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人獲諾獎 研究成果可造福34億人(圖)
 
2015年10月5日發表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5日揭曉,得獎者從右到左爲中國 女科學家屠呦呦(右)、日本的大村智、愛爾蘭的康貝爾。

【人民報消息】據新華報導,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佈,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一位日本科學家及一位愛爾蘭科學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瘧疾治療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中國屠呦呦獲得一半獎金,日本大村智和愛爾蘭康貝爾各得1/4。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桂冠得主的研究成果,就是他們所發現的青蒿素(Artemisinin)與阿維菌素(avermectin)。在早期藥物氯奎寧與奎寧藥效下滑後,屠呦呦尋求更有效的瘧疾治療法時,轉向傳統中醫,因而發現抗瘧新藥青蒿素。大村智及康貝爾研究來自土壤細菌的化合物後,在對抗寄生蟲方面出現突破,從而發現藥物阿維菌素。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吉拉爾斯說:「我們現在擁有的藥物,可以在這些寄生蟲生命週期之初就加以消滅。這些藥不只殺死寄生蟲,也能阻止感染擴散。」 全球大約34億人有染上河盲症與淋巴絲蟲病(又名象皮病)的風險,其中大部份都是貧國的居民。這項治療藥效卓著,河盲症與象皮病現已接近根除。河盲症,可引起慢性皮膚疾病和可能導致失明的眼睛病變。象皮病患者腿、臂等會嚴重肥大,因此被稱之。 諾貝爾獎委員會委員安德森指出,由於這些得獎人的發現,世界衛生組織(WHO)如今有一項計劃,目標是於2025年前根除在31國流行的河盲症。安德森還指出,部份拜中國醫學家屠呦呦發現之賜,瘧疾的死亡率過去10年已下降50%,感染人數減少40%。 屠呦呦是第一個獲諾貝爾醫學獎肯定的中草藥學者,也是中國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她從中藥典得到靈感,從青蒿草提取抗瘧藥,填補另一抗瘧草藥奎寧的不足,造福世界。 屠呦呦現爲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是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發現者,2011年獲得美國生物醫學重要獎項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獎。△

 
分享:
 
人氣:17,45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