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小男孩的禮物(圖)
麥爾斯在風雪中緊抱父親的墳墓。

【人民報消息】美國一名8歲孩童麥爾斯,他在停車場撿到了20美金,同年齡的孩子,可能會拿這筆意外之財買零食或玩具,但他沒有這麼做,他走到一間餐廳,巧遇用餐的空軍中校戴利,他走近這名軍人,將20美金交給他,還附上一張紙條。 紙條寫着:親愛的軍人先生,我的父親也是一名軍人,但他到天堂去了。我來這家餐館的路上,幸運地撿到了20美金,我希望代表家人爲你支付(餐費)。今天是您的幸運日,謝謝您爲我們保家衛國!麥爾斯,一個金星(代表陣亡士兵之意)的孩子。 麥爾斯的父親因伊拉克戰爭爲國捐軀,那時麥爾斯才5個星期大。 戴利對來訪的記者表示,他接到紙條的當下不禁落淚,他很珍視男孩給自己的禮物,並將之視爲一種責任和期許,是他在自己選擇的志業上的動力。 但最初,麥爾斯只想把這筆意外之財拿來買電動,他如此告訴記者,本想犒賞一下自己,但他看到戴利身着軍裝、與家人進入餐館後,麥爾斯就改變心意了,將20美金做爲禮物交給戴利,之後,麥爾斯到父親墳前,訴說他的想念,並分享這段故事。△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習馬並肩晚餐 圓桌寓意更深遠(圖) 2015/11/8 (101,121次)
官場萬花筒:眼花繚亂 但有規律(圖) 2015/11/7 (366,373次)
比利時風力火車來的正是時候(圖) 2015/11/6 (228,213次)
張高麗咋安排在這個國際會議致辭(圖) 2015/11/3 (91,545次)
咋沒轟動?英女王與習在馬車內遇險(多圖) 2015/11/2 (379,074次)
中紀委:幾個官場不是笑話的笑話(圖) 2015/11/2 (384,643次)
五中全會結束當天 劉雲山急泄內幕(多圖) 2015/10/31 (107,100次)
母豬肚中滾出一個毛毛蛋(圖) 2015/10/30 (454,080次)
五中全會 奧巴馬做了件江做不到的事(多圖) 2015/10/28 (362,660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3)(圖) 2015/10/28 (65,716次)
相見亦訣別 朝韓骨肉重逢更添悲(多圖) 2015/10/27 (230,327次)
北京青年報"解散黨組織"是讓習下臺(圖) 2015/10/26 (106,334次)
古國攜手!習訪英當日鐵樹開花又結果(多圖) 2015/10/24 (97,196次)
習近平的新黨紀條例讓老江戰戰(圖) 2015/10/22 (91,451次)
堅持正統婚姻觀念的樞機主教伯克(圖) 2015/10/22 (64,398次)
遙遠星系的外星怪物綁架了這對夫妻(多圖) 2015/10/21 (72,841次)
神奇泉水數百年來從未失去過信用(多圖) 2015/10/21 (63,279次)
屠呦呦獲獎後 新華網還不肯放過她(圖) 2015/10/20 (82,536次)
新華網首頁這篇新聞題目有點嚇人(圖) 2015/10/19 (84,309次)
章家敦分析的時局爲何不可能出現(多圖) 2015/10/17 (83,221次)
一位太子黨:驚聞失傳百餘年的歌唱技巧(多圖) 2015/10/16 (192,332次)
習近平去年的講話365天之後才見天日(多圖) 2015/10/15 (350,499次)
天象大變!習近平近期要下這盤棋(圖) 2015/10/14 (109,211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2)(多圖) 2015/10/13 (67,947次)
李鴻忠險情!新華網兩分鐘聚焦湖北兩次(圖) 2015/10/12 (81,981次)
中國是和平的獅子 永遠不當狼(圖) 2015/10/12 (79,520次)
千萬網民參戰!諾獎和TPP讓路的"一隻大蝦"(多圖) 2015/10/11 (447,640次)
中國人難獲諾貝爾獎背後的真實原因(多圖) 2015/10/10 (188,501次)
奧巴馬用TPP壓習 要看神答應不答應(多圖) 2015/10/8 (353,167次)
一張桌子分兩國 歐洲小鎮趣聞連想(20圖) 2015/10/7 (248,668次)
這則要聞 劉雲山咋不許新華網刊登(多圖) 2015/10/6 (96,285次)
習來這一下子,張德江笑肌癱瘓(圖) 2015/10/5 (90,990次)
教皇方濟各預測自己不超五年就下臺(多圖) 2015/10/4 (85,000次)
大科學家往返天堂地獄 完成神旨意(1)(多圖) 2015/10/2 (72,493次)
贈"和平尊" !潘基文驚喜萬分 習近平Q笑憨憨(圖) 2015/10/1 (75,75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