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唐朝宰相盧鈞德義兼備 得神明相助(圖)

周曉輝




圖為清 袁耀《蓬萊仙境圖》。

【人民報消息】唐朝名臣盧鈞(公元778~864年),在唐憲宗時中進士,在唐文宗時任左補闕,以審理宰相宋申錫之冤獄而成名。此後,在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先後拜尚書郎、常州刺史、給事中、鎮國軍使、廣州刺史、禦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昭義節度使、宣武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尚書左仆射(宰相)、太保等職,政績顯著,史稱其「踐歷中外,事功益茂」。

神明暗中相助

盧鈞早年就有神奇的經歷。他剛進士及第時,不擅應酬,而且手頭拮據。一天,有一人自薦做他的僕人,該人服飾鮮亮整潔,其幹練亦與尋常人等不同,尤其他常常提點盧鈞如何與人應酬。

一次需要籌備宴會,盧鈞覺得時間緊,難以籌辦,因此很著急。這個僕人問盧鈞何事如此傷神,盧鈞以實告之。僕人卻說這並非難事,並問他最先應該做哪件事。起初,盧鈞懷疑他在說大話,繼而想考驗他是否有真本事,就讓他先找一處大宅邸,作為置備酒宴的場所。

僕人領命而去,頃刻間就回來了,說已經找到宅邸,請盧鈞前去查看。第二天,抱著試一試態度的盧鈞去看房子,到了才發現是一座堪比宮苑的華貴宅子。他很高興,卻又道:「這個地方雖然符合標準,但不太容易布置。」僕人說只要把宴會的日期告訴他,他就可以幫助布置,並負責此事。盧鈞擔心他是否有這樣的能力,便反覆詰問,僕人只是微笑並不作答。盧鈞猜想他可能不是常人,也就不再猜疑了。

到了宴會那一天,盧鈞看到房子中的窗簾、座墊之類的裝飾一應俱全,華麗無比,松竹花卉等裝飾物品都各得其所。宴會結束後,出席宴會的公卿大臣無不稱讚。

次日,僕人以需要歸還物品的理由告假,卻一去不返。

十天後,深覺蹊蹺的盧鈞再次去了那座舉辦宴會的宅邸尋訪僕人,卻發現那裏一無所有,只剩殘垣斷壁而已。時人聽說後,認為是盧鈞的仁厚感動神明,並在暗中幫助他使宴會得以完美舉辦。

修道人的點化

盧鈞因審理宰相宋申錫之冤獄而出名後,被授為尚書郎,帶病出任均州刺史。到了任所後,他的病情加重,瘦得很厲害,無法見人,便在郡後山齋獨居以修身養性。他手下人員也都離他遠遠的,除非盧鈞招呼才上前。

一天,突然有一個衣著破舊的人從院墻外跳入,自說姓王,從山中而來。盧鈞笑著說:「即是王山人,請問有何指教?」

王山人道:「大人命貴,當位極人臣,但壽命不長,如今災運正深,有久治不愈的疾病,所以來搭救你。」

盧鈞打算召喚仆從送些茶水過來。王山人阻止了他,然後將腰巾在井水中蘸了蘸,拿出一粒仙丹,讓盧鈞就著腰巾擠出來的水咽下仙丹,並告訴他:「五天后,你的病就會好了,會比以往更加健康。兩年後,你會再次有大厄運。在此期間,你應當努力建立陰功,以救人憫物為念。我們下一次相見會在初夏時分。」

果不其然,五天后,盧鈞的病就好了,十多天后徹底康復。第二年,他解職回京,任鹽鐵判官。當年黃曆夏四月,他在務本東門道旁又一次見到王山人。

王山人到了盧家很高興地說:「大人原本的第二次壽限之危已經過去了。本來災厄嚴重,但因你去年昭雪冤獄,救活三個人的性命,所以災厄業已平息。本月會有三五天小病,不足為慮。」

第二天,盧鈞讓兩個僕人拿著十千錢,到狗脊坡分發施捨給貧窮有病的人。之後王山人要離去,臨行前道:「第二十三年五月五日午時,可令一個道士到萬山頂上等我。那時你鎮守漢中,當有仙丹給你,不要誤了期限啊!」從此盧鈞步步高升,富貴難言。

轉眼,二十三年過去了,盧鈞正鎮守漢南。到了約定的那一天,盧鈞命道士牛知微登上萬山之頂。王山人早已等候在那裏,他拿出兩粒金丹,讓牛知微吃下,並說:「你有道氣但缺少陰德,不合道品,你需要更加勤修。」又拿出十粒金丹,讓牛知微帶給盧鈞,並轉告他:「可以長壽,但莫忘修煉。塵世大限後,等他回蓬萊仙宮。」說罷就不見蹤影。

德義兼備

盧鈞為人仁恕、為政廉潔。嶺南是海上商道的起點,匯聚大量奇珍異寶,前任節度使想方設法來獲取這些財寶,離任時滿載而歸。但盧鈞在任嶺南節度使時,對於珍寶分毫不取,還請監軍兼領市舶使一職,自己也不加干預。

自德宗貞元年間以來,士人多有獲罪而被流放嶺南者,很多病故在流放地,而他們的後代也大多貧苦不堪,即便遇到大赦也無法返鄉。盧鈞同情他們的遭遇,拿出自己的俸祿為他們購買棺槨,幫助他們安葬親人;如果他們生病,就幫助他們買藥救治。對於無人照料的孤兒寡女,則資助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婚嫁。盧鈞前後共幫助數百家人,嶺南人為其德義所感動,當地山越人的舊俗也有所改變,更加人性化。

之前,嶺南當地少數民族與漢人雜居、通婚,常常私占耕地、營建住宅。官吏阻撓,時常導致衝突。盧鈞到任後,下令禁止少數民族與漢人通婚,並嚴禁以私人名義占有田產,由是彼此不相犯,相安無事。

在盧鈞三年任滿時,漢人、少數民族數千人請求為他立生祠,以紀念其功德,但盧鈞極力推辭。

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昭義(治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劉稹叛亂。平息叛亂後,武宗派為人寬厚、頗得眾心的盧鈞兼任昭義軍節度使等職。在其抵達前,劉稹部將白惟信率三千餘人抗拒唐軍,拒絕大將石雄的招降。待盧鈞到後,白惟信卻主動歸降。石雄想要殺盡參與叛亂的昭義士兵,盧鈞不許,而是安坐堂上審理,最後僅有白惟信被送至京師處理,其餘部眾都被赦免。

其後盧鈞又任戶部尚書、外授檢校尚書右仆射、汴州刺史、禦史大夫、宣武軍節度、宋亳汴潁觀察等使(宣武節度使),並加檢校司空銜等,皆以仁厚待人處事。

唐宣宗大中九年,皇帝下詔曰:「河東軍節度使盧鈞,長才博達,敏識宏深。藹山河之靈,抱瑚璉之器。多能不耀,用晦而彰。由嶺表而至太原,五換節鉞,仁聲載路,公論彌高。藩垣之和氣不衰,臺閣之清風常在,宜升揆路,以表群僚。可尚書左仆射。」

唐懿宗鹹通五年,盧鈞去世,享年八十七歲。朝廷追贈太傅,謚號「元」。其八十多歲仍耳目聰明、氣力不衰,更奇特的是,他去世之時異香充滿屋子。

(參考數據:《舊唐書》、《新唐書》、《太平廣記》、《神仙感遇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7/18/71159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