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唐芍良综合报导)近日,一则「针对《关于医学院陆某某事件的情况说明》的回复及对社会的呼吁」网贴热传,这则网帖中,有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陆同学的家属表示,陆同学于2018年12月13日坠楼,疑因受到来自其导师的「压迫」。 家长从微信中找寻真相 据《北京青年报》2019年1月6日报导,热传的网帖中,发帖人自称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同学的家属,家属表示,2018年12月13日,陆同学在与导师陆琰君的微信聊天中,最后一句是「我去跳楼了,学院老师会找你谈的。」随后,陆同学坠楼。 1月6日,其父陆军告诉记者,从2015年7月初至事发时,陆同学几乎无休无止、无偿的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导师要求他时时以她的课题实验和研究为主。其导师陆琰君则常年客居芬兰,平时以网络方式联系陆同学,陆同学还因长时间伏案看文献查数据还得了严重的颈椎病。 陆军说,从2015年7月陆某开始跟随陆琰君,到2016年9月,陆琰君为了让陆某为其工作,要求陆某居住在其负责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实验楼509实验室内。 在陆军提供的陆某与陆琰君之间的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2015年8月22日10时40分,陆琰君曾对陆某说:「你是否可以周一来,晚上睡在实验室,周二回去,周三休息一天,周四来,晚上睡在实验室……床垫和被子可以买好一点的,你到淘宝上找到了,发我连结,我去付钱。」 陆军称,陆某先是睡在实验室的沙发上,后来在陆琰君的建议下,在淘宝上买了一张行军床,就这样住了一年多,只是偶尔回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拿一些换洗的衣服。 实验室是否可以居住? 对于实验室是否可以居住,同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实验室不能住人。「我们定期检查的,实验室不可能住人的,怎么可能有人住在那儿?」 记者在同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官网发现,同济大学曾于2016年12月14日修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定。规定显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各类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和督导。 1月6日,记者电话联系了同济大学,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网上发布的关于陆同学疑因受到导师「压迫」而坠楼一事的帖子,但家属尚未将这一份说明直接交给学校。 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陆同学坠楼一事,学校感到非常痛心和惋惜。从陆同学坠楼至今,学校一直在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因涉及到学校的学生,从注意保护学生隐私角度,学校此前没有对外公开发布声明。对于是否因受到导师「压迫」导致陆同学坠楼,学校称针对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陆同学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 工作人员称,此事对陆琰君的打击也很大,陆琰君对学校称她已生病,还在国外接受治疗。 死者学习刻苦性格内向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调查结果,学校也会向外公布。此外,记者也联系了陆同学导师陆琰君,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陆同学的一位同班同学小秋对记者介绍,平时陆同学学习很刻苦,性格上稍微有些内向,得知事情发生后同学们感到非常痛心。 但对于陆同学坠楼原因,小秋说因为和他不在同一个实验室,所以并不是特别了解,受到导师的压力或许是家属根据陆同学的微信聊天记录推测来的,具体原因还得等调查结果。 另一名学生小亚对记者介绍,他在研一时跟陆同学上过一节课而且在同一个小组,印象里小组讨论时陆同学到的最早,平时他讲话不多,但是做事情很认真,很老实。 在得知他突然坠楼后,小亚觉得非常惋惜,「不能让年轻的生命白白逝去,但过多的揣测也会让这件事变味。」 家属表示,陆同学去世后,导师至今仍没有回国,也没有道歉。 权力过大 导师压榨学生 研究生因为导师「压迫」而自杀的案件,这不是第一起,也不可能是最后一起。现行的导师制,由于导师权力过大,在某种程度上沦为了「导死制」。 2016年5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李鹏在导师工厂遇爆炸身亡,暴露部分导师已经成为压榨学生的「老板」。 2018年1月,两则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新闻引发热议。一则是女博士罗茜茜在时隔十多年后,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多名女学生;另一则是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杨宝德溺亡,其女友发文声讨导师周某经常要求杨宝德「做卫生、擦车、陪逛街、半夜陪聊」。 根据现行导师制度,导师对学生发表论文和毕业等有着几乎独断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导师可以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而在导师面前,学生就是绝对的弱势群体。 陆同学去世已经二十多天,涉事导师既不回国也不道歉,涉事高校仍在「调查」,也没有看到警方介入调查的报导。仅从这点看,在个别导师眼中,学生的生死真不算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