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機緣巧隨 訪《平安夜》誕生地(圖)
 
黃芩
 
2020年12月7日發表
 
聖.尼古勞斯教堂的禮拜堂,首次演奏《平安夜》的地方。

【人民報消息】如果不是錯過了一個出口,如果不是那座跨越德奧兩國的橋樑因檢修設了路障,如果沒有薩爾斯河畔閒坐老人的熱心指點,幾乎就與聞名遐邇的景觀無緣了。一個看似巧而又巧的機緣,將我帶到離薩爾斯堡大約20公里一個叫做奧本多夫(Oberndorf)的奧地利小村。在那裏,見識了世界上同一天被演唱次數最多的一首歌曲——《平安夜》的誕生地,聖誕之夜,全世界都在演唱這首歌。 一年秋天從奧地利薩爾斯堡開車返回德國時,因錯過一個路口,找不到原本打算走的路線。經一位熱心人指點迷津,說是往東開不遠有一座連接德國和奧地利的橋樑。之後,來到了奧本多夫,找到了那座橋。 誰知,橋前立着一塊牌子,機動車不能通過,原來趕上了每四年一次的檢修,路要被阻擋三個小時,如果想返回德國,還得回到薩爾斯堡,這可真讓人沮喪。幸虧那天天氣非常好,沿河兩岸景緻怡人,那座橋看上去挺有歷史的,心想,就當成是旅遊吧。於是,向悠閒地坐在河邊長椅上曬太陽的老人打探起來。 誰知老人滔滔不絕介紹了起來,說這是著名的聖誕樂曲《平安夜》誕生地,還指着不遠處的小教堂說,每年12月24日,那裏都會聚集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爲的就是在發源地聽到它。 老人不光是介紹,還自告奮勇做嚮導,非拉着我到那個小教堂去不可,說來了沒去看看,將來會後悔的。他推起自行車,和我一起沿着河邊掛滿金黃橙紅葉子的林蔭大道漫步,來到了《平安夜》誕生的聖.尼古勞斯教堂。 關於《平安夜》歌曲的誕生流傳着不同的版本,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奧本多夫曾居住着許多藝術家,每年聖誕前夕,人們都要聚集在村裏聖.尼古勞斯教堂唱許多聖誕歌曲,感激耶穌的降臨。 由於這裏地勢低,每年夏季,村莊都會被薩爾斯河洪水侵襲。到了1818年,聖尼古勞斯教堂也遭遇洪水,教堂的管風琴受損,還被老鼠咬壞,這下大家可急壞了。神父約瑟夫.摩爾(Joseph Mohr)向大家保證,一定會在聖誕節前想辦法籌款修好風琴。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就是聖誕節了,經費依然無着落。摩爾神父只好拿着自己寫的歌詞《平安夜》,請他的朋友、當地小學校長弗蘭茨.格魯伯(Franz Xaver Gruber,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譜曲。聖誕夜,他們用現有的樂器吉他和直笛伴奏,與唱詩班表演了這曲《平安夜》,讓當地居民度過了一個特別的聖誕節。 聖誕過後,人們漸漸忘掉了這首樂譜,它在風琴上擱了一年,如果不是次年鄰村的風琴修理師終於來到聖尼古勞斯教堂修琴,這首《平安夜》可能會永遠被塵埃掩埋。 風琴修好後,格魯伯彈奏《平安夜》試琴,令修琴師大爲欣賞,就把這首歌曲帶回家,十年後,他把曲子交給成名的斯特拉斯姐妹(Familie Strasser),她們在1831年德國萊比錫商展會上演唱,之後這首歌曲傳開了。過了22年,傳到了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通令全國,將《平安夜》列爲所有聖誕音樂會必唱之歌。之後,這首歌曲傳遍世界,據說已經翻譯成三百多種語言,成爲世界最普遍、最知名的樂曲之一。 現存的聖.尼古勞斯教堂已不是原裝,那座已被洪水沖垮,村民沒將整座教堂重修,只是將當時演奏《平安夜》的禮拜堂修建了起來。儘管如此,每年聖誕夜禮拜堂外的草坪上都站滿了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人羣。 參觀完《平安夜》的誕生地,和老人並坐在河邊遙望對岸的德國,享受着秋日的美景和安寧。在這個看似偶然的巧合,有幸到《平安夜》的誕生地一遊,算是一份天賜機緣吧。△

 
分享:
 
人氣:22,30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