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馬.魯道夫是奧運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短跑運動員之一。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溫陽漾綜合報導)1940年6月23日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聖伯利恆的威爾馬.魯道夫,在克服了小兒麻痹症的疾病後,1960年她成爲三枚奧運金牌得主,爲奧運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短跑運動員之一。 她從小就「與衆不同」,威爾馬.魯道夫屬於早產兒,由於身患多種疾病,包括肺炎、猩紅熱,她還患有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因爲小兒麻痹症,這對她的左腿帶來危害。在她6歲時,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需要穿着固定腿的金屬繃帶,靠着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 威爾馬.魯道夫出生在一個非常貧窮的非洲裔美國人的大家庭之中,她是家中22個孩子中的第20個孩子。她的哥哥姐姐們每天晚上都會幫她按摩左腿,他們堅信:她必需設法脫下她的腿繃帶。 每週,她的母親開車把她送到離家80裏之外的一位專門醫生那去治療,在那她得到體質上的治療,這樣有助於治癒她的腿。她後來說道:「我的醫生告訴我,我將永遠不能行走了,而我的媽媽告訴我說,我能夠行走,我相信我的媽媽。」很快,家人對她的關心和細緻的照顧有了回報,到9歲的時候,她不再需要她的金屬護腿繃帶。 隨着年齡的增長,她的憂鬱和自卑感越來越重,甚至,她拒絕着所有人的靠近。但有個例外,鄰居家那個只有一隻胳膊的老人卻成爲她的好夥伴。老人是在一場戰爭中失去一隻胳膊的,老人非常樂觀,她非常喜歡聽老人講的故事。 一天,她被老人帶到附近的一所幼兒園,操場上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吸引了他們。當一首歌唱完,老人說着:「我們爲他們鼓掌吧!」她吃驚的看着老人,問道:「你只有一隻胳膊,怎麼鼓掌啊!」老人對她笑了笑,解開襯衣釦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個初春,風中還有着幾分寒意,但她卻突然感覺自己的身體裏湧動起一股暖流。老人對她笑了笑,說着:「只要努力,一隻巴掌一樣可以拍響。妳一樣能站起來的!」 那天晚上,她讓父親寫了一個紙條,貼到了牆上,上面是這樣的一行字:一隻巴掌也能拍響。 那之後,她開始配合醫生做運動。爲了實現在運動場上奔跑的夢想,她勇敢地向前跨出了一步,每天堅持不懈地練習,甚至在父母不在時,她就嘗試着扔開支架自己走路,摔倒了又爬起來。蛻變的痛苦是牽扯到筋骨的。她堅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夠像其它孩子一樣行走,奔跑…… 別說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就連走路都成問題,但她卻有個看似永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有一天能和別人一樣在賽場上奔跑。 11歲時,她終於可以不靠支架走路了,於是她又向前跨出了一步,向更大的目標挑戰。 她哥哥在後院樹立起一個籃球筐,自打那以後,她每天玩籃球。慢慢地,她開始融入了羣體,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學校體育活動,鍛練打籃球和田徑運動,每天她都堅持不懈地練習,十年如一日。 威爾馬.魯道夫在大學期間訓練非常刻苦,她在與其它大學的田徑隊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在1960年,她創造了2,000米的世界紀錄,她說:「我每天都在跑,而且我產生了一種決斷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不會放棄。」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上,16歲的魯道夫獲得4×100米接力的銅牌。4年後,魯道夫在1960年的美國錦標賽上以22秒9的成績打破了200米的世界紀錄。 1960年意大利羅馬夏季奧運會,她分別獲得了100米和200米的二枚金牌,最後的4×100米接力,她幫助美國隊在半決賽中就將世界紀錄改寫爲44秒4,並在決賽中得到了她的第三塊奧運金牌。 由於她跑步的姿態優雅,歐洲體育界讚譽她爲「黑羚羊」。這三枚金牌使她成爲羅馬奧運會上最受歡迎的運動員之一,這些勝利使得人們稱她爲「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女人」。 威爾馬.魯道夫在1962年宣佈退役,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退役後,魯道夫從事教練生涯,並且爲窮苦兒童做了大量的工作。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 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爲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爲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爲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威爾馬.魯道夫說:「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哪怕只剩下一隻胳膊;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夢想,哪怕殘疾得不能行走。」許多成功者都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的,他們也經歷過人生的黑夜,但他們終於憑着必勝的信念和頑強的奮鬥,走出了黑夜,贏得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