他們所能得到的唯一免費援助就是一張回家的機票,」他星期六在北卡州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的造勢大會上說。 國會兩院選舉膠著 美聯社在報導中指出,不僅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勝負眼下難解難分,而且美國國會兩院的議員選舉也十分激烈和難分勝負。 美聯社指出,儘管美國兩黨都為贏得美國參眾兩院的控制權釋出渾身解數,但是眾議院的掌控權兩黨都是有希望而無把握;在參議院,所有三分之一的改選議員以及他們的挑戰者都卯足了勁,極力向選民推銷自己,為勝選在做最後的衝刺。 路透社指出,美國各州目前至少已有7500萬選民完成投票。而根據佛羅里達大學選舉實驗室的計算,這已經接近美國2020年大選選民投下1.6億張選票總數的一半。 但是,星期二投票結束後,最終的選舉結果仍可能需要好幾天才能揭曉,因為像賓州這樣兩位候選人得票數非常接近的州,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統計選民的郵寄選票才能讓兩人分出勝負。△
 
分享:
 
人氣:4,40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中國多地爆發疫情 醫院爆滿| #人民報
中國多地爆發疫情 醫院爆滿| #人民報
中國觀察:中共放軟話 求川普放一馬?| #人民報
中國觀察:中共放軟話 求川普放一馬?| #人民報
中共推10萬億化債計劃 分析:規模不夠市場失望| #人民報
中共推10萬億化債計劃 分析:規模不夠市場失望| #人民報
廣西村民拚了!用鋤頭抗暴;上海進博會突現危機;中國各地開始大規模排查
廣西村民拚了!用鋤頭抗暴;上海進博會突現危機;中國各地開始大規模排查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