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不欺 古人的經營之道(圖)
2020年7月4日發表
稱量度衡關乎生死,缺斤少兩,少一兩折福,少二兩折祿,少三兩就折壽了。這把古人流傳下來的、作爲誠信標杆的秤,凝聚着傳統文化的精華。
|
【人民報消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包含了誠與信,無誠無以處世,無信無以立身。誠信是做人的準則,商業道德也以此爲支柱。以信義爲重,乃是商人中的誠賈、廉賈的本色。歷朝歷代出現很多誠信重義、富甲一方的商人,他們以信、義、誠、仁經商,在商界贏得佳譽,結果「基業日隆,家道漸裕」。
作爲誠信標杆的秤
中國古代的秤,十六兩制,分別以十六顆星星作標識,前六兩是南鬥星六顆,再七兩是北斗星七顆,最後三兩是福祿壽三星,南鬥主生,北斗主死,福祿壽主福氣、財富和壽命,古人的含義非常清晰,量度衡關乎生死,缺斤少兩,少一兩折福,少二兩折祿,少三兩就折壽了。這把古人流傳下來的、作爲誠信標杆的秤,凝聚着傳統文化的精華。
誠信不欺是經商長久取勝的基本因素,經商活動屬於「陶朱事業」,須以「管鮑之風」爲榜樣,對待顧客、商家,無論大小都應以誠相待。
范蠡經商 注重仁義道義信義
范蠡是歷史上道商之鼻祖,史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其它史書中也概括范蠡平生是「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爲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經商講究仁義,從不唯利是圖,對合作者謙和禮讓,對僱工則慷慨大方;遇到災年減產就減免地租,還開粥場賑濟災民。在經商中,年初他和農民、商人簽訂商品收購合約,到年底如果商品價格上漲,范蠡就按照年底市場現價收購;如果下跌,就嚴格履行合約價格。由此,范蠡擁有商人、工匠和農民羣體的衆多人心,擁有大量穩定的合作伙伴。因爲精誠合作,總成本降低很多,最終達到合作互利的成果。
范蠡重信義,有一次,范蠡經商資金週轉困難,向一富戶借10萬錢。一年後,富戶帶着借據出門討債,包裹不慎掉到江中,借據和路費都沒了,於是投奔范蠡。即使沒有借據,范蠡不僅連本帶息歸還欠款,又額外送他路費。范蠡的仁信之名廣傳天下,在日後的經商中,各富戶願意主動送錢上門,幫范蠡度過財政危機。
范蠡經商還「富好行其德」,十分講究道德和道義。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又一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把財富分給窮人及較疏遠的兄弟,不爲金錢所累。
范蠡治國則國盛,治家則家富,還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宋代王十朋曾寫詩「只與君王共辛苦,功成身退步逡出。五湖渺渺煙波闊,誰是扁舟第一人」來讚揚他。
儒商始祖 端木遺風
端木賜,字子貢,孔門十哲之一。他擅於經商之道,曾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端木也是中國儒商始祖。
《論語.先進》載孔子之言曰:「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說的是子貢喜歡做生意,預測商情十分準。《史記.貨殖列傳》將他列爲富翁排行榜第二。
子貢可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儒學出身經商致富的商界奇才。
子貢之所以能成爲儒商的鼻祖,與他的道德、志向、 學識、修養分不開。他奉行「貧而樂,富而好禮」。《論語.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八章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其中「博施於民而能濟衆」即反映子貢經商的道德情操與志向。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的記載,說他善於觀察市場行情,東西賤時買進來貯存,東西貴時再賣出去獲利。子貢就是這樣擅於觀察市場、駕馭市場並從中獲利的精明商人。
但是商人的趨利性並沒有影響子貢對道德的追求,君子風範是子貢一生的追求。子貢是孔子儒家學說的積極踐行者和傳播者。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子貢始終伴其左右。
《呂氏春秋》記載「子貢贖人」的事蹟:當時魯國有項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淪爲奴隸,有人出錢把他贖回來,可到國庫取贖金。子貢一次贖了一個在外國淪爲奴隸的魯國人,他認爲做好事求回報不道德,拒絕國家賠償他贖金,其仁德之心可見一斑。
清朝義商謝廷恩 誠信無欺
江西撫州人謝廷恩是清朝著名的義商,被人們尊稱「西老爺」。謝廷恩從小家境貧寒,十六歲開始到四川、福建、廣東經商,以販運崇仁特產苧麻(中國古代重要的纖維作物之一)爲主,兼營生活用品。
謝廷恩作風正派,經商誠信無欺。一次,他在福建經商時,一位首次在謝廷恩處購買苧麻的商人拿貨付款後便立即走了。謝廷恩清點貨款,發現他多給了總貨款一半的錢。身邊的人勸他裝進自己腰包,但謝廷恩卻想盡一切辦法找到客人還錢。
謝廷恩對這個客人不熟悉,只知道他是某綢布店老闆。他便在城中的綢布店一家家找,終於找到這位客人。謝廷恩將多出的貨款返還給他,客人意外之餘,被謝廷恩正派的爲人折服,兩人成爲朋友。
這個故事在福建當地廣爲流傳,這位客人不僅成爲謝廷恩忠實客戶,還介紹城內其他老闆在謝廷恩處購買貨物。
謝廷恩經商注重誠信,爲人正派,只要是在謝廷恩處進的貨,客人都十分放心,謝廷恩已成爲行業的活字招牌,生意越做越大,不到二十年便已成爲撫州當地鉅富。
仁愛之心寬厚之德 經商成功奧妙
信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道德標準,爲人修身處世的行爲基礎。義是衡量是非善惡的標準,信人或以信待人,都是與義同在,依義而行。而義利之辨,古已有之,商人更是首當其衝,誠賈會以義爲重。
一些傑出的古代商人深知,只有重商德才能把生意做長、做穩、做大、做活,否則不管是否合理,一槌子買賣狠賺一筆,但信譽喪失,以後人們不敢再領教。
晉商王文顯訓誡其子說:「善商者,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明之行,是故雖利而不污……利以義制,名以清修,各守其業……如此則子孫必昌,身安而家肥富。」他說出這個道理,經商謹厚重義,可富而經久,合乎商人最大和長遠利益。
經商重義,講義必然以信爲重,信可說是以義制利、循義經商的一種外在表現。「信近乎義」,把嚴守信用作爲商道傳承是古代很多誠賈的傳統。
明嘉靖間徽商許文才「貿遷貨居、市不二價」。另一個明朝徽商胡仁之,經營糧食,誠信不欺,大災之年不爲「鬥米千錢」所動,拒絕在米中摻假,表示決不賺昧心錢、損害信譽。「平則人易親,信則公道着,到處樹根基,無往而不利。」經商講信,商人並不會吃虧。
在商道中,講義、講信、講誠,皆出於孔子所說「仁者愛人」。有「商祖」之譽的戰國時期白圭曾定「治生四德」,即智、勇、仁、強,更突出其中的「仁」字。他不壓價拒收,不囤積居奇,以「知取予」(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爲行「仁」術,重視扶植生產、調節供求。
清康熙間徽商吳鈵秉承以仁心經商,並給其子立下十二字訓言:「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親好人。」教導後人在經商中要存仁愛之心、寬厚之德,這是經商成功奧妙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