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
 

宽容之心(图)




他在剧烈的痛苦中,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

【人民报消息】人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和处理方法千差万别,之所以有区别是因为每个人的道德标准不同,因此所思所想所为不同。下面这些古代历史故事讲的就是这方面的理。

遭意外刀伤 隐瞒医者过失

隋朝时期,有一位学识广博的义士张文诩,平日待人处世从来不揭他人短处,一心宽厚待人。他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却能在日常待人细节中善待于人,时人尊称他为张先生。

有一回,张文诩的腰部患有疾病,有一位医者自称善于以符咒治病,祝咒后可以痊愈。张文诩就让他为自己治疗,不料被刀刃所伤,张文诩一下痛得倒在床上。

医生见状恐慌不已,急忙向张文诩叩头请罪。张文诩忍着剧痛,没有愤怒,也没有责备,只是叫他赶紧回去,并对外界隐瞒此事。

张文诩的妻子发现他身上的伤,问他是怎么弄的。他说:「昨天,我头晕目眩,一不小心掉进坑里,把腰弄伤了。」

张文诩隐瞒医生的失误,没有对外张扬,通常他都是这样对待类似这样的事情。

他在剧烈的痛苦中,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这颗宽宏的心能理解别人,知道医者不是有意伤害他的。

贤德孝媳 忍辱不辩不争

宋朝官修巨著《太平广记》收录一位孝妇的事迹。面对不公的对待与无理的打骂,这位孝妇在屈辱中依然守护着善良的心。

兖州有一民妇贺氏,邻居称她为贺织女。她的父母都以务农为业,她的丈夫挑货贩卖,往来于州郡之间。贺氏初为人妇,不到十天,她的丈夫就外出做生意了。每外出一趟,几年才能回来。到家待上几天,就又出门,从来不出钱赡养母亲、妻子,所以邻居都认为他是个无赖、不孝子。

贺氏知道丈夫赚到的一点钱都拿给了他的小妾。但每次丈夫回来,她始终勤恳地侍奉他,从未流露出丝毫鄙视的神色。贺氏为人贤德,她的丈夫虽然自知无理惭愧,但常无缘无故地殴打辱骂贺氏,贺氏也从不与他对打对骂。

贺氏的婆婆又老又病,不孝子也不周济母亲,使她经常忍饥挨饿。贺氏便给人家织布挣钱,宁可自己挨饿受冻,所得的收入全部供给婆婆所用。婆婆也不知心疼儿媳,还时常虐待她。贺氏担心老人生气气坏身体,更加和颜悦色,恭敬地对待她,迎合她的心意。

贺氏的丈夫曾把小妾领到家中,贺氏便以妹妹相称,脸上也没有怨恨妒嫉的颜色。贺氏作为媳妇二十多年,她的丈夫没在家里住上半年,但她勤恳地奉养老人,侍候丈夫,始终无怨无悔。

于五代乱世,曾辅佐过歧王李茂贞的王仁裕,曾于前蜀任翰林学士,于后唐任秦川节度判安官,于后晋任谏议大夫等。他听闻贺氏事迹,被她的美德所震撼,他编纂的《玉堂闲话》记载此事,由衷地感佩她真是贤德仁孝的女子。

后来贺氏的事迹广传民间,并被收录在许多书籍中代代相传。除了王仁裕的《玉堂闲话》,宋朝官修《太平广记》与明朝钟羽正《厚德录》也都收录贺氏的事迹。

(参考数据:《太平御览》、《二十四孝》、《隋书》、《玉堂闲话》、《太平广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1/7/69956.html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