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心中的《音樂之聲》願美德永遠芬芳(圖)
電影《音樂之聲》中由朱莉.安德魯斯飾演的瑪麗亞修女在奧地利羣山中高歌。

【人民報消息】美國電影史上最成功的音樂片之一,《音樂之聲》自1965年公映後便風靡全球,深受各國觀衆的喜愛。膾炙人口的旋律和深刻多元的內涵,歷久不衰。歌聲,熱烈、奔放、真摯、清澈,從心靈迸射而出,飛越高山峽谷,響徹雲間。50年過去了,重溫該片,依舊蕩起心中永遠的《音樂之聲》——願美德永遠芬芳。 《音樂之聲》的創作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講述了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麗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這時,德國納粹吞併了奧地利,上校拒絕爲納粹服役,堅守正義的馮特拉普上校一家人,在薩爾茨堡音樂節上表演結束後,在修女們的幫助下,躲過納粹的追蹤,翻過阿爾卑斯山,奔向自由,奔向那道最美的彩虹。 歡快純真「哆來咪」 「哆來咪」是此片影響最大、傳唱最廣的歌曲,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女主人公修女瑪麗亞喜歡在山間徜徉歌唱,在修道院院長的推薦下,瑪麗亞來到上校馮特拉普家裏擔任家庭教師。瑪麗亞以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的信任和友誼,在陽光燦爛的一天,瑪麗亞帶着他們到野外遊玩,她彈起吉他,教授音階和音律,即興編出了通俗上口的歌詞,便是此曲。瑪麗亞和7個孩子盡情奔跑,走過山野、水邊、集市、街道、花園、小徑。他們放聲高唱,載歌載舞,抒發對生活的熱愛,享受陽光的舒暢。 自電影公映後,薩爾茨堡就成爲世界遊客的觀光熱點。50多年來,人們深入街巷,找尋當年拍攝「哆來咪」的場景。在那裏,不分老幼,大家一起開懷歡唱「Do-Re-Mi」:Do -「哆」,是一隻母鹿,Re -「來」,是太陽的光輝,Mi -「咪」,是我自己,Fa -「發」,是路程跑得遠,So l-「索」,穿針又引線…… 「雪絨花」的深情 在薩爾茨堡音樂節表演中,馮特拉普上校全家登臺獻唱,一首又一首,他們的表演獲得熱烈掌聲。劇院裏,佈滿了納粹士兵,他們嚴密監視着上校的舉動,只等演唱會結束,就要把他帶去維也納爲第三帝國效力。這時,響起了輕柔的吉他聲。上校自彈自唱,望着臺下的觀衆,深情告白:「奧地利的同胞們,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能和你們見面了。現在,我要唱一首關於愛的歌。我知道,你們也有相同的愛。我祈禱,你們不會讓這份愛消亡。」 「雪絨花,雪絨花,每天清晨你迎接我。小而白,潔又亮,雪似花朵深情開放。雪絨花,雪絨花,爲我祖國祝福吧。」 上校哽咽的唱着這首奧地利民歌,隨後觀衆們也一起唱起來,全場的歌聲嘹亮高亢:「雪絨花,雪絨花,……」一曲「雪絨花」,交匯了奧地利民衆對祖國的熱愛,放射出勇氣的力量,令在場的納粹軍官無奈難堪。上校面對威逼利誘,不爲所動。他堅決不懸掛第三帝國的國旗,更拒絕加入德國海軍。最後,他選擇與家人利用參加音樂節的機會,逃離惡勢力的控制。 對於愛國情操的表現和歌頌,豐富並深化了《音樂之聲》的主題。真實生活中的馮特拉普上校爲了免受迫害,於1939年攜全家離開奧地利、赴美國定居。妻子瑪麗亞後來撰寫的家庭傳記即爲同名音樂劇和電影的藍本。 「攀登每一座山」 「攀登每一座山,涉過每一條小溪,循着每一道彩虹,直到你找到心中的夢。這夢想,需要你付出全部的愛,還有生命的每一天。」 這首插曲表達了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揭示主題。歌曲一共出現兩次。修道院的院長嬤嬤初次唱起,是爲了鼓勵瑪麗亞接受上校的愛情,不要畏懼困難。