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敦煌壁畫再現千年前兒童生活(圖)
敦煌壁畫再現跨越千年的童子禮佛等場景。

【人民報消息】敦煌研究院6月1日首次披露從北朝到宋元時期、涉及兒童圖像的20幅敦煌壁畫。壁畫包括新生命的誕生、化生童子的出現、倫理親情下的兒童生活、遊戲中的快樂童年、拜師求學和童子禮佛等場景,再現跨越千年的中國古代兒童生活史。 其中北朝至隋代的兒童圖像主要出現在佛教本生、因緣及佛傳故事畫當中,人物很小,形像簡單,大多用線條粗略勾勒,類似漫畫或示意圖,主要是爲了表現故事情節,只有個別洞窟中的兒童形象較爲逼真;至唐前期(吐蕃統治敦煌前),兒童圖像陸續出現了豐富多彩的形式。 敦煌研究院分析,自唐前期開始,兒童形象逐步脫離宗教色彩,越來越向世俗生活方向發展;晚唐五代以來,一方面表現兒童形象的壁畫題材更加增多,一方面兒童形象也出現了程序化的傾向。 據初步統計,莫高窟有兒童圖像的洞窟183個,約佔洞窟總數的37%;榆林窟有兒童圖像的洞窟16個,共佔42個洞窟的38%。時間從北朝到宋元時期,跨度長達千年。 據了解,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被譽爲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亦是目前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小笑話:哈國真理報採訪張高麗(圖) 2015/7/20 (235,431次)
習近平考察吉林 會見16軍 場面怪異(多圖) 2015/7/19 (315,984次)
江澤民推下曾慶紅後的近況(多圖) 2015/7/18 (130,106次)
曝李光耀父子一死一癌症突發之謎(圖) 2015/7/17 (76,299次)
不接受中共在訃告裏抹黑萬里 (多圖) 2015/7/16 (207,579次)
讓我們等待這夢幻時刻的到來(多圖) 2015/7/16 (240,010次)
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聞曾轟動世界(多圖) 2015/7/15 (65,965次)
江懼!聖彼得堡的歷史性轉變(多圖) 2015/7/15 (287,897次)
一個俄烏經濟新聞所想到的(圖) 2015/7/14 (49,664次)

讓張德江傻呆懵 王岐山真有奇招(多圖) 2015/7/13 (80,742次)
受訪的辛子陵是少有的明白人(圖) 2015/7/12 (73,021次)
非比尋常!最高檢發佈這批指導性案例(圖) 2015/7/11 (65,956次)
新華網高調宣佈 李鴻忠將有麻煩(多圖) 2015/7/10 (302,694次)
小笑話:烏鴉嘴張召忠退休奇遇(圖) 2015/7/9 (245,128次)
江驚呆!習下的致命第一刀竟在這裏(多圖) 2015/7/8 (107,453次)
深改小組7月會議 習動了江的筋骨(多圖) 2015/7/7 (67,865次)
習近平將有一個震驚世界的大動作 2015/7/6 (325,312次)
正被巡視的人民網依然連接色情網(圖) 2015/7/6 (68,079次)
李光耀死,中方外交部是這樣換血的(多圖) 2015/7/5 (83,086次)
新華網是否曬錯了圖片(多圖) 2015/7/4 (69,522次)
張曙光嘬死 宋祖英將比照她這罪判刑(多圖) 2015/7/3 (311,344次)
人大任免名單:這倆省委書記派新活兒(圖) 2015/7/3 (62,994次)
英子報信!趙本山開緊急通氣會(多圖) 2015/7/2 (311,969次)
劉雲山咋就不忍忍呢…情緒瞬間被定格(圖) 2015/7/1 (74,845次)
小笑話:見習階段的劉雲山履新在即(圖) 2015/6/30 (211,617次)
張高麗暈菜!江下令急,習要有大動作(多圖/錄音) 2015/6/29 (314,263次)
鱷魚大戰!薄熙來周永康進去的驚人內幕(多圖) 2015/6/28 (321,007次)
外交部發言人對着美國瞎咧咧個啥(圖) 2015/6/27 (79,987次)
夫人外交加分中國! 彭麗媛陪同比利時王后 (多圖) 2015/6/26 (73,239次)
爲了明天的你!重慶大足千手觀音完美修復(多圖) 2015/6/25 (250,848次)
曝光後首現身 程慕陽難圓"難民"夢 (多圖) 2015/6/25 (266,428次)
王岐山下個巡視部署 劉雲山何故力挺馬克思(圖) 2015/6/24 (64,398次)
6月咋這熱鬧,英子伸脖 老江縮頭(多圖) 2015/6/23 (78,871次)
江澤民提拔的兩將軍落馬(圖) 2015/6/22 (294,175次)
天飄淚 習近平當政後的首次決定 (多圖) 2015/6/21 (92,209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