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圖)
 
文宇
「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的儒勒.凡爾納。

【人民報消息】十九世紀,西方文學天才輩出,法國更是巨星雲集之地。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福樓拜……均爲十九世紀活躍在法國的文壇巨匠。當時,各種題材的文學名作紛紛問世,如天上羣星般交相輝映,而儒勒.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的科幻小說,正是這璀璨星空中的一簇耀眼的星光。 儒勒.凡爾納(1828年-1905年)出生於法國南特。1847年十九歲的凡爾納被父親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但在巴黎濃厚的文學藝術氛圍的薰陶下,凡爾納對戲劇產生了狂熱的興趣,他違背父親的意願,放棄法律專攻文學,並於1850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劇作《氣球上的五星期》。 據記載,凡爾納在巴黎圖書館中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繼而開始創作後來成爲科幻小說經典作品的《地心遊記》、《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萬裏》。 被譽爲「科幻小說之父」的凡爾納,其作品中許多的設想及描述在今天成爲了現實。因此,人們對他的認知從開始的小說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等等,進而到科學家、預言家。人們漸漸發現,凡爾納的那些「科學幻想」,並非僅僅是「天馬行空」。 當代許多科學家曾坦承,自己受凡爾納作品的啓迪,走上了科學之路。 「潛水艇之父」——美國科學家西蒙.萊克在自傳中寫道:「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 飛躍北極的海軍上將伯德曾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 氣球及航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發明者之一的馬可尼,在談到他們的創造發明時,都說是從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中受到了啓發。 法國的利奧臺元帥甚至認爲: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 雖然世人把凡爾納當成了科學先驅,但凡爾納卻否認自己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凡爾納沒有接受過科學方面的教育,他自己也否認人們給予他「科學小說家」、「預言家」的稱號,他強調自己是一名作家、藝術家。 如果僅僅把這些現實化的「幻想」當作巧合,那麼這種巧合未免太多了。在世界上還未發明電報時,凡爾納已經「發明」了電報,還有「有聲傳真」——錄音電話甚至電視;在地球上第一架飛機被製造出來幾十年之前,凡爾納便已經在作品中描述了直升飛機;甚至在人類還未發現冥王星時,凡爾納在《太陽系歷險記》中已經知道海王星之外還有一顆行星…… 人類的許多「幻想」並非是毫無根據、憑空而來的。大概凡爾納並不像真正的預言家那樣明確知道自己腦中出現的念頭、影像是人類還未認知的未來世界的景象,他只是把那些當作是創作小說的「靈感」,用它們作爲他創作小說的素材。 凡爾納喜歡旅行。在他的作品大獲成功、他本人也成爲一名富翁之後,他購買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遊歐洲。 1893年凡爾納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小說與他旅行的關係,「每部小說都能從我的出遊中獲益。譬如在《綠光》中便可覓得我個人在蘇格蘭的艾奧納島和斯塔法島遊覽中的經歷和視角;還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於《美麗的地下世界》則與我在英格蘭的旅行和對蘇格蘭湖泊的拜訪有着聯繫;《漂浮的城市》一書,取材於我在1867年搭乘大東方號對美國的訪問;《桑道夫伯爵》來源於自丹吉爾至馬耳他的遊艇航行。」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篇幅不同的科幻小說,冠以總題爲《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這個題目,不僅是凡爾納小說的總覽標題,同時也恰如其分地詮釋了凡爾納本人的一生。不僅是他自己,凡爾納還以他的小說,引領着讀者,與他一同「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遊」。△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英新技術重現被拭指紋的新聞所聯想到的(圖) 2016/2/29 (463,262次)
兩會前夕 劉源就任新職 還有好戲看(多圖) 2016/2/26 (514,367次)
推背圖預言中華出天子 江蛤難逃生(多圖) 2016/2/23 (163,362次)
美國銷燬月球記錄片 俄國公開要真相(多圖/視頻) 2016/2/22 (354,081次)
NO!俞可平,民主不可能造福中國(圖) 2016/2/20 (129,872次)
?臺南市的災害爲何接踵而至(圖) 2016/2/19 (222,095次)
中國的外交政策:廣交朋友 不當繼父(圖) 2016/2/17 (111,440次)
三呆婊大冒虛火 河南冤獄增加死囚(多圖) 2016/2/15 (230,741次)
傳統年味有講究:正月初七女媧創世(多圖) 2016/2/14 (469,155次)

趙安因宋祖英酒醉而惹出大禍(圖) 2016/2/13 (498,333次)
香港旺角流血大沖突背後的指揮者(圖) 2016/2/12 (128,101次)
英7歲女孩不痛不餓不累的真實原因(圖) 2016/2/12 (81,367次)
朝鮮核爆!兩個蓋上江印記的特殊日子(圖) 2016/2/9 (438,094次)
人民報中國新年獻辭:沁園春·猴年(圖) 2016/2/8 (136,374次)
猴年感謝捐款幫助人民報的朋友(圖) 2016/2/7 (119,055次)
陳滿23年清白出冤獄 正邪較量正酣(多圖) 2016/2/5 (230,572次)
張德江用這個歪輒與習近平作對(圖) 2016/2/4 (126,554次)
科學在他面前…啞巴了(圖/視頻) 2016/2/2 (196,441次)
一個極重要決定!中國將放開導遊自由執業(圖) 2016/2/1 (135,917次)
2016,猴年馬月咋來的(圖) 2016/2/1 (455,769次)
美爆了!新華網何必貼塊膏藥(圖) 2016/1/31 (110,416次)
外國父母這樣曬娃 咱別使錯了勁(多圖) 2016/1/30 (267,323次)
環球時報將換總編,胡錫進差不多了(多圖) 2016/1/29 (127,576次)
這大動作百年未有:特赦普通刑事罪犯(圖) 2016/1/28 (119,396次)
地殼說話:分分合合 利刀斬水情不斷(多圖) 2016/1/28 (225,672次)
一個並不想討好觀衆的穿越雕塑家(多圖) 2016/1/26 (257,381次)
抵禦外來生命毀滅人類的唯一法寶(圖) 2016/1/25 (115,201次)
老農民急眼了:斑馬紋有啥可研究的(多圖) 2016/1/24 (267,258次)
新華網紀念江綿恆被撤職一週年(圖) 2016/1/21 (266,171次)
習創舉!農民工一步登天成爲副部級(圖) 2016/1/20 (117,012次)
揭大迷!一個非常離奇的入睡失蹤事件(圖) 2016/1/19 (75,393次)
衆人拾柴火焰高 順天行 亞投行開業(多圖) 2016/1/18 (470,498次)
成語:點石成金(多圖) 2016/1/17 (446,116次)
新華網這題目說到了點子上(圖) 2016/1/12 (108,025次)
日本山區阿婆在綠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銀山(多圖) 2016/1/11 (458,070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