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
 

食物背後,這部紀錄片想表達什麼(圖)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是用美食記錄一些正在消逝的傳統習俗。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宜瀟報導)人民網1月8日刊登了一個傳統舌尖藝術,由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導演陳磊、鄧潔、李勇執導的「舌尖」系列又一部新作,電影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7日在全國上映。看完電影走出影院,觀眾們一個個都在喊餓。

報導說,從電視熒屏到大銀幕,從尋常菜肴到除夕家宴,影片的藝術總監陳曉卿說,「舌尖」系列想要表達的絕不僅僅是美食,是用美食記錄一些正在消逝的傳統習俗。

記者問:這部電影是以什麼標準選擇食物的?

陳曉卿說:有3個標準:一是要有傳承,是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二是確實好吃,不好吃的東西必須淘汰;三是要有鮮明的地域專屬特性,要體現當地風物人情。電影中沒有出現餃子,就是因為全中國都在吃,它的地域專屬特性不強。

記者:食物背後,這部紀錄片想表達什麼?

陳曉卿:其實從《舌尖1》《舌尖2》都可以看到,我們從最鄉野、最原始的地方尋找最新鮮的食材,用最傳統的方式進行烹制,因為食物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禮俗秩序,是一種特別的載體。我們希望用一種虔誠的態度把這些正在消逝的習俗和傳統記錄下來,這是善莫大焉的事。

陳曉卿說,出發點就是更多地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讓他們喜歡。比如對「舌尖」來說,真正的美食就在你的日常生活裡,比如你吃一塊藕,你能想到挖藕人有多麼辛苦嗎?你吃一口蜂蜜,你能想到養蜂人為了養蜂會走幾千公里嗎?了解後才會更加珍惜。所以,商業紀錄片就是用影像傳達出觀眾更想看到的東西。

其實,陳曉卿說的「用一種虔誠的態度把這些正在消逝的習俗和傳統記錄下來」,這是大好事。因為中共統治66年之久了,就是1953年6月出生的習近平也不知道中華民族正宗的習俗和傳統有哪些,更別說陳曉卿了。

但是「用影像傳達出觀眾更想看到的東西」,這個就不是上乘的藝術了,因為現在的人想的就是怎麼對自己好,對自己有利,怎麼能夠用公款吃美食、搞女人。所以,不能觀眾想看什麼就去迎合。

那麼,什麼才是上乘的藝術?上乘的編導敢於把中華民族真實的習俗和傳統講出來,讓觀眾了解民族的傳統美食文化都是與天地、陰陽、五行等等相關聯的。讓觀眾了解五千年傳統的神傳文化比告訴他們挖藕人和養蜂人是如何辛苦不知重要多少。△(人民報記者宜瀟)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6/2/2/62898b.html
 
文章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