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對聯:色難與容易。(人民報製圖)
【人民報消息】對聯又稱對子,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文化中獨特的藝術形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開始把聯語寫在桃木板上。根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則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 每當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張貼新的對聯,講的都是吉祥話,希望一家老小都能在新的一年裡和順、平安。 對聯由格律詩的對偶句和駢賦的儷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對聯除了言簡意深,也多暗藏為人處世的智慧。下面向讀者介紹一副只有4個字的對聯,只有上、下聯,沒有橫批。這付對聯雖短,但飽含人生哲理,觸動著無數人的心。 上聯:色難 下聯:容易 ●色難 “色難”一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這話的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困難的事。 “色難”就難在為人子女在侍奉父母時,很難有一個謙和的態度。若父母處於久病之中,那麼更是難上加難。 據搜狐報導,很多兒女長大有錢時,要給父母買些東西,甚至買車、買房都不是難事,但是最難做到的就是給父母好臉色看。因為他們往往會流露出蔑視和不耐煩,但這種孝心完全不到位,只會讓父母感到難堪、不安心。 或許有人認為,只要能買房子、請看護、吃大餐、去旅遊就是孝順父母。但提供給父母的任何物質享受,只能說是低層面的“孝”;高層面的“孝”,則是表現在對父母的尊敬與重視,讓他們心裡能獲得寬慰。所以當為人子女在侍奉父母時,能有一顆恭敬的心,任勞任怨,那才是真正的孝順。 父母在年輕時,想方設法為了我們奔波忙碌,就希望能讓我們能安穩學習,養成良好的品行。但隨著年齡漸長,原本受子女尊敬的父母親,就逐漸遭到忽視。認為老邁的父母無能、囉嗦、遲緩,言語間總是充滿了抱怨與不滿,甚至無視體弱多病的父母,當他們的存在是拖油瓶,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 種種一切,看在過往全心為子女付出的父母眼中,其實反而會讓他們感到心酸,淚往心裡流。 願每個為人子女的人,能心懷感恩之情,多想想父母曾經的付出和哺育之恩,和顏悅色對待父母,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否則,自己的孩子有樣學樣,終有一天,自己也有年老體衰的一天,那個時候,善惡報應來臨之時,自己也將成日面對孩子的鄙視與不屑,惶惶度日,徒增懊悔。 ●容易 “容易”一詞,則見於西漢《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于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進諫言很不容易。後來則有事情做起來並不像說的那樣簡單之意。 在古代,臣子要向皇上進諫言的時候,並不是件輕鬆的事,輕則令對方感到不悅,落得冷漠以對的下場,若不小心觸犯龍顏,還可能會落個身首異處,甚至禍及家族的聲譽及性命,所以一點也不是件輕鬆的事。因此對古代臣子來說,怎樣跟皇上進言,能讓皇上接受的同時,還能全身而退,真是考驗臣子的智慧及話術。 即使在今天,你想要給上司或者老闆,甚至朋友提一點建議,其實也不容易,因為“忠言逆耳”、“良言苦口”,現在的人都有一顆“玻璃心”,承受力和忍耐力非常有限。特別是在中國,如果你在網上給政府提一點建議,即使你講的是真話,出發點是為了改善公共服務,提高行政辦事效率,那也不行。中共當局對這類講真話的網民輕者刪帖、封號,重者以“洩露國家機密”或間諜治罪。老百姓唯有等著看中共被老天爺收拾。 這副對聯,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形成小類對,“易”與“難”卻又是一組反義詞,可說是對仗極為工巧。而這副僅僅4字的對聯,放到我們生活中來檢視的話,也會令人讚歎古人高深的智慧。△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