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德行令人敬仰的魏骥(图)
 
宋宝蓝
 
2021年3月30日发表
 
魏骥临死之前,仍在担心劳民伤财,可谓是一代纯臣。

【人民报消息】明成祖永乐时期,魏骥以进士副榜出仕,朝廷任命他到松江担任训导,督察学务。他常常在夜里携带着茶水粥饭,去犒劳那些辛苦读书的学子。学子们感念他的恩德,所以奋发读书,很多人取得功名成就,直接为朝廷和地方培养许多优秀的人才。魏骥还奉诏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书成之后,他回到任上,被推荐为太常博士。 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魏骥担任吏部侍郎时,屡次奉命巡视京都及附近的地区,查访民间疾苦。正统十四年,升任吏部尚书。他禀性劲直,对君子和小人分辨得很清楚,常说一句话:「没有是非之心,不是人啊!」 当时宦官王振得到明英宗的宠信,王振仗着天子的宠信,欺上瞒下,擅权跋扈,凌辱朝中的公卿大臣,惟独不敢欺辱魏骥,还尊称他为「先生」。 魏骥为官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等朝,曾多次到京师辞官,都没有获得皇帝的允许。大学士陈循是魏骥的学生,他曾表示自己可以请朝廷为老师加官封爵,被魏骥严词拒绝。 魏骥直到七十七岁被允许退休后,才回到了家乡。平日,他与乡里人相处和睦,教导子孙孝悌之道,勤恳耕种。他居家一直布衣粗食,不置产业。时常戴着斗笠行走在田间。有一回,他遇到钱塘主簿,官吏喝责问他是谁。他回答:「我是萧山县的魏骥。」主簿一听到他的大名,顿时仓皇致歉。 他胸怀忧国忧民之心,越到年迈时,那份责任心愈加深重。当时萧山常发生水患,魏骥教众人修缮浚湖湖堤,兴湖利,又修螺山、石岩、毕公等蓄贮雨水的塘堰,以灌溉农田并防范灾患。 他为人敦厚,心地诚实光明,不仅遵循礼教,倡导理学,还大力鼓励青年才俊进学。退休二十多年来,虽然身在民间,仍是戮力辅助朝廷协理一方,苦心教化百姓,四方都景仰他的德行。 明宪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魏骥九十八岁时,御史梁昉上奏天子,恳请效法前朝,尊敬那些德高望重且年迈的大臣,予以表彰。天子读罢他推荐魏骥的奏章,欣然赞叹,于是派人慰问魏骥,赐予羊、酒,并命官府每月赠米三石。可惜天子的表彰尚未到达,魏骥就去世了。 他去世后,朝廷照礼制赐祭葬,赠其谥号「文靖」。魏骥的儿子魏完遵循父亲的遗言,辞谢朝廷祭葬,奏请天子将那些葬金用以赈济灾民。明宪宗怅然若失,叹道:「魏骥临死之前,仍在担心劳民伤财,可谓是一代纯臣。」于是准奏赈济灾民。萧山百姓感念魏骥之恩,请求在德惠祠祭祀魏骥,获朝廷同意。 (参考数据:《明史》)△ (有删减)

 
分享:
 
人气:20,218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