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指南(107)历史上,古人去哪里躲避乱世
南洋富商
【人民报消息】1
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很难想像战乱之苦。在古代,一旦遇到乱世,就会人口大灭绝,经常灭绝过半,甚至超过90%。在某些地区,甚至荒无人烟。若想了解乱世之可怕,可以去搜索「古代人口大灭绝」,可以找到很多资料。
但是,总有一些地方,比别的地方更安全,更容易生存。这些地方,战火不容易蔓及,粮食可以自给,气温不至于冻死人,干旱不至于渴死人,也没有太多的瘟疫。
我们都是幸运的,要感谢祖先找到安全的地方,才能乱世求生,世代繁衍,才有了今天的你我。
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是乱世最安全的?或许我们可以从族谱开始讲。族谱得以延续,就是祖祖辈辈成功生存的路径记录。
2
很多人的家谱上,都提到一个地址:洪洞县大槐树。
元末明初的战乱,导致江淮以北的地区人口大灭绝。朱棣叛乱,又导致更多的人口损失。但是,在山西南部,有崇山峻岭包围的那些地区,未受战火影响,因此在洪武到永乐年间,有多次的人口大迁移,从晋南迁到各地。
这是朝廷主导的强制性的大移民。给你分配一块战乱荒芜的土地,给你路费,让你成为那块土地的地主。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都有大片荒地,都分配到很多山西移民。
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重要的移民登记派遣点。大家在这地方聚集,听从政府的派遣号令,领取路费,再分散到各地。
这棵大槐树,就成了诸多家族离开家乡前最后的记忆。
下面这张卫星地图,就是洪洞县大槐树周边的人口稠密地带。群山环绕,又有足够的平原,这种地方,经常是战乱最好的避难所。
如果你在太行山附近,不妨经常去山里走走,看看山之间那些有人居住的古老村落,去缅怀祖祖辈辈的踪迹。
3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人口大灭绝,是太平天国时代。太平天国动乱使得中国人口减少了几千万至上亿。
太平天国战争之前的浙江大约有人口3127万,战争之后,全省人口只剩1497万,人口损失1630万,损失比例为52%。
从这张表看,浙江损失最惨重的是湖州,从三百万人口减到九万。浙江大多数地区,甚至到1953年都未能恢复到1858年的人口数量!
唯一例外到是温州,人口不仅没少,还略有增长。
那么,温州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我们看看卫星地图。
温州东临大海,三面是崇山峻岭,只有海边有几片零星的平原。大军要进入这样的地带,必须翻山越岭,相当困难。而温州交通不便,平原不足,不像武汉、北京、郑州、徐州、南京、锦州之类的交通要道。1949年以前,温州从来不是「兵家必争之地」。
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有没有一场重大的战役发生在温州?没有,一次都没有。
但是,只有山不行,还得有人。完全没人的荒山,并不适合大批人居留,因为没用足够的物资与合作。人数太多,物资就跟不上。
记住一个原则:凡是「九省通衢」、「虎踞龙盘」、「兵家必争之地」,在乱世都是人口大灭绝的地方。
而温州山区,有很多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从南宋到现在,一直延续。他们的族谱祠堂,也香火不断。
4
我们再翻翻温州人的族谱,这些温州人都是从哪儿来的?
按照族谱记载,大约80%的温州人祖上来自福建。最多的是漳州、泉州、莆田。
在北宋,漳州、泉州、莆田都是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人考进士的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到了南宋,温州成为全国进士数量最多的地带,也离不开闽南移民的进入。
闽南,是逃避战乱路线中温州的前一站。闽南人大多数是来自中原的逃避战乱的人。闽南是怎样的地理位置呢?请看地图。
从地图可以看到,整个福建省,基本上都是崇山峻岭。只有东部和南部沿海有一点平原。这个位置,非常像温州。闽南平原面积比温州更大,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中原发生战乱,逃到闽南,是古人经常的选择。
当然,普通百姓既没有路费也没有地理知识从中原逃到闽南,能够逃避的,应该也是比较有钱的精英阶层。
钱多,知识多,在任何动乱时代,都多一份活命的机会。
闽南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闽南,它的影响力到达温州、台湾、潮汕、南洋华侨。
如果对照一下这几个地方的商人,大家会发现一个共性:善于发现商机,团结,抱团,互助,宗族观念强,重视乡亲关系,宗教迷信多,为了寻找机会满世界跑,善于打擦边球。
这种文化,其实就是闽南文化。这种文化的诞生,和「逃难文化」有关。