在結尾處,歌聲再次響起,馮特拉普上校和瑪麗亞正帶着7個孩子翻越阿爾卑斯山,爲了心中的夢。如歌中所唱,這一家人爲彼此、爲朋友、爲祖國獻出了真摯的愛,每一天,直到永遠。 《音樂之聲》之所以大獲成功,不僅因爲該劇呈現了迷人的自然風光,奏出了美妙的音樂旋律。更重要的是,作品所弘揚的普世價值引起了各族裔觀衆的共鳴,影片因而享譽全球。勇氣、希望、忠誠、信任、還有深深的愛。這一切,就是男女主角及一家人所追求、奉獻和選擇的。即使遇到艱難坎坷,也決不放棄。△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衆目睽睽之下…爲何她無影無蹤(圖/視頻) 2016/3/20 (188,828次)
遼寧原書記王珉兩會駐地喝茶時被捕 (圖) 2016/3/19 (469,964次)
美國擔憂的不是中國人權而是崛起(圖) 2016/3/17 (269,759次)
這些千奇百怪的食慾 人類沒有答案(多圖) 2016/3/16 (81,276次)
聶樹斌冤案四度延期的真正原因(圖) 2016/3/15 (110,301次)
爲使命而來!他拒絕坐擁萬億美元(多圖) 2016/3/14 (111,199次)
英子危機了!一根刺紮在老江喉管上(多圖/視頻) 2016/3/13 (581,121次)
兩個實在太離譜的災禍應該有答案(多圖) 2016/3/12 (242,825次)
張德江兩會折騰沒資本 江斷碑拼好了(多圖) 2016/3/11 (117,650次)

懷念里根!在中華民族被惡勢力圍剿時(圖) 2016/3/9 (125,510次)
這巨大類星體消失的讓人毛骨悚然(多圖/視頻) 2016/3/8 (352,626次)
老江這兩年過的咋樣,答案在英子這裏(多圖/多視頻) 2016/3/7 (604,708次)
美艦羣抵南海…轉移世界真正焦點(多圖) 2016/3/4 (130,121次)
肉眼加哈伯!驚見怪雲向銀河系暴跌(多圖) 2016/3/3 (580,031次)
沒處逃!老江竟用上這一驚世黑招(多圖) 2016/3/2 (472,623次)
英新技術重現被拭指紋的新聞所聯想到的(圖) 2016/2/29 (463,264次)
兩會前夕 劉源就任新職 還有好戲看(多圖) 2016/2/26 (514,367次)
推背圖預言中華出天子 江蛤難逃生(多圖) 2016/2/23 (163,362次)
美國銷燬月球記錄片 俄國公開要真相(多圖/視頻) 2016/2/22 (354,082次)
NO!俞可平,民主不可能造福中國(圖) 2016/2/20 (129,872次)
?臺南市的災害爲何接踵而至(圖) 2016/2/19 (222,095次)
中國的外交政策:廣交朋友 不當繼父(圖) 2016/2/17 (111,440次)
三呆婊大冒虛火 河南冤獄增加死囚(多圖) 2016/2/15 (230,741次)
傳統年味有講究:正月初七女媧創世(多圖) 2016/2/14 (469,157次)
趙安因宋祖英酒醉而惹出大禍(圖) 2016/2/13 (498,333次)
香港旺角流血大沖突背後的指揮者(圖) 2016/2/12 (128,101次)
英7歲女孩不痛不餓不累的真實原因(圖) 2016/2/12 (81,367次)
朝鮮核爆!兩個蓋上江印記的特殊日子(圖) 2016/2/9 (438,094次)
人民報中國新年獻辭:沁園春·猴年(圖) 2016/2/8 (136,374次)
猴年感謝捐款幫助人民報的朋友(圖) 2016/2/7 (119,055次)
陳滿23年清白出冤獄 正邪較量正酣(多圖) 2016/2/5 (230,572次)
張德江用這個歪輒與習近平作對(圖) 2016/2/4 (126,554次)
科學在他面前…啞巴了(圖/視頻) 2016/2/2 (196,441次)
一個極重要決定!中國將放開導遊自由執業(圖) 2016/2/1 (135,917次)
2016,猴年馬月咋來的(圖) 2016/2/1 (455,77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