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全國一片歡騰,蔣介石卻高興不起來。負責整理和研究《蔣介石日記》的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華裔研究員郭岱君,不久前在一場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演講會上,講述了抗戰結束、內戰開始之際的蔣介石。 據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CK2013年3月發自舊金山的報導,郭岱君表示︰整個國共內戰,共產黨對國軍的作戰部署了如指掌,國軍幾乎沒打過勝仗,到1949年,全國敗局已定。「1949年,蔣介石倉惶轉戰各地。我們在他的《日記》裏看到,例如他說︰『愧悔無地自容,幾無面目見世人。』『只能戴罪補過,以求自贖。』」 1949年上海被解放軍攻克前夕,蔣介石5月6日乘軍艦離開上海。郭岱君說︰「這艘船走得非常慢,在黃浦江出來後在沿海走來走去,不知去哪裏。最後船停在舟山島,也沒有登岸。前後在海上漂泊十來天,真是乾坤萬里,滄海茫茫,不知何處爲家。你可以想他這種心情︰他不願意離開中國,也不願意去臺灣,更不願意去外國。」 蔣介石1949年7月1日在臺北設立了總裁辦公室,12月8日才下令中央政府正式遷臺。但從6月21日到12月10日,蔣介石留在大陸,指揮據守西南的國軍作戰。11月30日晚上10點,他離開重慶前往成都。郭岱君說︰「這個時候解放軍已經要進城了,他才匆匆忙忙從他的住所到飛機場去。兵荒馬亂,他在路上三次下來要走路,因爲汽車已經沒有辦法走了。他們在午夜才抵達機場,沒有地方睡,就睡在飛機裏面,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解放軍已經進城了,飛機才起飛。到哪裏去呢?到成都。」 蔣介石是1949年12月10日從成都離開中國大陸的。郭岱君說︰「起飛的時候,在成都上空繞了兩圈,他眼淚流下來。這一次離開,他再也沒能夠回到中國大陸。」 郭岱君說︰讀完國共內戰期間的《蔣介石日記》,人們可以發現,蔣介石對於國民政府失掉中國大陸的原因,有很深刻的反省,但卻從來沒有責罵共產黨。郭岱君講述了《蔣介石日記》向公衆開放後的一件軼事︰「前年10月,中國大陸有一位很重要的領導人悄悄地到胡佛來,他來看蔣介石日記,由中國駐美大使陪他來的,帶了十幾個人,都是部長。我就問他要看哪一段的日記?他說︰『我就看1949年的,我看他怎麼寫我們。』我就說︰『你會失望,他沒有罵共產黨,他都是批評他自己跟國民黨。』那位先生認真看了一個多小時,看完之後不講話。」 蔣介石是一個具有傳統美德的人。在其母病重期間親熬湯藥侍奉,有時爲不違母親心願,寧願犧牲自已的愛好心願,在其母去世後,蔣在文章日記中時時提到母親,繾綣孝心躍然紙上! 他冒着生命危險保護孫中山,一次孫中山遇上陳炯明叛亂寡不敵衆,凶多吉少,一個電報,蔣即不顧個人安危,從老家浙江遠赴廣東,到艦上保護孫中山,並多次冒着猛烈的炮火上岸找食品爲中山先生充飢,並日夜守護在先生身邊,沉着指揮應戰,籌劃方略,四十多天後才脫險。 還有一件很感人的事,就是對朋友兩肋插刀。在朋友陳其美被刺身亡後,陳在上海的一大幫朋友懾於袁世凱的勢力,無人敢收屍,只有蔣寫下遺書,冒着生命危險從老家千里迢迢趕到上海,處理善後,並寫下情真意切憾人肺腑的祭文,爲其守靈,並安置陳一家老小。 蔣介石有很多感人的實例可以說明他是一個對國家、民族先憂而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