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伴随中国人口问题日益突出,新生儿的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大省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基层社区近期开始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通过联系新婚夫妇和再婚家庭询问他们的生育计划,甚至协助填写生育计划书等,试图以此鼓励生育。然而,这种被称为"催生"的措施却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近年来,中国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为应对这一趋势,一些地方政府和社区开始采取主动措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的居委会主动联系新婚夫妇甚至是再婚夫妇,询问他们的生育计划,包括何时生育以及打算生几个孩子。同时,居委会还协助填写生育计划书,并将相关信息通报给上级部门。 河南郑州的退休教师贾女士本周五(22日)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基层社区对新婚夫妇的生育计划表现得尤为「积极」,当地计生人员主动介入新婚夫妇的生育计划:「你这边一结婚,他那边就会有专门负责的人主动联系你,问你们什么时候要孩子、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提前为你准备好各种资料,他们现在非常的积极主动。」 贾女士表示,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结婚后,社区居委会甚至要求他们提供基本信息,并协助填写电子生育计划表。她说:「我这边儿子结婚以后,这边负责人就跟我联系,说把基本信息报过来,我把这个啥帮你们弄好,还有什么电子表,表格给你们发过来,让你填写。」 不仅针对新婚夫妇,居委会还会联系离婚后再婚的家庭,鼓励他们制定生育计划。贾女士说:「他们这些主管,管计划生育的服务员一听说你再婚的,他们就赶紧跟你联系,说要孩子啊,还发表格让你填。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我周边有好多人说,我们自己养活不了自己。」 「催生」措施引发年轻人反感 山东居民卢女士提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让不少居民感到不适。她表示:「现在的『催生』换了一种方式,不是直接催生,变成了一种间接方式,会问你结婚多久、身体状况如何、做过婚检吗,计划什么时候生孩子、想生几个孩子。」 卢女士认为,年轻一代的育儿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轻易决定生育:「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的人,活得比七零、八零后的人活得明白,不会为了因为你催我,我面子上所谓的不好看。现在年轻人觉得,我的压力你们(政府)不能给我解除,我为什么要听你的(生孩子)?现在有好多年轻人不结婚。」 经济压力是最大生育阻力 在四川成都,周女士的家庭对生育二胎的想法持否定态度,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过大。她提到,社区要年轻人生孩子,但是很多人生不起:「压力太大,费用太高,上学都上不起。从幼儿园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养不起。大学毕业没有工作。现在我的孙女上的私立学校,一学期几万元、十万元,初中就要三十多万,加上杂费,没有四十万是上不了的。」 她说,即便是公立学校,也因位置偏远、配套设施不足而增加了额外的交通和租房成本:「公立学校大多分到郊区,既没有住宿条件,也没有便利的交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长只能在附近租房子,这样的负担对普通家庭来说很难承受。」 低生育率折射社会压力 天津居民唐女士通过观察自己社区的人口结构,也感觉到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她表示:「街道上基本都是老人,你走在街道上,见到三、五个孩子,逛街见不到(孩子)。现在很多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更别提生育了。我这次来南方,我女儿说:妈,有多少人跳楼,谁愿意生育?那时候说过,独生子女会由政府抚养,现在他们的承诺兑现了吗?他们哪个承诺兑现了?」 近年来,中共政府试图通过调整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开放二孩、三孩政策到出台各种育儿支持措施,虽然尝试不少,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社区「催生」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无奈与创新。然而,面对高昂的生育、育儿成本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这些措施能否真正改变中国低生育率的现状,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