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中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

【人民报消息】尧、舜、禹是中华民族上古时代著名的三位帝王,他们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举荐登上帝位。这其中,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中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 舜即位之后国号为「虞」,故历史上称他为「虞舜」。 虞舜,本姓姚,名重华。父亲「瞽叟」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很顽固,对舜相当不好。舜的母亲「握登」非常贤良,但在舜小时候不幸就过世了。之后父亲再娶,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的人。生了弟弟「象」以后,不但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而且他们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但舜对父母始终非常孝顺,即使在父亲、后母和弟弟都将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的情形下,仍然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竭尽全力使家庭温馨和睦,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虽然这其中经历了种种艰辛曲折,但舜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小时候,舜受到父母的责难,心中所想的第一个念头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让他们生气!」于是他便更加细心的检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欢喜。受到弟弟的无理刁难时,舜不仅不因此恼怒,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他经常深切地自责,有时甚至跑到田间号啕大哭,自问为什么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得到父母的欢喜。人们看到他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懂事孝顺,没有不深为感动的。 传说,舜的一片真诚孝心不仅感动了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万物。他曾在历山这个地方耕种,与山石草木、鸟兽虫鱼相处得非常和谐,动物们都纷纷过来给他帮忙。温驯善良的大象来到田间帮他耕田;娇小敏捷的鸟儿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帮他除草。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人们无不为之惊讶、感佩。即便如此,舜仍是那样恭顺和谦卑。 天长日久,舜的孝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美和传颂,全国各地都知道舜是一位大孝子。 尧帝八十六岁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继承帝位。当他征求群臣的意见时,众位大臣异口同声向他推荐舜,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舜是著名的孝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国君时,是把孝行放在德行的首位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必定会爱护天下的百姓。 谁知舜继承王位后,并不感到特别欢喜,反而伤感地说 :「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欢我,我作为天子、帝王又有什么用?」他的这一片至德的孝行,沥血丹心,莫不令闻者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不过,皇天不负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最终还是感化了他的父母和弟弟。 孝虽不难,但当父母对自己不好时还能坚持行孝,就难了;如果不但能坚持行孝,在父母的恶行面前还能主动自省,找自己的不足,就更是难乎其难了!之所以说舜的孝是「至孝」、「大孝」,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孟子》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意思就是说,舜能做到孝顺,我们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