整个福建,都适合逃难,虽然别处的平原不如闽南多,但是山高水深,气候温暖,天高皇帝远。
福建土楼,就是一种很不错的古代堡垒。
5
看过东南沿海,再看看西南山区。
在西南的云南、贵州、西康一带,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有很多原始的生活方式。这些少数民族长期没有被同化为汉族,说明这地方不容易受战争洗劫,说明这里的人可以世世代代延续而不容易大灭绝。
西南地区,山高水急,经济落后,在古代对国家而言不是太重要,也不容易供给大规模的军队,又不是交通命脉,所有经常可以躲避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大凉山的彝族。彝族原本是居住在云南的,由于地方冲突或各种原因,迁居到极其偏僻的大凉山地区。此处穷山恶水,平地稀少,生存艰难,但是遇到乱世,却能保平安。
彝族人要背诵家族的「指路经」,这是他们家族祖祖辈辈迁徙路线的记录。人死之后,灵魂要根据「指路经」回到祖先最早的居住地。
「指路经」所记载的,其实就是他们祖先一次次做了正确的选择而血脉延续的记录。在人类历史上,生存是非常艰难的。任何一次错误选择,都可能导致灭族。
历史上的四川盆地,总比中原多一份和平。蜀道之难,总能舒缓一下外界的战火。只是一旦内部发生动乱,它就跟别的大平原一样,毫无抵抗力。所以张献忠在四川的大屠杀,造成四川话的毁灭。今天的四川话,是湖广和四川后混合的湖广话,原本的四川话已经没人会说。
对乱世逃生者而言,西南最可贵的,是可以通过一些古道,穿越丛林,穿越到缅甸、越南、尼泊尔、印度。
中洞苗寨隐藏在格凸河的奇山峻岭中 图/ctrip.com
苗寨景观 图/ctps.cn
这张图片是贵州的一个逃避战乱世外桃源,他们在一个偏僻山区的大山洞居住,现在还有59户人家,他们住在这里已经有二百多年了,依然保留很多二百年前的生活习惯。
6
说了东南和西南,也得说说东北。东北到处是大平原,并不是避乱的好地方。虽然有山,山不够险峻。虽然有河,溪流不够密集。
东北真的不太适合人类生活。气温太低,冬天没法出门,大雪一封山,哪儿都去不了。地广人稀,问路都找不到人。
除非你有很多库存,才可以躲在东北森林里避乱。普通中原人全家到大兴安岭避乱,是不可思议的。
东北人上山的例子,大概是清末民初的东北土匪。东北土匪是生存力极强的一类人,他们能够在物质极其简陋到条件下生活。他们的窝棚,通常是在地上找个凹坑,然后上面盖上一个盖子,就这么住。
有一本书,叫「东北土匪」,或许值得看看。
东北土匪的一些照片,现在还能找到。
与东北同样不适合逃生的是西北。沙漠和戈壁,虽然可以逃避战乱,却不容易生存。
7
普通人并没有很多选择,他们只能在自己家附近的地方躲避乱世。无论是太行山,大别山,大凉山,雁荡山,洞宫山,还是某个海岛。
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终极的避乱地点,是海外。
外逃,是躲避乱世的最好选择。
宋朝灭亡时,宰相陈宜中带著一群人避难越南,不知所终。
郑和下西洋,既不是为了发展国际贸易,也不是为了开拓疆域,只是为了追杀朱棣的政敌。
逃到东南亚,是古人非常常见的避乱或逃亡。
今日泰国的国王,菲律宾的总统,新加坡的总理,祖上都是避乱东南亚的华人。
如果在今天,帮古人选择一个逃难的最好地点,会选哪里?
如果让我推荐,首选新西兰。这是个跟各国都没有纷争的世外桃源,地大人少,有山有海有平原,食物资源丰富,没有毒蛇猛兽,四季如春,不会冻死热死,也不容易得传染病。
还有一些值得推荐的地方,比如北欧、加拿大、美国。这些国家人民头脑比较清醒冷静,已经有成熟的公民社会,大体上不会乱到哪里去。
遗憾的是,古人并没有那么多选择,他们即使逃到缅甸,逃到泰国,逃到菲律宾,逃到婆罗洲,也已经是九死一生。更何况语言不通,文化不熟,根本不知道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应该如何生活。
即使是逃到福建和广东的中原人,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也旷日持久,这就是常年不断的「客土战争」或「械斗」。仅仅在清代,客土冲突就打死了上百万人。
那些逃到东南亚,最终融入当地民族成为土著或「娘惹」的中原人,是多么不容易。
槟城娘惹博物馆
总结一下适合古人逃避乱世的地点,大体上有这些特点:
被高山隔开的小块的平原,物产要丰富。有天然险阻,又有足够的平地供人居住,还能提供足够的粮食。
气温不要太低。寒冷地带不适合生存。缺衣少穿冻死,是古人动乱年代的一个重要死因。北大荒和青藏高原之类的地方,再和平也不适合生活。
有干净水源。西北地带几乎没水,不适合居住。西南和东南山区,多溪流,降雨量足。
避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要选一个对军事和政治「无关紧要」不起眼的地方。不要选一线城市。
周围的环境,你要容易融入。如果那里的土著和你文化冲突极大,你去了那里就会被排挤,可能几代人都无法融入。
靠近边疆和大海。给自己逃避海外留一条路。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10/8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